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九八○年三月,四川省新都县马家公社发现一座战国时期的土坑木槨墓.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两件铜印,其中有一件方形铜印引入注目."方印一枚.宽3.5、高1.4厘米.背微拱,中为鋬钮,有四饕餮组成的图案纹饰.印文为一组’巴蜀图语’符号.下部两侧各立一人,伸手相握,手下置一罍.手上有一图形符号,在墓内所出的一些铜器上,均雕刻与此图形繁简略异的符号.图形两侧又各有一口向上的铎.用图语组合成的印章过去很少见,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用物."(图一)

  • 标签: 图象 战国墓 荆楚文化 出土 战国时期 墓葬
  • 简介:大象与元代结缘始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忽必烈对于大象的喜爱远超过以往历史上的其他皇帝,其时不仅有'贡'制度,甚至出现御用'舆'这样独特的宫廷景观。'舆'在元朝一直作为巡幸两都的车舆形式,以此彰显元代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元代大象主要来源于南方诸国的供奉,随着诸国国力的衰微,入贡大象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

  • 标签: 元代 大象 象舆 入贡
  • 简介:在头班伦最后的日子里,这头曾经力拔干钧,威风凛凛的大象,竟瘦得像一具木乃伊……在泰国,吸毒者选用的头号毒品是一种名叫"雅把"(意为疯药)的

  • 标签: 一头老象 奇缘一头 戒毒生涯
  • 简介:郡辩略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关于郡的论辩,是个老题目了。古有唐宋诸家的述作①,今有复旦学者的议论②;外有法人马司帛洛、鄂卢梭的驳辩③,内有周振鹏、罩圣敏等相异的见解④:迄今尚难作定鼎之说。论者不擅于历史地理之学,可读书有得,综诸家之说,觉得还有...

  • 标签: 象郡 《汉书》 《史记》 南越国 交趾 地理志
  • 简介:"语言信箱"将走红中国当今,BP机已引入新的竞争对手面对新的威胁:语言信箱。"语言信箱"系统于1985年在美国首次推出,到90年代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拥有几十亿美元的新产业,是当

  • 标签: 语言信箱 计算机 人类 地球 机器人 竞争对手
  • 简介:东汉初平二年(191)的春风已经吹拂过中原的土地,却总也无法催醒那沉睡的生机。函谷关外,战鼓渐息,义旗飘散,只有洛阳废墟在丝丝烟缕中哀叹着荒凉与孤寂;函谷关内,董卓不再去理会关东士大夫们的彼此厮

  • 标签: 东汉 董卓 君权 吕布 王允
  • 简介:研究发现,殷墟卜骨中,除了大部分为牛肩胛骨外,也有胛骨.作者曾在北京图书馆看到一片卜骨,骨质特厚,据分析很可能也属于胛骨.

  • 标签: 卜骨 殷墟 卜辞 发现
  • 简介:郡辩略(续)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三)与鄂卢梭氏引证的七类共34条村料相比,马司帛洛氏三类4条材料在数量上确是相形见拙,无怪乎冯承钧先生在《秦代初平南越考》的泽序中斥其为“几条孤证”。然而,冯氏之斥考虑欠周,是不公平的。常言说“三个木桩架起一壁...

  • 标签: 《山海经》 象郡 《汉书》 地理志 《汉书补注》 《史记》
  • 简介:尼泊尔原本没有野生的大象,现在我们所见到人工饲养的大部分都来自印度,由夫买下它们后加以驯养,并且照料它们终生。这些大象是夫谋生的途径,也是夫几乎为数不多的私人财产。

  • 标签: 人工饲养 私人财产 尼泊尔 大象 野生 驯养
  • 简介:斯里兰卡政府于8月11日起,进行了为期3天的“口普查”,对该国境内野生大象的数量进行统计。专家们估计,目前在斯里兰卡境内的野生大象数量应该在5000至7000头左右。斯里兰卡野生生物保护部表示,历时三天的“口普查”旨在为政府制定保护大象的政策搜集信息。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认为此次普查只是个“烟雾弹”,其真实意图是捕捉和驯化国内数量已趋减少的野生大象,因此拒绝参与此次活动。

  • 标签: 生物保护 大象 普查 野生动物保护 斯里兰卡 数量
  • 简介:周代和秦代是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朝代。周代历年八百,是中国所有王朝中时间最长的,周代留下了如《五经》、《论语》等重要的文化典籍,产生了如周公、孔子、孟子等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可以说是我国文化的奠基时期。秦代统一中国仅十五年,虽是统一王朝中时间最短的,但秦代却开创了我国专制主义统一国家的基本制度,并留下了一些至今仍有争议的历史疑案,成为后人瞩目研究的对象。

  • 标签: 秦代 周代 朝代 政治家 教育家 周公
  • 简介:20世纪50年代,川西考古工作队对新津县龙马乡宝墩村古蜀文化遗址的初步调查,预示对古蜀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将有突破性的进展。1995年7月上旬,四川大学考古专业、成都市考古工作队、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江流域考古工作队对该遗址的重新调查,拉开了成都平原古蜀文化神秘的帷幕。为了证实龙马古城是否为长江上游早期城邦和古人类的发祥地,同年10月至12月,上述三单位联合进行了发掘,揭示出一个从未发现过的文化类型——宝墩文化。1996年,都江堰芒城遗址发掘,1997年,崇州双河遗址试掘,继后温江鱼凫、郫县古城,崇州紫竹等史前城址相继被揭开面纱。2000年后,又在大邑发现同一文化类型的城址。这八座同属宝墩文化类型的城址都在成都西南,其中有四座在文井江流域、六座在古江县境内。

  • 标签: 古城 日本早稻田大学 文化遗址 古蜀文化 文化类型 史前城址
  • 简介:60年代初,“国军”新文艺运动热浪滚滚,许多著名学者、文艺家参与这项活动。那时我在“国防部”资料中心服务,结识不少文化艺术界人士,胡秋原先生是其中的一位。他身高180公分左右,面色清癯,戴近视眼镜,操着浓重的湖北黄陂口音。他写字稍大,例如用300字稿纸,他最多只写75个字,不过,写的字非常清楚易认。

  • 标签: 胡秋原 《诗经》 新文艺运动 宫廷文学 资料中心 外国留学生
  • 简介:君主论是明亡前后士人的明代政治批评的重要方面.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表征之一,即这一时期富于深度的有关君主的论述——通常认为以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君》为代表.本文试图将这一时期的君主论置于其时语境中,置于士大夫与“君/臣”有关的伦理实践中,分析有关论述的内在逻辑,士大夫经由“君/臣”一伦的自我界定,他们借诸君主批评所表达的自身欲求。

  • 标签: 君主 君臣 仁/暴 明代 清代 士人
  • 简介:'弦外之音'、'外之旨'指的都是言外之意或(艺术形象或空间物象)外之意。它们作为文艺评论上的一个术语,主要指艺术作品(尤其是诗)的意义含蓄而不浅露,更指它所含蕴的韵味、理趣和意象的多重性。

  • 标签: 象外 艺术作品 理趣 多重性 文艺评论 艺术形象
  • 简介:<正>汉水发源于陕西南部,经鄂西北流至湖北中部,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将长江北岸的市区划分为汉阳和汉口两大块。入口处界线清楚,清浊分明。汉水中游江水清清,两岸杨柳依依,农田平展,风景秀丽,是有名的稻棉产区。有谁能想到,在江汉平原上还曾经有古象生存呢?可就这里的汉水河床中却深埋着远古的类遗骸。1983年4月上旬,某工程队在荆门县沙洋镇边的汉江上施工,挖掘河底时,潜水员在河床堆积中发现了古化石。出土地点靠近汉江东岸,距现在岸边约110米。距水面的垂直深度约32米。河床上层为沙砾层,厚约12米。砾石磨圆度良好,砾径一般为3—5公分,最大不超过8公分;结构较松散。沙

  • 标签: 陕西南部 化石 区划 农田 汉江 河床
  • 简介:新世纪伊始,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在市人民会场隆重举行。人们常说的“一元复始”,现在成了“一纪复始,万更新”。会议期间,我和刘从龙同志参加了大会简报组的工作。刘是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五至七届工作人员;我是市政协一至九届历次会议的工作人员和六、七届委员,可以说我们是“老政协”了。新老对比,使我们对九届一次会议的新气象兴奋不已。

  • 标签: 万象更新 市政协 政协工作 政协委员 新世纪 统一战线思想
  • 简介:甘肃省博物馆的《黄河古陈列展览》到2005年已经正式展出了30年。一个博物馆的固定陈列展览能够如此之长、经久不衰地延续,这在国内是不多见的。本地观众说到博物馆,耳熟能详的展品,除了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就属这具黄河古了。至此之际,笔者撰写此文追溯黄河古的发现和研究经过,以示纪念。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陈列展览 铜奔马 黄河古象 考古工作
  • 简介:纹青铜器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装饰风格别致,主要在簋、鬲、壶等几类固定的器形上出现,且出土地域较为集中。本文在纹青铜器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试对其进行分期、分区研究,并探讨纹装饰铜器的起源、发展及其衰落的原因,同时对青铜器装饰纹的思想内涵作以探讨。

  • 标签: 青铜器 象纹 断代 气候
  • 简介:今年8月,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史志办主任刘万恩历时四年多撰写的中华文明探源之作,固原人文历史的个人专著——《神奇的州》出版。该书采取演绎演义相结合形式写作,内容包括开天辟地,天帝圣容,天根地户,天干地支,神奇州,葫芦河畔,天帝护卫,乾坤再造,万古流芳等九个方面,约12万字,绘画制图120多幅,引用图片200多张,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文、伦理、医学、音乐、民俗、地名、姓氏等内容,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宣传州、推介固原的书籍。

  • 标签: 简介 人文历史 中华文明 固原市 文明探源 天干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