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在观察迈克尔逊干涉产生的干涉图样的时候,有时会发现干涉图样是椭圆形干涉环,而不是圆形干涉环,这是因为干涉分光板的方位已经不是原来的“与两臂轴各成45°角”的方位了,必须校正分光板才能使干涉产生正常的同心圆形干涉环。在普通物理实验室的条件下,用直角棱镜可以帮助校正分光板的方位。

  • 标签: 迈克尔逊干涉仪 分光板 丝杆 直角棱镜
  • 简介:用干涉法对菲涅尔双棱镜的棱角及玻璃折射率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有一定的精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讨论分波前干涉现象。

  • 标签: 干涉 测量 数据 误差
  • 简介:五角棱镜因为它的形状特征,而具有独特的光学特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为:通过对入射光线的二次反射,将光线偏转90°,从而使图像偏转竖立;棱镜位置的轻微移动对反射光线的90°反射无影响,它还能缩短仪器的光通路.下面我们将通过例题,用所学的光学知识来讨论五角棱镜的光学特性.

  • 标签: 五角棱镜 光学特性 形状特征 二次反射 入射光线 光学特征
  • 简介:计算狭缝和双棱镜之间的距离对折射光束单心性的影响,发现只有间距合理,干涉条纹才清晰易辨。

  • 标签: 棱镜 折射 单心光束 条纹
  • 简介: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在相衬成像和全息显微术中有重要应用。为了促进其应用,本文从信息光学角度研究双棱镜干涉,首先利用光场与脉冲响应函数之间的关系,理论导出了菲涅耳双棱镜干涉条纹强度公式,分析并讨论了狭缝缝宽及狭缝到双棱镜距离对菲涅耳双棱镜干涉条纹的影响,狭缝宽度大于0.1mm时,干涉条纹分辨率变差。接着给出了改变狭缝宽度(变化量为0.08mm)和改变狭缝到双棱镜的距离(从8cm变化到12cm)的实验结果,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一致。该结果有助于促进菲涅耳双棱镜干涉在相衬成像等领域的应用。

  • 标签: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 双缝干涉 脉冲响应函数
  • 简介:高功率激光系统中谐波转换后的三倍频光(3ω0,351nm)与剩余的基频光(1ω0,1053nm)和两倍频光(200,527nm)将共线传输,为实现300辐照靶面,需要解决三倍频谐波分离的问题。目前在实验中采用的三倍频谐波分离技术主要有楔形透镜分离和反射镜薄膜分离。楔形透镜对光产生色散,又要消像差,有一定的设计难度,并且加工技术要求很高,特别是在线调整.

  • 标签: 谐波转换 薄膜分离 三倍频 高功率激光系统 棱镜 分离技术
  • 简介:利用分光计得到了汞灯透过三棱镜后五种不同谱线的最小偏向角,计算出了它们的折射率,基于Cauchy,Hartmann,Conrady三种色散公式,拟合得到了三种不同色散公式的的色散系数和色散曲线。

  • 标签: 色散 最小偏向角 色散系数 折射率合 拟合
  • 简介:在用双棱镜测钠黄光波长的实验中,对各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 标签: 不确定度 钠黄光波长
  • 简介:本文对用掠入射法测定透明液体的折射率这一实验中如何选择辅助棱镜,使观察的实验现象更明显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标签: 折射率 掠入射 半荫视场
  • 简介: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风光互补原理的微型风力发电演示。该仪器由风力发电机、光伏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蓄电池、负载等各部分组成。整个系统以控制器为核心,由风力发电机、光伏太阳能电池板把风能和光能转变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中供负载使用。该仪器作为演示实验不仅小型、直观、模块化和操作简便,而且演示内容突显物理与工程相结合的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 标签: 风力发电 风光互补 叶片 太阳能 控制器
  • 简介:我们模拟了一个原理相对容易、结构相对简单的超声成像实验.通过超声波测试发射和接收换能器信号,输出的电压信号送入计算机的4/D卡.A/D卡的另一通道采集换能器的跃变位置信息,并将数据提供给成像程序,把物体某一断层的截面图画出.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了解超声波在固/液两相流中的传播原理,同时也可掌握数据采集和一般的成像方法.

  • 标签: 超声成像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 简介:目前初中物理教材对浮力产生原因的分析上只停留在理论分析,实验室也没有说明这-知识点的教具,本文介绍利用身边物品制作出《浮力产生分析》.

  • 标签: 浮力产生 自制教具 立方体 压强计
  • 简介:O436.194031603位相光栅在实际中的一些应用[会,中]/卢振武,廖江红,钱龙生,郑宣明,赵晶丽(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93光计算应用技术研讨会.—山东曲阜,93.9利用新的算法对位相光栅进行了设计,用薄膜沉积方法进行制作,并对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最终给出了一些位相光栅在实验室

  • 标签: 激光干涉仪 位相光栅 应用光学 学术讨论会 薄膜沉积 周学海
  • 简介:O436.195031455对测钠光D双线波长差实验的一点思考[刊,中]/吕贤远,张德煌(湖北宜昌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大学物理.—1994,13(10).—42阐明了用迈克耳逊干涉图条纹测钠光D双线波长差实验视见度为零的条件,计算出相邻两次视见度为零过程中跳过的干涉图条纹的数目.参2(严兰)

  • 标签: 干涉图 波长差 视见度 大学物理 师范专科学校 迈克耳逊
  • 简介:-本文讨论多位置转台监控技术及其在自动找北中的应用。应用正交最小二乘法可使系统精度较常规测量方法提高了大约一个数量级;由基座倾斜引起的误差通过解析调平加以消除;整个系统由计算机控制自动运行,其精度在5分钟内已达到40″(1σ)。

  • 标签: 常规测量方法 陀螺经纬仪 精度分析 计算机控制 最小二乘法 加速度计
  • 简介: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用鼠标作为位移传感器,将波尔共振摆轮的振动转化为鼠标的运动轨迹,并通过GhostMouse-Setup软件记录鼠标轨迹,最后通过Labview软件对记录的轨迹进行信号处理,通过观察分析吸引子来研究波尔共振中的混沌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波尔共振中摆轮做阻尼振动时,其振动振幅出现随时间逐渐减小,最终停止摆动的确定性规律,但每一次摆轮的运动过程都是随机的,各不相同。只要时间足够长,摆轮最终都会收缩成一点,形成稳定的焦点,即混沌吸引子。这就是波尔共振中摆轮做阻尼振动出现的混沌现象。

  • 标签: 波尔共振仪 混沌现象 鼠标 LABVIEW
  • 简介:对波动演示实验进行了研制。

  • 标签: 波动 实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