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有一个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三角形盆地,黄河从中穿流而过,它就是官亭盆地,盆地内海拔在1800米左右,是青海省地势最低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省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历代官府在此设立驿站。

  • 标签: 喇家遗址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800米 青海省 盆地 三角形
  • 简介:友人有几枚“喀昆仑工程代金券”,正面印“1973”,背面印“仅限内部使用”,“禁止市场流通”,多次寻问,总不得要领。《收藏》杂志发表我援越部队使用的“军用代金券”后,联想到喀昆仑山是中巴界山和七十年代修建中巴公路,有没有可能是修建中巴公路的人员在境外使用的“人民币”?从部队多方打听,终于初见端倪。

  • 标签: “喀喇昆仑工程代金券” 形制 收藏价值 面值 市场流通 中国
  • 简介:青海土族研究会会长鲍义志先生是我省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他善于探索勤于思考。最近,他经过较长时间对黄河上游历史及地理文化的研究和考察,得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推测——举世瞩目的家遗址是史前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并撰写了《家遗址与大禹治水》的文章。本期推出这篇文章,希望这一观点能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通过争鸣和交流,使一些被历史湮灭的记忆重现,自然是我们所期待的事情。

  • 标签: 大禹治水 喇家遗址 地理文化 黄河上游 研究会 学术界
  • 简介:《敦啰布什法典》是在俄国政府从政治上加强对土尔扈特(卡尔梅克)的控制、从宗教方面鼓励东正教在土尔扈特传播,土尔扈特汗国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由敦啰布什汗主持制定的一部法典。法典内容反映出土尔扈特贵族和喇嘛试图通过立法巩固大众的宗教信仰,维护卫拉特传统文化;整顿吏治,端正风气;搞好与周边民族关系巩固统治,避免亡国灭种的意图。这也是该法典不同于其他蒙古法典的显著特点。

  • 标签: 土尔扈特 卡尔梅克 敦啰布喇什 扎尔扈齐
  • 简介:<正>家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记述了以家族世系为中心的重要历史,是研究历史及探索人物的重要资料。在我县发现的家谱中,多数是一张谱单,记述也较为简单,《巴雅氏家谱》也是如此,但要详细研究,也可对满族的一些具体问题,提供一些较为有益的历史资料。

  • 标签: 家谱 浅探 努尔哈赤 满族人 名字 爱新觉罗
  • 简介:家遗址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黄河北岸的官亭镇家村。该遗址于1996年开始发掘,清露出规模巨大的环壕、供人们集中活动的小型广场、结构独

  • 标签: 加固保护 喇遗址 房址加固
  • 简介:“丝绸之路”上的葱岭古道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是天山、昆仑山、喀昆仑山、兴都库什山交汇处,又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中道汇合之地,古丝绸之路中国路段的终点。大唐高僧玄奘和东晋高僧法显取经途中都曾到过这里。

  • 标签: 帕米尔高原 昆仑山 古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交汇处 高僧
  • 简介:家村位于民和县铝之南约901公里处,现隶属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家遗址位于黄河北岸二级台地,东侧为家沟,南距黄河120米左右,西侧为卡地沟,北部1.5公里处有民和至甘肃省临夏市的公路。遗址大部压在村内,遗址范围东西约350米,南北150米左右,较现在的村庄略大。村庄的周围皆有灰层及陶片等遗存,陶片俯首可拾。该遗址是一处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共存,以齐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内涵丰富,文化堆积积厚在0.5—1.2米左右。

  • 标签: 喇家遗址 齐家文化 遗存 文化堆积 出土 石器
  • 简介:当北方还在等待第一朵迎春花开放的时候,南方却早已是温暖和煦的味道。一个个小家碧玉般的南方小镇,温婉中不失甜美,特别是那里的春,总是早早的来到。

  • 标签: 旅游业 旅游经济 旅游市场 旅游景点
  • 简介:家遗址四座齐家文化的房址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发掘完成,在此后的数年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房址及房内人类骨骸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改变了发掘清理后的原始状态。为了保护房址和人骨遗骸,对房址进行了物理复原加固和化学保护。采用金属锚杆牵入嵌入方式、沟槽内嵌入固定体方式、利用孔洞嵌放固定体进行土体夯筑方式等加固方法,并使用非水分散体丙烯酸树脂溶液进行喷洒或滴渗保护。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实施,可以使这一举世闻名的齐家文化之灾难遗迹重新展示于公众面前。

  • 标签: 民和县 喇家房址 灾难遗迹
  • 简介:<正>《察克瓦尔第阿拉坦汗传》(以下简称《阿拉坦汗传》)是16世纪——17世纪蒙古历史诸文献之一。此书主要记述了16世纪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汉文史料中称为俺答)一生的业绩,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传记体蒙古文历史和文学名著。《阿拉坦汗传》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尤其是右翼三万户政

  • 标签: 研究概况 蒙古文 成书年代 蒙古历史 蒙古史研究 三万户
  • 简介:家遗址位于民和县官亭镇家村,是黄河上游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的大型灾难遗址。保留有史前地震、黄河大洪水和泥石流等多重灾难遗迹。遗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农田建设中,在1982年文物普查中予以确认,1986年被青海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至200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县博物馆联合对家遗址进行了历时9年的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现了聚落居址、环形壕沟、祭坛广场等主要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其他各类文物干余件。

  • 标签: 喇家遗址 文物考古研究所 副主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河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 简介:南齐孔稚珪的《北山文》是历代传诵的骈文名篇。关于这篇文章,据《文选》五臣吕向注说:其先,周彦伦隐于此山,后应诏出为海盐县令,欲却过此山。孔生乃假山灵之意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文》。后来的读者大抵信从其说,认为此文是一篇讽刺假隐士的文章。其实,'周彦伦'即周颙,是'四声说'的发明者,和孔稚珪是好朋友。从周颙和孔稚珪二人的生平看来,两人都一直在做官,并不存在假装隐居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王运熙先生在《孔稚珪的〈北山文〉》(见《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集》)中,已指出此文实系戏谑之文,可以视为定论,笔者和已故的沈玉成先生合著《南北朝文学史》时,已采用了王先生的意见,这里不想多讲。问题在于吕向说周颙曾

  • 标签: 北山移 周颙 吕向注 南北朝文学史 孔生 应诏
  • 简介:宁城县的蒙古语已进入濒危阶段。在濒危语言(方言)区,家庭是母语激励源,社会是汉语激励源,社区人员的实际语言能力,一般情况下,接近两种语言使用机率的折中值。语言模式转换的一般过程是,首先双语得到发展,纯蒙古语的使用受抑制,汉语使用逐步扩大;其次蒙古语从社会交际领域退出,双语使用率下降,汉语使用率稳步上升;最后完全转用汉语。语言模式转换的速度,城镇快于乡村,子女快于父母,干部快于农民和学生。在濒危语言(方言)区,学校是母语、母文化保护的重要阵地,合并学校时,应分别对待,谨慎处理。

  • 标签: 蒙古语 宁城县 语言接触 喀喇沁 实际语言能力 濒危语言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食镇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经济飞速发展,文教、科技、交通、邮电、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998年底77%的村实现“小康”目标,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不断改善,日子越过越甜,出现了年年新胜旧,步步后超前的大好形势。在世纪之交喜逢盛世、中共陈食镇委、镇政府为帮助人们了解、研究陈食地区的过去和现在,建设美好的未来,同时为弘扬中国文化优良传统,决定编纂《陈食镇志》以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为写好《陈食镇志》,镇党委、镇政府把这项工作列入1998年为全镇人民要办的15件实事、

  • 标签: 邮电 “小康” 经验与教训 科技 经济 社会事业
  • 简介:清代的喀沁部与玛公旗──读史札记宝日吉根(Borjikin)一、清代的喀沁部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喀沁部总传》:喀沁部落贵族姓乌梁罕氏(亦作兀良哈)。入清后,喀沁部隶属于卓索图盟。清朝政府向内蒙古东部地区,特别是向卓索图盟、哲里木盟...

  • 标签: 喀喇沁 《大清会典事例》 天聪汗 内蒙古东部地区 科尔沁部 察哈尔
  • 简介:<正>日什秋别古城址乃是吉尔吉斯最大的中古城市的遗址,总面积约70公顷,这块居住地的地形构造复杂,按照阔日米亚科的分类,属于有长墙的古城。这种城市类型是吉尔吉斯北部地区的特点。古城址的主要部分由中心遗跡——堡垒和沙赫利斯坦构成。堡垒(平面为100×120米的长方形)座落于沙赫利斯坦的西南角,其北面是一片庭院。沙赫利斯坦可分为南北两部分。两部分的规模几乎完全相等,为500×550米。沙赫

  • 标签: 喀喇汗朝 吉尔吉斯 回历 头衔 古城址 尊号
  • 简介:鲍义志先生撰写的《家遗址与大禹治水》一文发表后,在青海文史界引起反响。文中提出“家遗址极有可能是大禹生活过的地方”,特大石磬和巨型玉刀是“国之利器,权力的象征”等观点很有创见。于是,笔者便写了一篇有关石磬的小文发表。但觉得意犹未尽,故就大禹与巨型玉刀及有关遗迹等再作一些探讨。

  • 标签: 大禹治水 日月山 父子 喇家遗址 石磬 遗迹
  • 简介:汉中郡始为楚设,秦惠文王复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西汉时汉中郡属益州领辖。西汉汉中郡治虽无明载,不过近年汉中史志学者据东汉城固《仙人唐公房碑》和考古发现证实汉中郡治所在西城(今陕西安康市),持之有据,已成定谳。而东汉汉中郡治在南郑虽无疑议,但汉中郡治所究竟何时由西城西迁南郑(今汉中市汉台区),因史书失载,又无确凿文物相证,学者甚感困感。

  • 标签: 汉中郡 陕西 《汉中市志》 地方志 南郑
  • 简介:  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公映了电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经过那段苦难岁月的人民,无不为剧中赵一那正气凛然、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今天,一提起赵一,许多人耳熟能详,她的英雄形象,仍激励着人们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 标签: 寻找英雄 英雄赵一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