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免疫-PCR是1992年建立的抗原检测系统。它将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与PCR强大的扩增能力结合起来,因而大大提高了灵敏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综述了该系统的原理、方法、应用前景等。

  • 标签: 免疫分析 免疫-PCR 抗原检测
  • 简介:对现在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所做出的结论,是近期远期指导思想计划的基础。本文中,俄联邦国防部装甲坦克总部第一副部长伊萨科夫·尼格莱·瓦西里耶维奇少将,就装甲坦克兵器的进一步改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装甲坦克 兵器 俄罗斯 燃气轮机 国防部 发动机
  • 简介:该文根据车辆振动同增同减特性,运用统计学方法,找出车内、外各测点间的振动规律相似关系。已知一点值,可求得车内、外各代表性部位的振动强度,它为使用者大大提供了方便,并运用相似比方法来评价车辆性能好坏。

  • 标签: 车辆振动 规律 研究与评价
  • 简介:介绍了SARS病毒的特性,针对目前一线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存在的不足,从系统配套的角度,首次提出了SARS病毒防护与洗消系统的想定研制方案,该系统不仅能实现科学、均衡防护,且个人防护器材可重复使用,具有安全、环保、经济等特点。

  • 标签: SARS病毒 防护 洗消系统 研制 医护人员 个人防护器材
  • 简介:分析了软件维护性度量的若干定性定量方法,介绍了用于软件维护性评价的技术工具,指出了软件维护性度量评价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对于提高软件的维护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工程意义.

  • 标签: 软件 维护性 度量 质量特性 标准化 定量化
  • 简介:本文分析了常用的安全寿命设计法损伤容限设计法,提出了结合两者进行可靠性设计的一种新方法。为获得具有一定存活率置信度的安全裂纹形成寿命安全裂纹扩展寿命,对分散系数作了论述。根据由若干关键元件组成的串联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建立了在指定可靠度下整体结构安全裂纹形成寿命安全裂纹扩展寿命的关系曲线,从而合理地确定结构使用寿命检修周期。

  • 标签: 机械结构 可靠性 寿命 检修周期
  • 简介:对我国云南昆明相思子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相思子经稀酸浸泡,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酸化Sepharose4B亲和层析,DEAE-SepharoseFF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到两种毒素成分P1、P2一种凝集素P3。通过SDS-PAGE测定分子量P1、P2,分别为68Kd、62Kd,P3为129Kd;亚基分子量P1为36Kd、33Kd、31Kd,P2为35Kd、29Kd,P3为39Kd、37Kd、31Kd;P1、P2、P3的等电点分别为6.9、6.2-6.3、5.3;中性糖含量分别为9.4%、3.3%、10.5%;凝集兔红细胞的最小凝集浓度分别为19.0μg/ml、2.5μg/ml、0.3μg/ml;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分别为25.8μg/ml、2.4μg/ml、1.2mg/kg。

  • 标签: 相思子 毒素 凝集素 分离 纯化
  • 简介:塔崩或梭曼在家兔皮肤染毒后,于不同的时间采血测定全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用Logit方法算出抑制50%AChE活力所需时间。将1ug/ml浓度的毒剂,以0.5ml/min的输液速度静脉途径中毒,不同时间采血测定AChE活力,同法算出抑制50%AChE时进入体内的毒剂量。由此可推算出毒剂的透皮速率。结果表明,静脉中毒后梭曼的抑酶能力明显强于塔崩,两者相比约为8.0倍,两者的透皮速率相近,

  • 标签: 塔崩 梭曼 军用毒剂 家兔 透皮吸收
  • 简介:1998年,坦克兵的传统节日是以М·И·科什金的周年纪念日来庆祝,М·И·科什金是传奇的“T-34”坦克的设计者。11月21日是М·И·科什金诞辰100周年。他的生命虽然很短暂,但却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在他的有生之年,于1940年创建了颇有实力的坦克设计组,这个设计组成为后来组建的现闻名于世的两个设计局的前身。而他设计的T-34坦克不仅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决定了俄罗斯坦克,乃至世界坦克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两个节日的前夕,俄联邦国防部坦克装甲车辆总局局长С·马耶夫上将畅谈了坦克部队及俄罗斯坦克制造业的过去、现在未来。

  • 标签: 俄罗斯 坦克部队 坦克装甲车辆 制造业 发展方向 国防部
  • 简介:本文介绍了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排放控制法规的发展历程,以及为满足不同排放法规所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还介绍了中国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阶段,论述了为满足未来排放法规所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其中包括发动机控制技术、催化转换技术燃料技术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排气净化 催化转换器 燃油 汽车排放法规 发展历程 技术对策
  • 简介:槲寄生(Viscumcoloratum(Komar.)Nakai)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半寄生常绿小灌木,分布于中国大部分省区,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叶小枝可入药,能治疗风湿麻痹、腰膝酸软、高血压、肝癌等症。实验研究的槲寄生样品采自吉林柳河,寄主为杨树,经鉴定为Viscumcoloratum(Komar.)Nakai。此前,国内对这种药材中的蛋白类活性成分鲜有研究,也未见有关槲寄生多肽的研究报道。论文较系统地开展了槲寄生水溶液提取物中多肽蛋白质两类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以及活性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从中获得具有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槲寄生多肽,

  • 标签: 槲寄生 多肽 治疗 活性成分 麻痹 杀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