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4月9日,省炎黄文化研究召开五届二次会员大会,回顾2014年工作,讨论安排2015年工作。120多名会员与会。省委原副书记何少川、省政协原副主席陈荣春到会并讲话。会议由研究组织联络委员主任汤金华主持。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的关心支持下,省炎黄文化研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自觉自信,在文化研究、文化传播、文化交流和文艺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 标签: 文化研究 会员大会 文艺创作 文化繁荣 炎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2015年10月10日至12日,2015年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岭南祠堂文化研讨会在汕尾市红海湾开发区隆重召开,研讨会由广东省民民俗文化研究主办,广东省民民俗文化研究红海湾承办,广东惠潮梅德聚堂文化研究促进协办。

  • 标签: 民俗文化研究 文化研讨会 广东省 汕尾市 海湾 祠堂
  • 简介:近代中国危机深重,国人迫切希望寻到摆脱危机、实现富强的捷径。受长期专制统治的影响,国人颇相信政治对社会、国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当西方近代政制的优越性以及德国、日本推行的国家主导近代化的模式为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所推崇时,改革政治,以近代化的国家权力推动国家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就成了时代思潮。政治革新需要社会条件的支撑,近代中国思想界对此也有所认识,但在时局的催逼与国亡无日的焦灼感的驱动下,从甲午战败到第一届国会解散,政治改造优先论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近20年专注于政治改造未见成效,而时局日趋黑暗,思想界围绕未来路向乃发生政治改造与社会改造之争。此番论争规模不大,但其提出的问题实为近代中国思想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从此争论,我们可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理路。

  • 标签: 民初 政治改造 社会改造 思想论争
  • 简介:1月27日,眉山市志办召开2014年度地方志工作总结会议,总结了2014年度全市地方志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任务。会上。六县(区)地方志办公室负责人汇报了2014年工作开展情况及2015年工作打算,会议就2015年度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安排并征求意见。就市志年鉴的编纂要领进行了讲解。全面总结了2014年全市地方志系统取得的成绩.并安排部署了2015年工作:一是要鼓起攻坚克难的勇气。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上来,牢记“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使命,攻坚克难,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眉山市 执法检查 《条例》 地方志工作 工作总结会 思想统一
  • 简介: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西藏及四省藏区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从业人员备受鼓舞,纷纷表示:“总书记的讲话为生态保护工作指明方向,我们一定坚定不移地严守生态安全红线,保护碧水蓝天。”

  • 标签: 西藏工作座谈会 生态保护工作 生态安全 干部群众 藏区 从业人员
  • 简介:唐与突厥"和亲"问题,已有很多学者做过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研究者所持有的判定政治联姻的标准不统一,所以他们在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得当前唐与突厥"和亲"研究显得十分混乱和矛盾。判定政治联姻的真正标准实际上包含三个缺一不可的方面:必须有婚姻内容,或者说,必须有女人参与;发生于不同政治实体之间;当事双方要以婚姻关系为基础确立相应的姻亲名分。

  • 标签: 唐代 突厥 和亲 政治联姻
  • 简介:书院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它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自书院出现以后,我国的古代教育便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即出现了官学、私学和书院相平行发展的格局,三者成鼎立之势,直到清朝末年,它们之间具有排斥,但更多的是互相渗透与融合,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 标签: 书院 教育 制度
  • 简介:吴泉水本刊理事副理事长。泉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十届委员会党委。政协厦门市第十一届委员委员、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副理事长、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洛阳市福建高会会长。

  • 标签: 理事会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政协委员 简介 成员 炎黄
  • 简介:“尧母门”发生于汉武帝晚期,对西汉中后期政治格局以及政治史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尧母门”与“巫蛊之祸”密切关联,使西汉中后期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西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并使中央集权的“嫡长子继承制”被打破,国本动摇,开启了西汉中后期外戚专权的政治格局。汉昭帝时,公羊家眭弘提出“汉家尧后”思想,这无疑受到了汉武帝“尧母门”的影响。武帝视昭帝为尧,“汉家尧后”思想正源于此。“汉家尧后”思想的提出,实际上是要用尧的火德代替汉武帝的土德,它使西汉中后期的政治史观产生了根本变化。

  • 标签: 尧母门 政治格局 政治史观
  • 简介: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决定很好,也是法学界几十年来一直追求的观念。但是碰到两个问题,一是怎样正确解读这个决定,有些部门是歪曲解读,或者不全面解读。二是怎样按照中央的精神、宪法的精神来解读。

  • 标签: 法治中国 法的精神 依法治国 解读 法学界
  • 简介:本刊迅2014年11月23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以下简称“博博”)在厦门开幕。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在开幕式上致辞,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中国 厦门 博物馆协会 会员代表大会 技术博览会 国家文物局
  • 简介:本文着重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深化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研究的若干问题,认为欲深化该研究,不仅需要重新审视和加强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体系的内在结构、发展演变及其彼此之间的逻辑和历史关联的认知,还应该系统梳理其核心话语和概念的内涵,同时必须将该思想置于民主革命时期的全时段去考察,尤其不能只重其体系基本形成阶段,而忽略1940-1956年的发展时期;与此相一致,则不能不高度重视"集体智慧",即文化思想者主体的多元性尤其是普通文化工作者的贡献。此外,还应当注重将这一思想放到整个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自身演变和发展的总体脉络中去把握,并适度地把文化思想与实践途径结合起来加以考察。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 核心话语 集体智慧
  • 简介:过去的60年中,台湾"中国研究"1领域经历了一个从主要关注政策分析和政治教化到以学术研究为主、政策分析为辅的渐变。在这一转变进程中,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角色也相应经历了一个从垄断中国研究、与其他受官方影响之研究机构共同服务高层的政府智库向多元学术与政治市场中学术产出和政策影响之竞争者的转变。本文即试图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考察这一转变: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与政府之关系,研究人员之教育背景,以及主办的主要学术刊物之采编政策。通过这些考察,本文认为导致国关中心转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学者的代际更替,另一方面来自海峡两岸关系之解冻以及台湾岛内政治与教育发展。

  • 标签: 台湾 中国研究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转变
  • 简介:战国时期墨子针对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假托"古者圣王"提出一系列崇尚节俭、讲求实用的成器标准,从百工职责、食、衣、兵器、甲胄、战车、舟楫、墓葬、宫室九方面论述了成器法则。这种"利用则止"的造物思想虽是墨子托古以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但在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如石器、陶器、玉器、铜器、夯土台基的用料、工艺上也多能得到印证。中国国家最终起源于中原地区与这种节用思想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墨子 陶寺考古 节用 利用则止
  • 简介:贺昌是山西早期优秀的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领袖,也是中共早期杰出的政治活动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混乱、局势动荡的年代,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下,在师生及革命人士的启发下,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在革命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爱民更爱国、扛罢笔杆再扛枪、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革命思想,指引着他在革命道路上逐步前进。

  • 标签: 贺昌 革命思想 实践活动
  • 简介:张东荪,原名万田,字东荪,曾用名“圣心”,1886年生于浙江杭县(今杭州)。现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政论家,报人,曾为研究系、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之一,曾任中国民盟中央常委、秘书长。

  • 标签: 政治活动家 张东荪 “玩” 民主社会党 悲剧 现代哲学家
  • 简介:宋代封驳制度是在仿效唐代“故事”的基础上建立的,后来又被宋人奉为“祖宗之法”而加以尊崇.同唐代相比,宋代的封驳制度在封驳机构、方式、封驳过程以及封驳的限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北宋中期以后的政治运作中发挥了较大的影响.文章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这些变化及其与政治运作的关系,分析了封驳职能的发挥在北宋前期、中期以及唐宋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标签: 北宋 封驳制度 限制君权 政治运作
  • 简介:2014年10月11—12日,"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国内外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开幕式由古典所所长张强教授主持,王延副书记代表东北师范大学致开幕词,朱寰教授、王敦书教授分别回忆了古典所建立及其与林志纯先生的交往。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十周年 研究所 文明史 古典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