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汉晋之际的巴蜀学术,以地方志的撰述为洋洋大观。据刘琳先生《华阳国志校注》的统计,在常璩之前,其成书者即达三十余种。时全国方志亦不过百余种,巴蜀方志(分属历史、地理、人物三类)就占去约l/5的江山。其中有八种《蜀本纪》(作者分别为扬雄、司马相如、严遵、阳城衡、郑廑、尹贡、谯周、任熙),三种《巴蜀耆旧传》,二种《益部耆旧传》(陈术、陈寿),二种《蜀书》(陈寿、王崇)以及来敏《本蜀论》,李尤《蜀纪》,常宽《蜀后志》,谯周《益州记》《三巴记》,黄容《梁州巴记》,祝龟《汉中耆旧传》。

  • 标签: 汉晋之际 巴蜀 学术 地方志 司马相如 谯周
  • 简介:<正>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发展聚焦和折射着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文明化进程和国家起源的重要标志,并最终铸就了当今现代化城市的格局。为了展示上海地区的考古发现,反映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2014年6月6日-8月31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了"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为配合本次展览主题,同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学术

  • 标签: 城市经济 考古工作 早期城市 人类文明演进 国家起源 展览主题
  • 简介:宁波大学方祖猷研究员主编的《万斯同全集》八大册,作为国家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之一,在去年底出版了。《全集》,共收有万斯同已发表和未发表著作二十三种,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收有宁波天一阁、浙江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收藏的万氏稿本《明史列传稿》,抄本《天下志地》、

  • 标签: 万斯同 学术价值 全集 抄本 稿本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 简介:2014年10月10日至11日,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暨草原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吉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福建、浙江、贵州、四川、广西、宁夏、洛阳、北京、上海、重庆等省(自治区)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考古文博院系,中国文物报、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新闻媒体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文物部门的9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研究 文物考古研究所 草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 简介:抗战时期成立的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地理研究机构。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系统梳理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的成立缘起、组织结构、学术旨趣与研究方向等相关问题,并详细分析了其对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不仅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学术体制的大致形成,还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研究的职业化进程,引领了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地理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但其历史命运也证明:在现代中国,地理学研究机构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刚性支持。

  • 标签: 地理学史 北碚 中国地理研究所
  • 简介:2013年7月5日至7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史学月刊》杂志社、上海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自杀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自杀问题 中国社会 近现代 研讨会综述 《史学月刊》
  • 简介: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下,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令人瞩目。为了解读百年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总结中国乡村建设研究的经验,进一步拓展与深化该领域研究,

  • 标签: 思想与实践 乡村建设 研讨会综述 中国 学术 现代化发展
  • 简介:我刊学术顾问,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郑杭生教授因病于2014年11月9日在北京逝世。郑先生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学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是社会运行学派开创者。近年来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著述等身,桃李芬芳。

  • 标签: 客座教授 学术顾问 社会学家 郑杭生 逝世 社会学理论
  • 简介:2014年11月8—9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德国(海德堡)约翰·拉贝交流中心等单位协办的“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法、德等国的外交人员、专家学者、难民代表等共90余人与会。会议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主持。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平民保护 战时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历史学会
  • 简介: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法国文学分会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法国文学研究会2014年度学术讨论会”,于2014年10月25日至26日在绍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吴岳添,副会长、越秀外国语学院院长徐真华、副会长罗国祥,越秀外国语学院常务副校长叶访春、副校长朱文斌,以及研究会秘书长谭立德和理事等近40人出席了会议。

  • 标签: 文学研究会 学术讨论会 法国 绍兴 外国语学院 外国文学
  • 简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快。客观真实地记述城区发展变化十分必要。一本好的城区志。“将为我们党委和政府提供翔实可靠的市情、区情、县情,为认识城市、研究城市、管理城市,为制定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笔者认为。城市区志既要按照市、县志记述要求,记述城区基本情况.也要结合城区志自身要求.有所侧重.详略得当,合理安排各篇章,以彰显人文环境.突出城区特色。全面记述城区功能应从三方面人手.做到资料性和学术性并重,全面提高城区志的学术品位和文化价值。

  • 标签: 文化价值 学术品位 榕城区 城市化进程 城区发展 客观真实
  • 简介:2014年6月6日至8日,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明清史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历史学科联合举办了“明清史研究新进展学术报告暨东北地区明清史专业研究生交流研讨会”,报告暨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会议邀请常建华、葛金芳、牛建强、孙卫国、何孝荣等知名学者就其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分别进行了主题讲演。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明清史专业研究生及青年教师与会,与讲演学者进行了充分的对话交流。常建华教授的报告《清中叶的闯关东与移民日常生活》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中心,从社会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角度解读清中叶以后“闯关东”移民的生计模式与社会关系。孙卫国教授的报告《“文化移植”与“文化触变”—以关公崇拜之东传朝鲜为中心》,系统考察了关公崇拜在朝鲜王朝的传播嬗变,并以此为线索透视了朝鲜半岛在接受中国文化过程中逐渐演生“本土化”的意涵。牛建强教授讲演的《明代河南地域社会研究中的史料问题》,从河南地方文献的鉴别筛选切进,对明清史研究中的史料运用方法做了独具心得的阐述,并从特定的视角,指出了河南区域社会研究的文献、问题特点。葛金芳教授的讲演《唐宋至明清时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从经济结构变迁角度着眼,论证了其关于两宋以降江南地区迈入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与开放的市场经济间过渡阶段的“农商社会”门槛的学术主张。何孝荣教授以《明朝宗教的特点》为题,梳理分析了明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多元融合的历史发展特征。

  • 标签: 明清史研究 交流研讨会 东北地区 学术报告 研究生 东北师范大学
  • 简介: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王建朗所长、代表近代史研究所领导班子祝贺《台湾历史研究》创刊一周年暨台湾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学术座谈会的顺利召开!向分别来自南京、福州、厦门的崔之清教授、谢必震教授、陈小冲教授,不远千里积极参加我们的会议,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北京大学臧运祜教授,以及来自本院各所的专家学者代表,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 标签: 学术座谈会 历史研究 台湾史 创刊 欢迎词 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