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甲骨卜辞的“雀”与传世文献和战国竹书中的“傅说”有诸多相似之处。第一,生活时代相同,均是武丁早期属臣;第二,其名皆与鸟有关,且从音韵上能通假;第三,主要事迹相仿,是武丁重臣,多次参与祭祀和征伐,特别是都曾征伐“失”国;第四,所居区域相近,都在晋南豫西一带。故“雀”当即“傅说”。

  • 标签: 传世文献 战国竹书 卜辞 傅说
  • 简介:1948年10月24日,北平地下党组织冒着极大风险,果断开机发报,将国民党傅作义部准备偷袭石家庄十万火急的情报,通知中共中央。毛泽东看到送来的情报淡然自如:请乔木同志拟篇稿子嘛!乔木即时任新华社总编辑、社长,长期任毛泽东的秘书。

  • 标签: 文章 1948年 地下党组织 中共中央 毛泽东 石家庄
  • 简介:一、已有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学术讨论所存在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奴隶社会学术研究的奠基之作是郭沫若的《奴隶制时代》,而其有关中国古代奴隶制的学术思考。早在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便已基本形成,在当代中国曾影响极大,以致社会和学术界的主流观点都认为中国历史上存在奴隶制社会。略有分歧的是郭沫若认为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是中国的奴隶制时代,

  • 标签: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奴隶社会 奴隶制社会 标识 考古 史前
  • 简介:此文是作者采访离休老战友王赐九同志后所作。王赐九同志在国民党部队驾驶过'美龄'、侍从专机。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美国学习飞行,回国后参加对日作战,离休后居于干休所。作者采访他收集了大量资料,此文仅是其中之一。一'美龄'飞机是原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的专机。抗日战争末期,中国两航公司(中国民航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赠送给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一架美制'C-47'专机,同时还有一架抗战末期美国最先

  • 标签: 龄专机
  • 简介:日本民众对"日中战争"的认识并不清晰,与战后对日本战争罪责的审判有密切关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战争的最高指挥者给予严厉处罚,但是关于日本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责任问题审理得不够,因此日本国民对战争时期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认识不够。1950~1970年代,日本国内围绕战争责任问题存在着承认和否定两方面的意见。1980年代,以教科书审定问题为契机,日本人的战争观出现变化。受到中国和韩国的严厉批判,日本政府修正了过去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承认日本侵略行为的罪责。日本国民承认侵略行为的人数不断增加。目前,日本国内受到两种方向相反的潮流的共同影响,一是要求调查、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研究和运动深入开展,二是否定战争责任的历史修正主义仍有市场。这两种潮流的对立将对日本人的战争观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 标签: “日中战争” 战争史观 历史教科书 历史修正主义
  • 简介:《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汇聚辽金元三代石刻文献总集,对辽金元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集资料,全部录自清代及民国编印的金石志书。针对金石志编著者在辑录整理过程的疏失,以石刻拓本为据,全面订正勘误,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 标签: 《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 拓本 勘误
  • 简介:山水清幽之136cmx68cm明代以来出现这样比较素淡的绘画风格,类似于西方版画,西方一些美术史家就千方百计从中得出中国绘画受到西方绘画影响的结论,比如高居翰。但艺术本来殊途同归,样式偶尔相似,恰恰说明艺术是一种人性深处生发出来的文化样式,一旦能深入理解,忽略形式颜色的束缚,或许可以成为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最佳通道。

  • 标签: 陈文瑛作品
  • 简介:编辑同志:你们好!我和《名人传记》结缘是在十年前。那次我去无锡市新华书店买书,在一堆杂志中看到了《名人传记》,只看了目录就非常喜欢,于是买了一本。

  • 标签: 《名人传记》 公众 新华书店 无锡市
  • 简介:1931年4月,鄂豫皖特区军事委员会航空局在新集镇(今河南省新县)成立,航空局旧址位于今新县城关第一学校园内。当年鄂豫皖根据地红军武器简陋,与国民党军队无法相比,可是为什么设立了航空局?这得从一架国民党飞机说起……1930年3月16日,国民党军的一架美制"柯塞"式飞机,由武汉飞往开封执行通信任务,在返航途中,因大雾迷失方向,汽油耗尽,迫降在罗山县宣化店(今属湖北省大悟县)附近的陈家河河滩上。

  • 标签: 飞机 红军 鄂豫皖根据地 国民党军队 列宁 1931年
  • 简介:中华书局点校本《文献通考》是目前学界普遍征引的较好版本,为治史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但仍有一些疑似漏校之处,笔者不惮鄙薄,兹就《宗庙考》与《舆地考》两处略陈愚见,以求正于方家。

  • 标签: 《文献通考》 《宗庙考》 《舆地考》
  • 简介:马端临编纂的《文献通考》贯通历代典章制度,明晰历史演变过程,找宋亡之原因,取灭国之经验。他注重史料来源,综合分析,力求全备。他首创辑录体目录,通裁别识,独立不惑。他在编纂文献过程,谨慎存疑,不妄臆断。马端临专注学术二十余载,兢兢业业,终成《文献通考》。本文从马端临的生平出发,通过列举总结他在编纂《文献通考》时采用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对今天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启示。

  • 标签: 马端临 《文献通考》 档案文献编纂 辑录体
  • 简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陶瓷窑炉分类进行了梳理,将分类方式归纳为如下几种:按火焰在窑室内的流动方向划分、按窑炉的外形划分、按火膛和窑室的相对位置划分、按窑炉的平面形状划分及依照构筑方式和具体用途的不同来划分。文章较详尽阐述了这些分类方法,并对其中部分方法提出了补充和修改。

  • 标签: 中国古代 陶瓷窑炉 分类方法
  • 简介:现代简化汉字“愿”有多个来源。表达欲愿义的“愿”,自秦汉时期就常借《说》训颠顶义的“■”字来使用,后简化为“马”、“驱”等形,有时又类化为“首”、“孩”,同时偶尔也会借用《说》训大头义的“愿”。唐代中期前多以“驱”为正字。唐开成二年(837)《开成石经》已全改用“愿”,北宋初年“驱”字几乎被“愿”完全取代,因此宋代以后的刻本文献基本上只用“愿”而不用“驱”。表达谨善义的“愿”,自先秦两汉以来与“■”、“驱”、“愿”等字区分严格,一直是独立使用的汉字,从字义到字形始终有着清晰的界限,明清时期的通俗文献用字“愿”与“愿”偶有混淆,但在经典文献以及官方用字判然有别,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才将“愿”作为“愿”的简化字使用。这些认识对于文献考订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历时演变 文献考订
  • 简介:古籍牌记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往学者大都关注古籍牌记在版本鉴定方面的作用,本文则力求从文献传播角度、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研究、阐述其在文献传播方面的价值。

  • 标签: 古籍 牌记 文献 传播
  • 简介:敦煌文献不乏表怂恿、挑拨义的词语,如勾闪、勾卷、勾默、勾扇、卷诱、简构、斗构、间构等,这些语词在社会经济文献和佛教文献中都有使用。文章通过勾稽敦煌文献的这类语词,对其语素“勾”“扇”“闪”“兹”“默”进行语义演变的探讨,发现这些词语语义相近,结构趋同,都有“引诱、挑拨”义,且为并列复合词,可构成一个同义语义场,而且它们在语义上互相影响、演变。同时,方言和其他敦煌文献也有与该语义场相关的词语,文章一并梳理,以使该语义场词语更加完善,词汇丰富性更加凸现。

  • 标签: 敦煌文献 怂恿类语义场 词语演变
  • 简介:百年来出土、发现的出土简牍法律文献,数量众多,类别丰富,因而从文献学、法律史学的视角辨析其定名、性质、类别的必要性毋庸赘言。就定名而言,律令类简牍或可不从“文书”之类,而当归入书籍并作为独立门类。就性质而言,应辨析墓葬出土法律文献抄本与原本的关系,追问“为何抄写”、“如何抄写”,将有助于对文献的产生、性质、流播的判断。简牍法律文献的大致类别,有律、令、课程品式、法律解释、案例汇编、散见案件、司法档案、司法文书及官箴吏训。类别之明,可透视当时法律文献的生成途径。

  • 标签: 简牍法律文献 定名 性质 类别
  • 简介:2016年6月,在驻马店市正阳县贾庄遗址发掘出一座龙山晚期的墓葬M12。该墓葬保存较好,出土随葬品丰富,为研究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葬制、葬俗提供了不可多得实物资料。

  • 标签: 正阳县 贾庄遗址 12号墓 龙山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