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是内蒙古著名的回族武术家,也是近代以来最富家族传承特色的回族武术家之一。以吴英、吴耀、吴为代表的内蒙古吴氏一门对内蒙古地区近代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吴倡导建立的绥远国术馆在近代内蒙古地区国术思想与体系的建设与普及上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吴的生平为切入点,就内蒙古地区近代国术事业的发展进行了侧面剖析,同时就吴氏一门的贡献进行了综述与评价。

  • 标签: 回族武术 吴桐 绥远国术馆 阴把枪
  • 简介:李引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实业、教育、慈善事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杰出的爱国楷模。他热爱侨居国,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共同为侨居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他更热爱祖国、民族和家乡,并为之作出卓越的贡献,因而多次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新老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宴请,并荣获国家一等功金质奖章,深受海外人士、祖国人民和家乡父老乡亲的敬佩。

  • 标签: 国人 爱国 社会活动家 家乡 社会慈善 周恩来
  • 简介:《北京文史》2004年第2期刊登有瀛生先生的文章《老北京满族人的溜冰》,其中特别介绍了清代八旗最后一位溜冰能手吴轩:“这位吴轩老人在三十年代已经年过七旬,须发皆白,精神和体力不逊于三十岁的人。每到冬天朔风寒凛之日,吴老必穿上八旗兵护军的制服,足登满族传统式冰鞋……到北海冰面上大展威风,群众围观,指点呼赞,中外人士纷纷抢镜头,大拍一阵……”

  • 标签: 能手 2004年第2期 照片 三十年代 满族人 老北京
  • 简介:一直以来,客家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没老婆。"可见,"崇文重教"理念不仅贯穿于客家人的生活,而且深深地镌刻在客家人的心中。在这深厚文化底蕴的孕育下,客家地区涌现了无数杰出人才,客家院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期我们继续根据地区、学科领域等标准选取部分院士,展示他们不同寻常的人生凤采,为读者了解客家院士打开一扇窗口。

  • 标签: 客家地区 院士 丘成桐 皇帝 数学 文化底蕴
  • 简介:如果说嘉善西塘因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倒不如说是水乡那种穿古透今、风味别致而浓郁的宅院文化和生活气息更能吸引人。

  • 标签: 嘉善县 西塘镇 桐村雅居 中国 建筑风格
  • 简介:田阿,1925年出生于江苏常熟沙家浜(原为横泾乡,后为芦荡乡)陆家村的一户贫农家庭。13岁那年离家学艺,来到上海一位浙江奉化籍师傅那里学裁缝。在旧社会学三年、帮三年的学徒生涯中,因心灵手巧,加上刻苦钻研,未到帮三年期限,年仅18岁的田阿就当上师傅,三年后,应聘到上海南京东路一家英国服装公司店当剪裁师傅。

  • 标签: 国家领导人 服装公司 南京东路 沙家浜 师傅 社会学
  • 简介:<正>一九八五年夏,我随秦汉长城考察队去内蒙古考察五天,其中以半天时间去乌拉山西段找寻赵长城遗迹。回校后草《高阙地望考》一文,刊于《陕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3期。新近读了鲍

  • 标签: 赵长城 匈奴列传 秦始皇 十三年 朔方 史记
  • 简介:氏,是殷商始祖契的子孙,殷商时分封于今河南省虞城县境内。武王伐纣灭商后,被强制迁徙于六盘山地区,成为从属于周的重要殷商旧族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诸戎侵夏,秦国兴于秦陇之地,遂霸西戎,掀起了各民族、氏族之间新的迁徙、融合浪潮,空氏遂从六盘山区继续西迁,最终融入到华夏族、西戎诸族当中。

  • 标签: 殷商 山地 西迁 小考 遗民 春秋战国时期
  • 简介:本文以刘光第致其族弟刘举臣之信为线索,发现了胶州湾事件后刑部候补主事刘光第、内阁候补侍读杨锐对中枢的无力之不满,希望湖广总督张之洞来京主持,于是刘光第以门生的身份运动大学士、管理吏部事务徐,由徐出面保张。由杨锐起草并与刘光第商订的徐保张之洞摺,也在档案中检出録上。本文纠正了作者先前研究中的错误。

  • 标签: 张之洞 杨锐 刘光第 徐桐
  • 简介:陈荒鞠躬尽瘁二三事□陈健秋文化部原副部长陈荒同志病重期间,仍以他那一贯的高度事业精神和责任感,在病榻上不知写了多少篇抒发一个共产党人高尚情怀和倾诉一个老文艺家对当前文艺现状看法的文章,而且总是那么认真细致,有时为了引证一种资料,他请司机同志到一些...

  • 标签: 尽瘁 副部长 夏衍电影 秋文化 紧有限 文艺事业
  • 简介:<正>田、田桓是我的太公(曾外祖父)和叔太公,他们从青年时代就跟随孙中山,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民主政治历尽艰辛,出生入死。在东京时,田任孙中山先生秘书,田桓担任孙中山先生的侍从秘书。孙中山先生常说他

  • 标签: 田桓 中山先生 田氏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革命党 宋教仁
  • 简介:近闻有人提出给现年89岁高龄陈福先生祝寿。陈老得知后,当即婉言谢绝,并出示了他于20世纪90年代发表在《贵州政协报》上的一篇短文,题目是《顾炎武谢绝祝寿的启悟》(以下简称《启悟》),表明自己的态度。

  • 标签: 顾炎武 20世纪90年代 立言 立德 政协报
  • 简介:准格尔地区自晚奥陶世抬升以来,经过1亿多年的风化剥蚀,到晚石炭世复又下沉.海水时侵时退,为植物的繁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并生成巨厚煤层.成植物从早到晚分为欧美、华夏植物群过渡类型、华夏植物群早期类型和华夏植物群繁盛期类型,伴随着植物的发展与演替,环境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 标签: 准格尔煤田 成煤植物群落 环境变迁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正>山遗址位于临汝县城北0.5公里,北刘庄村西的漫坡土岗上,汝河支流洗耳河自北向南从遗址东部流过。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总面积约200000平方米(图一)。遗址中部较高,文化层堆积也最为丰富。1970年,洛阳市博物馆曾在遗址东部开挖过两条探沟,首次将该遗址分为三个文化期,初步了解了该遗址的文化内涵。197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在遗址中部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发掘,

  • 标签: 二期文化 遗址 煤山 二里头一期 灰陶 标本
  • 简介:云南是井盐岩盐兼产的省份,盐的资源储藏丰富,分布广泛。清朝以来云南就有黑井、白井、磨黑井三大产盐区13个盐场。盐产量足供省内民食有余而推广引岸。人民国后,并为10场,仍分黑、白、磨三区。地处滇中的黑井区,盐产量位于三区之冠。从二十世纪20年代起,云南盐业由于数百年来陈陈相因,用柴薪煎盐,技术落后,盐产量锐减,不敷民用,攘成盐荒,危害政局。

  • 标签: 云南 近代 盐业史 张冲 盐政改革方案
  • 简介: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不少南方朋友蜂拥而至。他们不仅向往北方的凉爽,而且会拉着我东游西荡。这还不算,他们坚持要把最“辽宁”的东西带回老家,因为来过北方的南方人毕竟不多,他们想回去之后有所炫耀。但惟独这点要求,常常让我这个主人为难。

  • 标签: 辽宁 旅游 地方文化 纪念品 萨满鼓
  • 简介:后岗二期文化山类型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以及桀奔南巢吴汝祚对于二里头文化过去多认为它是从后岗第二期文化的山类型发展来的。但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河南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早期文化在陶器纹饰、某些器物间有相同或近似之处,还不足以证明这两种考古学文化之间存在同...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后岗二期文化 二里头一期 煤山 考古学文化 后岗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