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军舰是“流动的国土”,所以海军是唯一可以跨越国界,以世界海洋为舞台的国际性军种。海军的国际交往,是一国军队参与外交活动的特殊形式,是国家的国力和国威的体现。

  • 标签: 中国 海军 军舰外交 “郑和下西洋” 综合国力
  • 简介:1910年清朝海军大臣载洵访美和1911年中美海军合作计划.是晚清海军史和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具体揭示了在塔夫脱政府“金元外交”政策的指导下,美国的在华势力和影响不但在铁路和财政金融领域获得重大突破,而且也渗透到长期受欧洲和日本影响的军事领域;同时也表明随着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化.

  • 标签: 中美关系史 合作计划 海军史 清朝海军 金融领域 军事领域
  • 简介:毛泽东一生融会大海,伟人一身与水相伴。他自解: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我自欲为江海客。伟人毛泽东一生中,很少出国,也没有真正涉足海洋深处,但他热爱大海,理解和关注大海,激情澎湃的心潮随同大海的波涛一道起伏。毛泽东萦怀海洋,心系海军,毕生关注着海军的发展进程。

  • 标签: 毛泽东 国家安全 肖劲光 海军机关 造船业
  • 简介:潘文治(1882—1949),出生于广州天河东圃珠村——昔日番禺鹿步司朱紫乡。毕业于广东水师学堂,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先后出任豫章、楚豫、永翔、福安、永丰等舰舰长.大元帅大本营咨议,代理海军局局长,兼财政部缉私卫商管理委员会委员和虎门要塞司令等,为海军中将。

  • 标签: 海军将领 文治 河东 中将 元帅 爱国
  • 简介:<正>太平天国革命前,清政府没有自己的海军。它的所谓“海防水师”,仅作为陆军的附属,“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水师开始成为独立军种,以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天国在湖南创办的湘军水师为雏形。因此,研究湘军水师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对近代海军建设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客观地评价洋务派及以办海军为重要内容的“求强”活动,颇有益处。

  • 标签: 湘军水师 曾国藩 清政府 太平军 镇压太平天国 海军建设
  • 简介:<正>前些时候,史学界有人提出中国古代不存在海军,只是到近代才开始有了海军。我因不同意这一看法,所以特地使用了“近代海军”一词,专指中国近代仿效西方所创建的新式海军,以与中国古代海军(老式海军)相区别。

  • 标签: 清政府 海军舰队 中国近代 太平天国起义 动机 太平军
  • 简介:1952年5月,我在南京海军联校第一分校水中武器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华东海军工作,先后在护卫舰第六舰队的济南舰、临沂舰、瑞金舰和沈阳舰工作。在六年的舰艇生活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斗。

  • 标签: 人民海军 入朝秘密 布雷行动
  • 简介:1946年5月,国民党海军当局在南京下关靠江边的一座兵营内开办了一所潜艇训练班。这个训练班从成立到结束只有短短6个月,但海军当局却很重视,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兼任班主任,参谋长周宪章兼副班主任。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曾来过训练班检阅和训话,蒋介石还在“总统府”接见过训练班全体官兵。值得记载的是训练班有共产党员在活动,1949年2月“重庆”舰起义和4月“灵甫”舰在香港起义,均与训练班共产党员的作用有关。潜艇训练班虽然存在的时间不

  • 标签: 潜艇 训练班 海军 国民党 班主任 共产党员
  • 简介:在民国海军37年的发展历史中,曾先后出现过11位海军总司令。他们是:“尽力民国最多”的黄钟瑛黄钟瑛,字赞侯,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第十一届驾驶班毕业,曾随“济远”舰参加过甲午海战。身材瘦小的黄钟瑛在清末海军中资历不深,声名不显。但因参加辛亥革命有功,成为民国的首任海军总长和首任海军总司令。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此时,黄钟瑛任“海筹”号巡洋舰舰长,奉命率舰前往武汉江面,帮助镇压起义。因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黄钟瑛逐渐开始同情、支持海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的革命活动。萨镇冰离开舰队后,黄钟减负责指挥在武汉的舰队。11月,黄钟被率舰队驶往九江,正式宣

  • 标签: 海军部 陈绍宽 孙中山 民国时期 蒋介石 舰队司令
  • 简介:15世纪初,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利用当时所处的和平环境,充分利用海军的特殊功能,率领庞大船队和2万多名海军官兵,历时28年七下西洋,不仅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也为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傲出了杰出贡献。郑和利用海洋的通贡性,发挥海军的特殊功能所取得的伟大成功,对今天海军发挥和平时期的战略运用,有效地维护国家的海洋利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中国 明朝 海军 和平运用 军事力量
  • 简介:郑和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航海家,其率领的船队曾先后访问了亚洲、非洲等37个国家和地区,在古代这样大规模航海活动是史无前例的。郑和七次下西洋书写了我国航海史上的壮丽篇章,提高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和东西方

  • 标签: 郑和 海军建设 中国 军事实力 军事人才
  • 简介:关于戊戍变法时期康有为兴建海军的思想,学术界多年来一直缺乏研究。本文拟对此浅论。一戊戍变法时期,康有为呼吁军事改革,尤其主张:“今吾欲兴海军”。实际上,这成了他以后的一贯主张,到了1907年他在给清廷的请愿书中仍坚持主张中国应“速成海军”。那么,为什么戊戍变法时期康有为能产生兴建海军的思想呢?这决非偶

  • 标签: 海军 康有为 戊戍变法 水师学堂 张中 蚊子
  • 简介:哀公十年(前485年),吴徐承帅舟师沿海北上攻齐进行海战事,似难确认.襄公二十四年(前549),楚以舟师伐吴,是为史籍明确记载的第一次动用舟师的征战,但恐难排除此前已发生过动用舟师征战的事实,是故中国古代海军的产生(形成)时间,尚需进一步科学、准确论证."海军"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称谓也有所变化.中国古代海军的主要称谓有舟师、楼船军、水军、水师等.

  • 标签: 中国古代海军 舟师 海军
  • 简介:15世纪初,中国伟大的航海家、中国海军的先驱者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和2万多海军官兵,历时28年,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不仅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更是开辟了中国海军乃至世界海军走向远洋的先河。战略海域运用的近和远,是衡量一国海军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海军也正面临从混水走向蓝水、从近海走向远洋的新的战略性转折。今天,我们回首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实践,更感到其意义重大,具有震撼性的历史穿透力。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中国海军 21世纪 历史条件 世界航海史 15世纪
  • 简介:2005年6月16日至17日,海军在北京召开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研论会。中央国家机关、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和海军机关、部队、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7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主办。国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姚明德主任、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吴金友主任应邀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2篇,有17名同志作了大会发言。会议围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新世纪的海洋观和科学航海观、发展我国海洋事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形势下海军建设与和平运用等主题,分别从海洋政治、海洋经济和中国海军的战略发展等角度,开展了学术交流。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海军机关 军事学术 纪念活动 研讨会综述 中央国家机关
  • 简介:1980年6月,国民党对日特工人员何崇校先生据自己的亲历,发表了《蒋帮招降日伪华南海军司令甘志远经过》一文,很有价值。但何氏与甘氏接触并不多,所以此文对甘氏的此前及此后的情况并不大了解。从1941-1950年,甘氏拥有一支势力不小的海上部队,在广东以港澳为中心的沿海岛屿地区活动,从事走私、贩卖毒品及情报等活动。他以曾留学日本的无线电子电台专家的身份,一方面为日本海军效力另一方面也为国民党对日情报机构工作。

  • 标签: 日本侵华 司令 华南 日伪 广东 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