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美军化学兵为适应职能拓展后的需要,专门组建了数个生物检测连,以有效应对生物战和生物恐怖威胁。自1996年组建第一支生物检测连之后,至2003年,美军共组建了4个生物检测连,其中,现役生物检测连2个——第7、13化学连,

  • 标签: 生物检测 美军 编制 生物恐怖 化学兵 生物战
  • 简介:美国陆军战后一直沿用旅、师、军、集团军编制,目前即将改为行动部队(UA)、应用部队X(UEX)和应用部队Y(UEY)三种,目前第3步兵师已开始重组,但最终名称将丁2005年第二季度决定。UA大体类似现在的旅,但支援力量更强,能像师一样独立部署;UEX只有约960人的总部和作战支援编制,包括警卫连、

  • 标签: 编制 总部 重组 决定 战后 行动
  • 简介:冷战结束后,美国军队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随着苏联解体、华约解散,美军的规模也在不断减少,现役部队从18个师减至10个师。目前,这10个现役师分别为第1机步师、第3机步师、第4机步师、第1装甲师、第1骑兵师、第82空降师、

  • 标签: 现役 美国陆军 编制 化学 美国军队 装甲
  • 简介:朝鲜人民军化学兵部队是一支神秘部队,在公开文献中很少见到。《核化生防护大辞典》中说到,朝鲜人民军化学兵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组建,其时间与我军、越军大致相同,

  • 标签: 化学兵部队 朝鲜 编制
  • 简介:日本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其防化兵在组织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对我军防化兵编制不乏可取之处。尤其在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日本自卫队防化兵在处置事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编制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从编制规模、组织结构、

  • 标签: 日本自卫队 编制 防化 组织结构 专业结构 泄漏事故
  • 简介:该文介绍了风机特性曲线参数化处理的原理、程序编制的方法及要点,例举了应用实例。运用这种程序处理风机试验特性曲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风机 特性曲线 程序
  • 简介:利用弹丸在膛运动时排出部分火药气体以减小膛压是实现变威力发射的有效途径,在反恐防暴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经典弹道理论及气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变威力发射过程的弹道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编制计算程序对某防暴枪变威力发射弹道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并研究了泄气孔位置、面积及气室容积等参数对初速、膛压的影响规律,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对变威力武器研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变威力 内弹道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 简介:(上接第7期)三、美军装甲旅战斗队核生化防护装备编配统计分析美军装甲旅战斗队编配的核生化防护装备分为化学侦察装备、洗消装备、防护装备3类,具有建制的化生放核(CBRN)侦察、洗消、防护能为。

  • 标签: 生化防护装备 化学兵 战斗 装甲 美军 编制
  • 简介:弹丸与身管碰撞是影响弹丸膛动力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建立的弹丸身管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膛运动时期弹丸前定心部与身管的碰撞过程,包括碰撞力大小和碰撞状态,并分别研究了身管有无弯曲、弹丸质量偏心等因素对碰撞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弹丸简化为刚体来研究弹炮耦合过程存在局限性;身管弯曲和弹丸质量偏心均使碰撞力增大,其中身管弯曲相对于无弯曲使碰撞-弹回运动次数增加,弹丸质量偏心使贴膛运动时间延长。分析结果加深了对弹丸身管碰撞物理过程的认识,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弹丸膛运动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膛内运动 弹丸 身管 碰撞
  • 简介:在某型制导炮弹试验过程中发生了多次尾翼片磨损、气缸气孔烧蚀现象,为分析尾翼张开异常的原因,研究了气缸张开式尾翼膛工作过程,建立了高温高压火药气体作用下的气孔烧蚀模型,并与弹道一维两相流模型进行了联立求解,得到了气孔直径、活塞气缸内压力的变化规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受火药气体烧蚀作用的影响,气孔直径不断扩大,气缸压力明显增大,尾翼受到气缸内活塞的推动在炮膛内部张开,从而使尾翼片与膛线剧烈碰撞而使尾翼损坏,出炮口后尾翼无法正常工作。研究结果对该型制导弹药气缸张开式尾翼的设计和改进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气缸张开式尾翼 烧蚀模型 炮射制导弹药 内弹道
  • 简介:本文针对径流透平矩形截面蜗壳中的三维不可压无粘流,建立了一个新型曲线坐标系,对运动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有限差分模拟,求解带有Neumann边界条件的Poisson微分方程的解,获得蜗壳中的速度势场,从而算出蜗壳中三维速度场的分布.

  • 标签: 径流透平 蜗壳 三元流动 数值模拟
  • 简介:在内弹道基本方程组基础上,通过逐步逼近法,建立了弹道多参数快速符合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算法步骤与算例.

  • 标签: 内弹道 设计计算 数学模型
  • 简介:静态参数的随机散布是影响电磁轨道炮初速精度的重要因素。基于MATLAB建立了电磁轨道炮弹道模型,并采用蒙特卡罗法对电磁轨道炮的弹道过程进行了随机模拟。就静态参数的随机散布对初速的影响开展定量分析,为初速误差的预测和控制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放电电压和电容量对初速的影响最为明显。当要求初速精度为1%时,指标分配结果为:电容量精度为2‰,放电电压精度为3‰,系统电感精度为1.3%,系统电阻精度为1.3%,电枢质量精度为2‰。

  • 标签: 电磁轨道炮 初速误差 误差分配 蒙特卡洛
  • 简介:根据水弹试射原理及水弹试射实践经验,应用火炮弹道学理论,建立火炮水弹试射弹道学模型,分析水弹试射的影响因素,并以某炮水弹试射为例进行仿真计算和膛压测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为新型火炮水弹试射的参数获取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火炮 水弹 射击 内弹道学
  • 简介:在澄清若干概念基础上,给出了各速度量之间的确切关系,分析了以往内弹道学的不足,指出了弹道学研究的努力方向。以往的火炮弹道学,重点考虑的是初始诸元和装填参量基本确定条件下的弹道学,是标准状态下的弹道学。面对现代战争,弹道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精确快速提供野战条件下的实时初速。实时初速的确定,前提条件是快速精确确定发射现场初始条件及装填诸元实时变化,进而对标准初谏讲行精确修正。快速确写野战条件下弹丸实时初速所涉及的全部工作,即实时弹道研容的内容。

  • 标签: 工程力学 火炮 实时初速 内弹道学
  • 简介:计算分析了3种假设条件下不同气体工质的极限速度,理论推导真空中气体工质自由膨胀所获极限速度的关系式,建立了三维非定常条件下35mm等截面轻气炮数学模型,采用ANSYS—CFX软件对不同气体工质所获弹丸初速进行模拟计算,对比了不同比例的氢氦混合气体对轻气炮弹丸初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是做功能力最强的气体工质,并且氦气在发射小质量弹丸时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工程热物理 内弹道 气体工质 弹丸初速
  • 简介:据《简氏国际防务评论》2017年10月30日报道,瑞典正在对装有120mm双管"缪尔尔"(MJOLNER)迫击炮的CV90装甲车正在进行有人射击试验,预计将在2017年底进行关键设计评审,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设计定型并开始生产。上述工作结束后,"缪尔尔"自行迫击炮将进入瑞典陆军服役,型号为GRKPBV90。

  • 标签: 自行迫击炮 瑞典 国际防务 射击试验 设计评审 设计定型
  • 简介:基于寻求有效弹道试验方法来研究新型炮兵弹药弹载光电设备能否承受苛刻的膛发射环境考验问题的目的,对当前以膛压指标为主的弹道发射力学环境测试技术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分析了典型膛压测试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对总体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和总结。同时也对基于新型弹药研发目的的弹道测试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内弹道测试 膛压 弹载光电设备
  • 简介:为识别链路层比特流是否加密,以未加密与加密数据在随机统计特性上的差异为依据,利用随机性检测的方法对加密比特流进行识别。在不同比特流长度条件下对3种典型随机性检测方法的识别率进行了比较研究。针对3种检测方法均对长度较短的未加密比特流识别率较低的问题,在块频数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块内码元频数抽样的比特流预处理方案,以及块频数检测最优分块长度选择方案,并对预处理方案对识别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可以显著提高块频数检测对未加密比特流的识别率。

  • 标签: 块内频数检测 抽样 链路层 加密比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