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早在80年代末,就拜读过《昆明大观长联作者质疑》一文,当时只觉得是好发奇想,出语惊人,但并未在意,没想到事隔十多年,又有人通过旅游读物或撰写《昆明大观长联作者考辨》,将旧事重提,分别对《长联》的著作权问题大作翻案文章,认为长联的

  • 标签: 大观楼 长联 作者 孙髯 中国 云南
  • 简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千多年前,唐著名大诗人崔灏曾登楼览胜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个千古名篇。

  • 标签: 黄鹤楼 触景生情 湖北 民间流传
  • 简介:2000年8月份大栅栏广德重新兴建,许多艺术家参加开工仪式,这是市政府恢复京城传统文化场所又一举措,令人振奋!广德兴建于清代嘉庆初年,是北京最古老的戏园之一,戏台坐东朝西,四方形。近代名伶程长庚、余紫云、梅巧玲、杨小楼,余三胜、汪桂芬等都曾在此演出。是戏剧老前辈相聚献艺之处。

  • 标签: 广德楼 北京 戏剧 古建筑 建筑风格
  • 简介:新罗区境内土众多,与永定、南靖圆土显著不同的是,新罗土绝大部分为方形土,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其中的古风是福建省境内已知的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土

  • 标签: 新罗区 土楼 中国 福建 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
  • 简介:南靖.古称兰水县,置县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全县总面积1962平方公里,总人口34.2万人.辖11个镇、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冈区、1个土管委会、183个村民委员会、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距漳州市区30多公里,厦门80多公里.319国道、漳龙高速公路、龙厦铁路穿境而过.为外商投资创业创造了巨大商机。

  • 标签: 南靖 土楼 社区居民委员会 高新技术产业 村民委员会 319国道
  • 简介:太原的变化太大了.唱经就是一个例证。处于鼓楼街的唱经,改革开放前已破旧得几乎倒塌,畏缩在街旁破院危墙之内.如今它已修葺一新,青砖绿瓦,雕梁画栋,楼阁高耸,成了街头诱人的一景。

  • 标签: 改革开放前
  • 简介:老陈以E-mail发来三帧照片,原来是福州屏山顶上最近刚刚落成的镇海。两张主体照中,一帧为白日照,雄伟厚重;一帧为夜景,绚丽柔和。另一帧则是楼前的“北斗七星”造型小园,也极雅致轻盈。一时牵动起归乡之情思……

  • 标签: 镇海楼 E-MAIL 北斗七星 情思
  • 简介:仰慕前贤惊世文,相传斗酒百篇成。胸怀壮志无施处,唯有华章留后人。采石矶旁太白,千秋不断才人游。

  • 标签: 太白楼 采石矶 留后 才人 世文
  • 简介:<正>沈意文外祖著《玉笙诗录》有自刻本。遗文惟民初重修《浙江通志稿》有《叶机传》一篇,署钱塘沈寿榕撰(海宁与钱塘同属杭州,故误海宁为钱塘),又有其子《叶烱传》,璧承兄谓亦公所作,故并录于此:

  • 标签: 遗文 海宁 初重 通志 浙江 杭州
  • 简介:祆(xiān)神,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顺城路东端,西邻介休市博物馆,由北宋名相文彦博所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高三层,近19米,平面呈"凸"字形布置,是原祆神庙(现称三结义庙)的组成部分,因庙而得名,集门楼、乐、过街于一体,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气势恢弘,色彩绚烂,琉璃精美.

  • 标签: 祆神楼 介休 文彦博 山西省介休市 结义庙 斗栱
  • 简介:1967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景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作品入选2014年第二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参加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联展。并被台湾有关机构和个人收藏,

  • 标签: 协会会员 海峡两岸 个人收藏 河北省 书法家 委员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承泽(公元1592——1676年)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藏书家。出生于大兴县采育镇,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进士,官刑科都给事中。李自成人京时,任四川防御使。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复原官,后历任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左都御史等职。顺治八年引退,闭门著述二十余春秋。承泽“博学鸿览,多识轶事”,有著作43种,其中《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历载先代典制京都景物,刊行传世后“几使洛阳纸贵”,是研究北京史的重要专著。承泽是大藏书家,善于鉴别碑版书画,在孙公园内建有万卷

  • 标签: 北京史 李自成 洛阳 春秋 崇祯 吏部
  • 简介: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和殿前东西两侧耸立着两座重檐楼阁,东日体仁阁,西日弘义阁,高二十五米,黄色琉璃瓦庑殿顶,形成东西对峙护卫正殿的格局。而在紫禁城竣工之时,二者的名字日文和武,永乐时大学士杨荣《皇都大一统赋》曰:

  • 标签: 紫禁城 大一统 大学士
  • 简介:江苏省吴县市的洞庭东山地区,自明清以来就是经济富庶、商贾云集的风水宝地,闻名全国的“洞庭商帮”便萌发于此。春在的主人金锡之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一、春在的故事金锡之(1881~1960)少年时,他随同乡席微三前往上海一家典当行作学徒,因其聪明好学,几年以后就出任了日商取引所(交易所)的理事长。随后他又自设商号,经营棉纱、棉布、石油,曾一度被推举为上海纱业公会会长,届时家产已逾百万。在商海奔波了二十几年,衣锦还乡的夙愿触动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1921年,金锡之返回家乡苏州东山,征筹地产,着手建造新宅。由于金锡之在东山镇属地位低微的平民,虽然已经持有百万资产,还是要遭遇当地的“席、严、

  • 标签: 春在楼 建筑装饰 民居建筑 东山 审美趣味 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