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敦煌归义军时期的请田文书中,常以“不辦承”为由,来请求赐予某段土地。如P.2222B(1)《咸通六年(865)正月敦煌乡百姓张祗三请地装》云:1.墩煌乡百姓张祗三等状2.僧词荣等北富(府)鲍壁渠上口地六十亩。

  • 标签: 敦煌归义军 辨正 百姓
  • 简介:<正>宋代铜铸币在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货币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铜铸币年铸额高达50余亿枚,较唐代岁铸额增加近20倍,比清代顺治九年(1652年)岁铸21亿枚还多29亿余枚。数量和版别多、钱质精、钱文书法艺术美等,构成了宋代铜铸币的鲜明特色,反映出其铸钱工艺技术的提高与进步。本文拟根据史籍文献中关于宋代铸造铜钱“例”的记载,对宋代铜钱的金属成分比例及其演变过程,做些探讨。宋代,为整顿五代以来民间私铸轻小劣质钱币严重干扰货币正常流通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不久,便铸造了每贯重四斤九两(一说重六斤四两)的“宋通元宝”(或读“宋元通宝”)铜币,诏令“凡诸州轻小

  • 标签: 我国古代 铜钱 食货志 资治通鉴 史籍文献 演变过程
  • 简介:主厨的刺身拼盘上桌,让日的程式美达到了极致,冰船上装点着松树和树叶,仿佛是日本南部的森林,新鲜的金枪鱼、三文鱼、北极贝刺身点缀其间,好似自然界的精灵一般。

  • 标签: 艺术 演绎 程式美 金枪鱼 三文鱼 自然界
  • 简介:今在古玩市场发现一枚"天仙送子·连中三元"的质民俗钱(见彩页3)。所谓质,是指用玻璃原料与其它添加剂熔化后所形成的材料,质地坚硬,性脆。以此材料浇铸的钱,即称为质钱。观历代的民俗钱,材质既有金、银、铜、铁、

  • 标签: 发现料 料质 民俗钱
  • 简介:1938年中国军队撤退后,上海成为孤岛。那时有两位与法租界当局关系较深的人物:一个是法公董局锅炉检验师董大酋,人称Vincent董;一个是原上海市府外事秘书耿嘉,名绩之,人称C.C.耿。他们两人关系颇不一般,但予人印象各异。董君自驾飞霞脱轿车往来于法租界的工厂、旅馆、公寓、酒楼

  • 标签: 耿嘉基死
  • 简介:夹砂陶是陶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特别是作为炊煮器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器具。对夹砂陶器中掺合的研究能够反映当时夹砂陶的制作工艺,也可以用来探讨掺合的来源以及当时手工业分工以及产品的流通等问题。为此,本研究主要利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出土夹砂陶器中人工分离出的掺合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其中掺合的类别、所占比重及来源。结果表明,西坡遗址出土的红褐色夹砂陶中掺合的矿物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而对样品及砂粒的称重结果表明,一些样品所用掺合的比重可达20%左右。同时,对该遗址出土石料的分析表明,石料的物相组成与掺合相似。另外,结合对良渚古城遗址夹砂陶器的分析结果,提出古代夹砂陶器的掺合很有可能一部分来自于当时石器和玉器等加工废料的论断。研究成果为今后有关陶器掺合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也为探讨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模式提供依据。

  • 标签: 夹砂陶器 掺合料 拉曼光谱
  • 简介:唐前期外官按照何种方式与比例分配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天圣令·田令》及所附唐令的细致解读,结合《夏侯阳算经》及吐鲁番文书等材料,明确了唐前期外官月分配方式与比例,进而推演出唐前期外官的经济待遇结构。一般认为,唐前期官员的经济待遇,无论内外官,都是视其官品而定,属于品级制的俸禄制度。实际上唐前期外官经济待遇中的主要部分视其职务而定,属于职务收入。这种以职务为核心的经济待遇结构与唐宋间的官员等级结构演变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外官 月料 职田 经济待遇
  • 简介:<正>卓克藏语含意为“地形像桌子”,全境地处海拔2700米以上的川西北高原地带,境内崇山峻岭,河流湍急。卓克土解放前为“四土”之一土,“四土”的藏族又称嘉绒藏族,说嘉绒语,嘉绒之意为接近汉族的溪谷居民。

  • 标签: 基土 土司 嘉绒藏族 四土 藏民 清政府
  • 简介:熊铁教授,湖南常德人,1933年出生,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1958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攻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著有《秦汉新道家略论稿》、《秦汉官制史稿》(两人合著)、《秦汉军事制度史》、《汉唐文化史》、《秦汉文化志》、《秦汉新道家》、《中国老学史》(三人合著)、《中国庄学史》(三人合著)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过去20多年间,笔者时常向他问学,最近趁他刚搬入新家,又多次来到他家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熊教授谈到他的人生经历、学术成就和治学方法,以及历史学的发展前景。现在把访谈内容整理成篇。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 标签: 熊铁基 教授 《秦汉新道家》 中国古代史教学 《中国老学史》 访谈录
  • 简介:国学大师钱博(1887-1957),字子泉,江苏无锡人。他生于书香人家,学博于文,治学谨严,诂经谭史,旁涉百家,每多阐发。南通张季直读其文而叹曰:"大江以北,未见其论!"吴江费树蔚称:"岂惟江北,即江南宁复有第二手!"钱博在圣约翰大学讲授国文。光华大学创立,他出任国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37年抗战爆发,国军酣战三月西撤,上海成为"孤岛"。会同光华大学副校长兼附中主任廖世承奉命在湘西创办国立师范学院。钱氏年逾五十,欣然赴蓝田,在穷山间弦歌不辍,共纾国难。博先生复邀其哲嗣钱钟书来校,担任

  • 标签: 钱基博 孙子兵法 钱钟书 圣约翰大学 国学 江苏无锡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洛阳市南郊龙门石窟西侧土岭上出土了一方墓志,青石质,方形,边长73厘米。厚20厘米,楷书40行,满行45字,实书1545字。志主李孝见于《宋史》,墓志由理学家程颓撰文,官僚王慎言书丹篆盖,可谓名人、名撰、名书,刻工亦名匠,十分撩人兴致。

  • 标签: 墓志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程颢 龙门石窟 《宋史》 洛阳市
  • 简介:郑献甫在他晚年写的《识字耕夫别传》中称自己不好作官人,也不好讲学,“而好读书、好游山……曾自言丈夫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其壮盛之年,北走燕赵,南留江淮,东游齐鲁,西踞汉沔,颇得江山之助。功名既不显于世,言行亦不见重于乡,惟以文墨自喜耳。”回顾一生,他对自己京师为官和数年的通都为幕,

  • 标签: 纪游诗 耕夫 齐鲁 诗文 功名 晚年
  • 简介:汾阳天宁寺位于汾阳城东关木桥街、寺巷街交汇的丁字路口、原汾阳市五金厂院内,寺院已毁。寺院有塔,名为天宁寺塔。山西省平遥冠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汾阳公司2012年1月在此区域施工建设,为了确定天宁寺塔的位置、时代及该塔有无地宫等问题,2012年2月29日至3月7日,汾阳市文物管理所对天宁寺塔塔进行了抢救性的勘探、清理和发掘。

  • 标签: 清理简报 天宁寺 汾阳市 山西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塔基
  • 简介:<正>李鸿,字子宽,生于1881年8月23日,湖北应城城北盛滩人,老同盟会会员,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创建共和作出了贡献。最初,他在国内外从事唤醒、发动群众的舆论组织工作。1911年回国后,追随孙中山奔走效力,武昌起

  • 标签: 辛亥革命前后 同盟会会员 许崇智 组织工作 城北 廖仲恺
  • 简介:摘要:血灰浆是中国古代建筑灰浆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工艺特色,反映了当时建筑技术的科技水平。本研究从血灰浆的科技史入手,综述了传统血灰浆的应用历史和制备方法,包括在油饰彩画地仗层、油漆地仗层、漆器和桥梁建筑等方面;结合各种现代科技文献评述了古代建筑灰浆中动物血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和免疫法;阐述了灰浆中动物血的功能,如加气作用、减水作用、防水作用、平整和抗龟裂作用等,探讨了血灰浆的作用机理。此外,还简述了血、蛋清、糯米、红糖、桐油等有机添加剂的复配问题。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希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深对血灰浆科学性和局限性的认识,并通过对血灰浆的研究和传统工艺的科学化改进,更好地为当今古建筑修缮保护服务。

  • 标签: 血料灰浆 传统 古建筑 修缮 科学性 检测
  • 简介:2003年,出土于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山辽代早期墓葬的彩绘木棺具,棺体最长处2.31米,最宽处1.31米,最高处0.9米,棺椁相套,下有棺床,共计八层,棺、床均施彩绘。吐尔山辽墓以其随葬品的丰富、墓主人的高贵社会地位与身份之谜,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而如此完整的辽墓彩绘木棺在内蒙古地区更属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 标签: 彩绘 辽墓 科学研究价值 内蒙古地区 科左后旗 社会地位
  • 简介: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东邻印度;东北与我国的新疆为邻;西北与阿富汗接壤;西部与伊朗毗邻;南临阿拉伯海。面积796,065平方千米,人口13,700万。96%以上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首都:伊斯兰堡。通用乌尔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 标签: 巴基靳坦 人物纪念币 真纳肖像币 伊克巴尔肖像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