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民族和考古研究显示,人类对石制品有意识的热处理现象自史前时代开始就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主要被用来改善石料的破裂性能,改变石料的外观,并且附加一定的文化价值社会意义。有关热处理原理、方法和表现特征的实验研究,为辨别考古材料提供了对比依据。目前为止,中国关于热处理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很少,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国内史前考古学界对这一主题的兴趣和关注。

  • 标签: 史前 石制品 实验 热处理
  • 简介:<正>编钟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重要的乐器,目前出土的西周到战国的编钟编镈巳超过四十组,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2400年前的编钟规模最宏大,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多种古今乐曲,声律准确,音色优美,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古代文明。编钟作为演奏乐器,其声学特性至关重要.编钟的声学特性主要决定于编钟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和制作的材料,编钟作为双音乐器,钟声的音高和音色还与敲钟的位置和敲钟的工具和手法紧密相关①本文在对曾

  • 标签: 我国古代 正鼓音 曾侯乙墓 曾侯乙编钟 古代文明 湖北省
  • 简介:自从1982年意大利发行第一枚内外圈双金属币(KM111)以来,这种币型立即为全世界所仿效,形成了“双金属币热”。

  • 标签: 双金属币 集币俱乐部 种类 价格
  • 简介:金属面具和网络是辽代契丹族葬俗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研究契丹人习俗、宗教的宝贵资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本文拟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金属面具网络的来源和功能出发,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

  • 标签: 契丹族 族金属 网络试析
  • 简介:<正>引言我在50几年前写过一篇拙作《民族社会》,刊登在1934年4月出版的《社会学刊》四卷三期。我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起因于1929年2月8日中国社会学社举行成立大会时蔡元培先生作过的一次学术讲演,题目叫作《社会民族》。这篇讲演曾由杨炳勋国音速记,刊登在《社会学刊》一卷四期(1930年9月出版)。蔡先生这篇讲演是我

  • 标签: 民族学 社会学 蔡元培 学术讲演 中国社会学 杨炳
  • 简介:我国自1979年10月1日发行第一套贵金属纪念币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对物质文化追求的品质不断更新升级,投资理财思路的拓展,制作精美、包装华贵又便于收藏保管且有保值升值空间的贵金属纪念币成为人们投资收藏的重要选择。我们通过对我市部分购买收藏者进行了一次座谈性的调查,对人们普遍反映归纳并结合贵金属纪念币发行现状与人们不断升温的需求,发行的基本常识及防伪等实际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 标签: 贵金属纪念币 发行现状 调查 收藏者 改革开放 经济收入
  • 简介:2009年,广西专家学者云集桂林雁山园召开首届“桂研究”研讨会,此后“桂”成为广西地方的标志,成为广两文化界、学术界共同精心打造的文化学术品牌。近年来,有关“桂”渊源及其概念溯源引发热烈讨论,关注焦点集中在康有为《桂答问》及其《桂答问·序》上。

  • 标签: 康有为 答问 渊源 2009年 专家学者 学术品牌
  • 简介:我们想在这两个术语之间做出区分,用"分类"(classification)作为一个宽泛的术语来指整理材料的过程以及将材料归组和归类(classes)的概念.至于"类型"(typology),我们是指一种较为特殊的过程,以此从经验上得到可检验的单位——类型(type),作为未来研究的基础.

  • 标签: 分类类型学
  • 简介:译者按:本文节译自英国杜伦大学(DurhamUniversity)考古教授马太·约翰逊(MatthewJohnson)1999年出版的(ArchaeologicalTheory:AnIntroduction)一书的第八章"考古性别"("ArchaeologyandGender").本章节通过对其中几个最流行主题的归纳综述了近二十年来性别考古的概况,并且介绍了一例典型个案,最后还以答问形式阐述了作者本人对此领域较混淆的若干问题的看法.

  • 标签: 性别 考古学
  • 简介: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前敦煌颇多交集。2016年6月20日至24日,笔者参加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敦煌文化遗址考察组赴敦煌实地考察,亲见亲闻一些陈氏有关的遗迹和故事,间有心得,现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一、"吾国学术之伤心史"辨正去敦煌之前,有同道即告诉笔者:那里有一块很大的石刻,上镌陈寅恪所言十二个大字:"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触目惊心,令人唏嘘。此行在莫高窟敦煌藏经洞陈列馆门前果见一巨大卧石,用繁体正楷横向镌刻那流播甚广的激愤之句,

  • 标签: 陈寅恪 敦煌学 敦煌藏经洞 文史研究馆 敦煌文化 陈垣
  • 简介:对于“宋高宗《春秋》”这个话题,人们在研究胡安国的《春秋传》时有所涉及,但其只是宋高宗《春秋》关系的一个典型事例的讨论,不全面也不系统。高纪春先生也曾指出宋高宗重视《春秋》是对王安石批判的一种手段,并简单列举了其经筵重《春秋》的情况(高纪春《宋高宗初年的王安石批判洛学之兴》,载《中州学刊》1996年第1期),扩大了讨论的范围,但由于文章主旨不在此,亦不深入。鉴于此,本文拟分宋高宗重视《春秋》的表现、宋高宗重视《春秋》的原因宋高宗重视《春秋》的影响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

  • 标签: 《春秋》学 宋高宗 《中州学刊》 《春秋传》 典型事例 文章主旨
  • 简介:农业大寨运动由山西兴起,在全国盛行十六年之久。大寨曾为引领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旗帜。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曾经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农业大寨运动所表现出的改天换地的气魄、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国为怀的风格和艰苦奋斗的事迹,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敬仰,当然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尤其山西是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的故乡,又是大寨运动开展最早的省份,客观、全面、系统研究山西学大寨运动的历史,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研究当代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山西 大寨 学习 运动
  • 简介:一、梁启超其人提起“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大家都熟知他在近代史上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是维新派领袖之一,以“康梁”并称于世。晚年在厌倦了政治以后,他又致力于讲学著述,在清华、南开、东南诸大学纵谈时政,阐释文化,演讲学术。他广泛的学术研究成果,显示了他广博的兴趣、炽烈的“学问欲”和卓越的秉赋。

  • 标签: 方志学 梁启超 维新派 讲学 变法 近代史
  • 简介:对“群”的最初认识,使梁启超认识到“合群立会”的重要性,“合群立会”的政治理念促使他去“新”史学;对社会学理念的吸纳而使他确立了“进化史观”,进化史观的确立,对中国史学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梁启超晚年专意于学术后,他的社会的治史视野又得到充分体现,以至当今学者论断,梁启超开启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先河。

  • 标签: 梁启超 “群学” 社会学 进化史观 “社会学者的眼光”
  • 简介:“酋邦”这个术语是用来研究非国家社会的社会复杂化。尽管进化类型受到尖锐的批判,但酋邦概念和相关阐述为理解集中决策等级制和社会不平等发展的演化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在过去十年间,我们对酋邦的理解因大量历史学和考古研究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研究方式已经不再是将社会分类为酋邦与否,而是转而考量可见变化的原因。

  • 标签: 考古学研究 酋邦 民族学 国家社会 不平等发展 集中决策
  • 简介:往来于当今样态纷繁、光怪陆离的建筑世界中,建筑学理论和流派在百余年来同样经历着异彩纷呈.然而,建筑的本质始终导引着建筑实践以及人们对建筑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吴良镛先生首次提出的"广义建筑",就是基于纷繁的建筑学理论、流派和实践,探索向建筑本原建筑本质的一种超越性回归,追求"一法得道,变法万千"共通融贯的建筑新境界.这里的"广义"何为?即一方面运用系统思想,整合近现代建筑学理论并进行哲学提升;另一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建筑所蕴含的系统辩证思想进行创造性诠释.透过广义建筑,可见系统辩证建筑普遍的内在联系.

  • 标签: 系统辩证 建筑学 广义 内在关联 20世纪80年代 学理论
  •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其中,民间钱庄所印、铸的各种金、银、铜、铁、锡、铝、陶、纸质货币,生存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有时甚至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民间 杂谈 金属 文明古国 人类社会 货币
  • 简介:<正>先秦时期的金属铸币是中国货币史上最为复杂的一个发展阶段,解放前,有些古钱收藏家曾经发表过一些专著或文章,但他们的资料来源大都是些传世品,对有些钱币还未能作出较为科学的解释。解放后,考古工作者虽然经过大量的田野发掘,获得了数以万计的古钱资料,然而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系偶然发现的窖藏,对许多古钱的发展过程和准确年代,一时

  • 标签: 先秦时期 古钱 金属铸币 马克思 空首 河南
  • 简介:引言回顾粤东地区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潮州人和客家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两股来自中原的移民浪潮,沿着不同的路线移居粤东的北部山区和南部滨海平原,并与这里原住民的后裔交融,形成了具有独特方言、风俗和心态的客家人和潮州人两大群体。

  • 标签: 韩江流域 “客家学” 海外移民 潮汕地区 潮州 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