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嘉藏族历史明镜》(以下简称《明镜》)是南2009年藏文书籍《》(《嘉藏族历史》,2002年)编译而来的,原著由嘉藏人白湾·华尔登历时十年的材料收集、实地调查写就。存保持原著主题的基础上,编译者经过适当剪裁和少量史料补充,将原来的29章编译精简为11章,主要内容未变,大体仍旧按照远古、古代、近代的编年顺序,叙述嘉藏人和嘉藏区历史的源流和演变。

  • 标签: 嘉绒藏区 藏族历史 2009年 《明镜》 材料收集
  • 简介:藏年的传说郑传发居住在川西峡谷地区的嘉藏族,很古以来就有过嘉藏年的习俗。嘉藏年不同于内地的春节,也有别于其它藏区的藏历年,它具有浓厚的地区和民族色彩,是当地民族风俗最集中、最典型、最彻底的反映。每年冬月11日前,藏家山寨碉房就全部用白泥浆粉...

  • 标签: 嘉绒地区 妖魔 母亲 大儿子 嘉绒藏族 峡谷地区
  • 简介: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居丧哀悼乃人之常情.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四川嘉地区丧葬的种类、程序、祭祀、忌讳和习俗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形态等,揭示了独具特色的该地区藏族的生死观,以及几千年来形成的丰富的丧葬文化仪礼.这种仪礼的目的是:既充分尊重死者,更要让活着的人安宁.从而也反映了生者与死者之间割不断的情感.

  • 标签: 嘉绒地区 藏族 丧葬习俗 生死观 墓地
  • 简介:绿蒿是罂粟科绿蒿属植物的统称,世界共有49种,主产于亚洲中南部,以中国最为丰富,有40多种,主要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等西南地区,大多集中分布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

  • 标签: 绿绒蒿属 罂粟科 高山草甸 流石 雪域高原 总状绿绒蒿
  • 简介:初次听到丹巴这个名字是因为那里有美女,入秋的心在经历了一个懒懒的夏天后开始舒缓过来,带着些好奇我决定去看看她。

  • 标签: 风情
  • 简介:藏族是藏族的一支,主要生活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嘉藏族土司档案是研究嘉藏族土司的珍贵资料。近年来,笔者对部分嘉藏族土司藏文档案进行了初步的收集、整理与翻译,通过这一工作,对嘉藏族土司档案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拟通过介绍嘉藏族土司藏文档案,探讨嘉藏族土司档案的内容,分析嘉藏族土司藏文档案资料的价值。

  • 标签: 嘉绒藏族土司 档案资料 价值
  • 简介:石硕在《民族研究》2017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嘉是分布于川西北地区一个独具特点的藏族人群支系,其文化习俗中积淀和保留诸多象雄文化痕迹,并普遍存在土司祖先来自西藏"琼部"的历史记忆。但因藏文文献记载的匮乏和模糊,嘉与象雄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

  • 标签: 象雄 嘉绒 汉文史籍 论点摘编 川西北地区 民族研究
  • 简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第二次金川之役结束,在朝廷主导的改土为屯政策下,大量汉人开始进入青藏高原东端的嘉藏族地区。从居住格局来看,部分汉人群体居于山地并与嘉人错间杂处,不具备人数与文化优势;从地方性基础来看,土官势力抬头,其身份逐渐向土司恢复。由此,部分汉人发生了由文化表征适应自然环境,到土地、房名制度上融入土司制度,并最终发生身份认同改变的转变。

  • 标签: 嘉绒藏族地区 汉人移民 本地化 边疆
  • 简介:本系列书评是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才让太教授共同主持、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资助的“藏学人类学阿坝研究”项目的前期成果之一。为了深入理解作为整体的嘉文化,更有效地展开实地历史和民族志调研,项目组定期召开研讨会和读书会。

  • 标签: 藏族历史 文化研究 中心与边缘 读书报告会 嘉绒 历史书写
  • 简介:在以往有关嘉藏族的研究中,对"嘉"词义的探讨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近现代的很多藏汉学者都对"嘉"一词进行过解析。本文则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和考证古代藏文文献中记载与嘉有关的"嘉摩"、"察瓦"和"察柯"三个地名后得出结论:现代意义上的"夏尔嘉摩察瓦"(简称"嘉")与古代的"嘉"两者在概念和具体所指上并不完全一致,现代意义上的"嘉"是一个内涵更为丰富、且被不断建构出的新名词。

  • 标签: 夏尔嘉摩察瓦绒 嘉摩绒 察瓦绒 察柯 考释
  • 简介:1976年9月,随着毛泽东主席的逝世,中国出现了最高权力核心的真空。中国向何处去?谁来执掌中国?这是当时全党全国人民最为关心、也最为担心的问题。本文作者于当年10月上旬随南京杂技团赴南美洲的苏里南、巴拿马、委内瑞拉和土耳其四国进行友好访问演出,在国外经历了"四人帮"垮台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 标签: 权力核心 粉碎“四人帮” 王洪文 杨广立 华国锋 反党集团
  • 简介:是藏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地理概念,嘉指嘉藏族居住的地方,即嘉藏区,主要包括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金川、小金、汶川、理县、黑水、壤塘、松潘、阿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色达、道孚、康定、泸定、炉霍和雅安专区的宝兴县等的部分地区。作为一个族群称谓,嘉指生活在以墨尔多神山为中心,大、小金川流域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 标签: 嘉绒藏族 研究资料 历史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叙述
  • 简介: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反革命集团及其帮派骨干。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样说:“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粉碎“四人帮”虽然已经过去36年了,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某些历史真相仍属未解之谜,一些重要人物,如汪东兴所起的作用仍是知之不多。当时,我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8341部队政委,参加了粉碎“四人帮”的全过程。在粉碎“四人帮”的酝酿阶段,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同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之间的活动我也知道一些。当时,汪东兴在华、叶处商谈后,回来都与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李鑫和我通气。

  • 标签: 粉碎“四人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反革命集团 办公厅主任 中共中央 叶剑英元帅
  • 简介:阿尼格东是嘉藏族特有的民间英雄人物,关于他的传奇故事以口头叙事的形式广泛流传于嘉各地,且存在多种异文。文章立足文本,通过对各种《阿尼格东》叙事的比较和分析,从多个层面探讨了故事的地区差异性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宗教特质。

  • 标签: 阿尼格东 文化认同 苯教
  • 简介:"博巴森根"是我国唯一的藏族大型叙事性祭祀锅庄舞蹈,是一种集舞蹈表演与叙事性演唱于一体的民间艺术,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锅庄将舞蹈肢体语汇与叙事性的演唱相结合,再现了鸦片战争期间当地藏族屯兵赴东南沿海抗击英军的英勇事迹,体现了文化历史的深远性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同时,该锅庄中独特的"钻、扭、解"舞蹈肢体语汇,生动地描写了抗击英军的藏族屯兵"行军、过河、战斗"的惨烈场面,是爱国主义叙事题材与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艺术的完美结合。但是,笔者在2014年2月17日的第一次田野调查中发现,随着当代时尚文化的影响与年迈传承人的离世,该项非遗已濒临失传的危险,希望借助本文对其保护及传承提出些许探讨。

  • 标签: 博巴森根 嘉绒锅庄 艺术形式 文化内涵
  • 简介:2002年6月,借一次出差江西上饶市的机会,我顺道拜访了横峰县退休老干部左进亮先生。说起左进亮,很多人都知道他热爱红色收藏,中央电视台,江西省电视台多次做过采访报导。正是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红色文物得以收藏和保护。左进亮老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部队复员后来到横峰县,一直专心于他的红色收藏爱好,退休后仍然坚持不懈。2009年6月,近20万字的红色收藏研究成果《左进亮红色收藏》出版发行。

  • 标签: 公债券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收藏爱好 退休老干部 中央电视台 敌人
  • 简介:  1976年10月6日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在这一紧要历史关头,耿飚和邱巍高奉命进驻中央广播事业局,夺回了多年被"四人帮"把持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及其所属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领导权(以上简称"中央三台"),控制了重要的新闻宣传舆论阵地.……

  • 标签: 中央广播局 四人帮耿飚 广播局疑点
  • 简介:1976年10月6日,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党得知这一消息后垂死挣扎,妄图在上海发动“武装暴乱”,在这一紧急关头,中央派出以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为首的中央工作组,接管上海。这是一场特殊的斗争,

  • 标签: 粉碎“四人帮” 工作组 上海 中央 武装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