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59年,在山东泰安汶口发现了100多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并且从中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物,其中在M26号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骨雕,外形沉稳大方,做工精良,堪称史前肘期雕刻艺术的珍品,不仅如此,其古朴外形下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一直引领着人们不停地去探索、去发现。

  • 标签: 大汶口文化 创造神 新石器时代晚期 平凡 1959年 雕刻艺术
  • 简介:俄国乌克兰革命民主党诗人塔拉斯·格里戈里耶维奇·谢甫琴科(1814—1861)是农奴出身。1838年,他在画家勃柳洛夫的帮助下得以赎身,成为自由人。他的诗歌对乌克兰文学具有重大影响,被认为是乌克兰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乌克兰文学语言的建立者。

  • 标签: 诗人 乌克兰 文学语言 现代文学 民主党 自由人
  • 简介:四川的酒在全国酒业中具有非常显著的地位,五粮液、剑南春、郎酒、泸州老窖、全兴等五名牌,驰名全国。而郫县生产的郫酒在历史上也曾有过显著的地位,而今却已默认价值了。本文探讨郫酒兴衰这一历史现象。

  • 标签: 郫筒酒 中国 四川 历史发展 历史地位 消费品
  • 简介:湖南湘绣城博物馆,是中国现刺绣行业目前最大的专业博物馆,该馆采用地面两层、地下两层古典庭院式的建筑风格,该馆地面建筑5820平方米,地下建筑2200平方米,不仅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地下建筑设施对博物馆的产品收藏具有天然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博物馆 湘绣 湖南 建筑风格 地下建筑 民族风格
  • 简介:湖南湘乡城博物馆,是中国现刺绣行业目前最大的专业博物馆,该馆采用地面两层,地下两层古典庭院式的建筑风格,该馆地面建筑5820平方米,地下建筑2200平方米,不仅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地下建筑设施对博物馆的产品收藏具有天然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博物馆 湖南 湘绣 建筑风格 地下建筑 民族风格
  • 简介:湖南湘绣城博物馆,是中国刺绣行业目前最大的专业博物馆,该馆采用地面两层.地下两层古典庭院式的建筑风格,该馆地面建筑5820平方米,地下建筑2200平方米,不仅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地下建筑设施对博物馆的产品收藏具有天然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博物馆 湘绣 湖南 建筑风格 中国刺绣 地下建筑
  • 简介:茶树起源湖南说陈国生茶叶是当今世界著名的三饮料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国家。饮茶历史源远流长,对茶有"开门七件事,不可一日无"的民谚。在我国历史文献中,茶的名称有"茶"、嘴"、"凌"、"茗"、"部'等。到唐代陆羽的《茶经》才将等"改为...

  • 标签: 茶树原产地 起源 原产中心 《茶经》 茶陵县 西南地区
  • 简介:今年90岁的石荫祥,身体硬朗。他15岁进入长沙市曲园酒楼,从师史玉和;出师后,长期在潇湘酒家等湘菜名店掌勺;1954年调入省直机关招待所和省委接待处蓉园宾馆等单位任烹饪主理技师;曾撰写出版了

  • 标签: 毛主席 毛泽东 湖南 周恩来 厨师 长沙市
  • 简介:湖南湘潭特有的槟榔文化为该地区槟榔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促使湘潭的槟榔产业在湖南省甚至全国独占鳌头。同时槟榔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为湘潭槟榔产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和空间,极大地促进了槟榔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湘潭经济的发展。

  • 标签: 湖南湘潭 槟榔文化 消费文化
  • 简介:<正>近年来,湖南澧县相继出土一批元明地券,现收藏在澧县博物馆。今简述如下。一、元代地券元代地券三道,皆为青灰砖朱书。1.元至元年文寿地券。青灰方砖朱书;正面券文,为楷书略显行草,自右至左计12行,每行8至30字不等,共309字;无券额或券首单行标题,为不分券额券首连续书写,券尾加画有符篆,整面券文被一幅八卦图案所圈围;背面压印纹饰为菱形几何图案;长、宽、厚尺寸为29.5×29.5×4厘米。地券全文如下:至元年已亥闰十二月已卯朔越十二日庚寅澧州路在城孝德坊冯家升泉土地分居殒故父亲文公寿原知事元命于乙未年五月十六日寅时生寿年四十岁大限甲戊年二月有二日约寅卯时分在家因疾终于正寝停柩在堂龟筮协从刻地袭古宜于本州澧阳县同由乡安

  • 标签: 湖南 几何图案 刘氏 出土 元代 标题
  • 简介:湖南省博物馆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开福区。湖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尤以蜚声中外的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标签: 湖南省博物馆 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市开福区 馆藏文物 爱国主义教育 马王堆汉墓
  •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管形金属火器的国家,中国古代对火器的使用和研究已有很高的水平。珍藏于榆中县博物馆的明代旋风铜炮和马上“佛朗机”铳,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 标签: 旋风铜炮 马上“佛朗机” 铳简明代
  • 简介:<正>一九八七年十一月,湘阴县信用联社宿舍(原县法院宿舍)房基加固护坡工程中,发现一座砖室墓,我馆刘永池、周晓赤、徐爱平等同志闻讯赶到现场,发现早在一九八五年县法院建宿舍时,就将该墓南半部分浇注了混凝土,压在了宿舍北边的房基下,这次房基护坡工程又将墓室北半部分挖残。对此,我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的该墓残存部分形制及墓葬中出土的部分器物介绍如下:

  • 标签: 西晋墓 城关镇 护坡工程 施釉 图版 湘阴
  • 简介:<正>湖南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民间称工匠为“手艺人”,直呼工匠为“师傅”。凡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技术知识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个体生产者,即民间工匠。湘西地区的民间工匠很多,工作内容涵盖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工匠的名称区别是在师傅前加上表明工作内容的定语,如木匠师傅、瓦匠师傅、岩匠师傅、裁缝师傅等等。湘西民间工匠生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体生产性;二是流动作业性;三是技术保守性。个体生产均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没有工厂,只有小作坊。匠人工作的性质多为半职业化,即农忙在家种田,农闲出门干活。个体生产带来工匠的流动作业性。湘西工匠除了染匠、裁缝是

  • 标签: 湖南湘西 土家族 工匠 湘西地区 工作内容 流动作业
  • 简介:清末"新政"直接催生了近代社会职业的多向分化,从而给传统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清末废科兴学现象的出现,促使教育场域由科场场域向学校场域转型。在这场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湖南绅士也和全国的绅士一样开始了由旧文化资本的占有者向新文化资本的占有者的转变,主导了清末湖南的教育改革。但是,由于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心态各异,因而其转变的程度有高有低,使得湖南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复古与求新、变形与变体的矛盾冲突。

  • 标签: 湖南绅士 文化资本 教育改革
  • 简介:风光优美·指数:★★★★★空气清新·指数:★★★★★原始保存·指数:★★★★黄山雾、匡庐雾都是山间雾,独有小东江的雾——凌波飘渺于流水之上。雾气从水面蒸腾而起,飘飘忽忽地在清泠的山水间梦幻似的流动。看着这云雾般的山水,人们很难分清是置身于是脑海中的梦境,还是世外桃源的仙境。当一叶扁舟飘荡在青山绿水的小东江上,迎着缕缕

  • 标签: 小东江 如梦似幻 江之水 清代诗人 山水间 雾都
  • 简介:1987年底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发掘的铜鼓山商代遗址是我省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一处属于商文化的遗址,根据该遗址发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分析,其时代可早至中原商文化的二里岗下层时期,在目前长江以南商时期遗址中是最早的。笔者通过对该遗址的发掘和整理,有一些粗浅的认识,谨就教于方家。

  • 标签: 商文化 二里头文化 三峡地区 文化类型 盘龙城 长江以南
  • 简介:所谓银两制度,是指中国近代曾长期通行的一种以白银重量为计算单位的货币制度。其中的“两”字,本为衡量的名称,当其作为货币单位出现时,则称之为银两。笔者收藏一枚湖南官钱局发行的壹两银票(封二下)。票幅160×85mm,蓝边黑图,中文楷书。正中竖排“壹两”,上双龙戏珠,图下“湖南官钱局”名称及“省平足银”。

  • 标签: 银票 湖南 货币制度 计算单位 中国近代 货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