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书写尺牍是古代文人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活动。尺牍是研究文人生活、交游、艺术思想的宝库,所记事件繁复多端、零散琐碎,然而尺牍提供的讯息往往少见于诗文集中,反映出最真实不虚的文人心灵世界。因此,尺牍除了具有文学与书法美感外,更记录了丰富的文献史料。透过有计划的整理、释文、出版,必能在传统文献基础之外,开拓文史研究界发掘史料的新领域。

  • 标签: 尺牍 书法 篆刻 交游 请索 买卖
  • 简介:王世貞爲明中葉重要的藝術鑒家,其所收藏的内容涉及繪畫、書法、器物、古籍等多種類型。本文以王世貞的書法鑒爲主要討論内容,通過對歷史語境的還原,旨在對王世貞的書法收藏的種類、偏好,以及王世貞與吴中地區重要的書法家的藝術交游進行研究,相較之同時代其他鑒家,挖掘王世貞獨特的書法鑒觀。

  • 标签: 王世贞 书法 鉴藏
  • 简介:清代岭南刻帖空前繁荣。这些刻帖,虽有精粗之别,但客观上为我们保存了不少可资参照的珍贵素材,无论从历史研究价值,还是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均具有深远意义。不少名家书法赖诸帖而存,诸帖中所存之史料除有裨于研究书画家及其艺事之外,同时为明清两代的史学研究提供了佐证。本文即是对清代岭南刻帖的梳理与钧沉,对了解清代岭南地区的书画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清代 岭南 刻帖 书迹 证史
  • 简介:王孝慈乃民國時期戲曲文獻收藏大家,尤其注重戲曲插圖的蒐集,藏品之精,世罕其儔。國家圖書館王孝慈書目録數種,題記有詳略,類别有側重,多未刊佈。本文以《鳴晦廬曲略目》爲綱,附注其他各目與戲曲文獻相關的内容,並1録王立承所撰戲曲題跋,酌加案語,梳理部分文獻的收藏源流。

  • 标签: 王孝慈 鳴晦廬藏曲略目 藏書 戲曲
  • 简介:明代中期私家书画收藏蔚然成风,尤以苏州地区为甚。随着书画收藏的典起,书画著录之体随之出现。吴中学者都穆博古好学,其所着《寓意编》一书成书较早,且多为一手材料,是书画鉴研究的重要材料。而其另一着作《南濠居士文跋》包含了比《寓意编》更为丰富的材料,却长期以来为学者所忽视。本文通过考述这两本著作的版本及著录体例,梳理其着录的书画作品,并在此基础上管窥都穆的书画鉴活动及观念,阐述其书画思想。

  • 标签: 都穆 著录 鉴藏 《寓意编》 《南濠居士文跋》
  • 简介:以前大家亲热地喊她毛毛,现在改口毛姐(MO姐)。存转变的称谓背后,悄悄溜走的是时间。从1984年出道,四十年艺海沉浮,如今,MO姐毛舜筠洗尽铅华、如初归来。说起毛舜筠,很多人脑海里出现的可能还是黄百鸣、周星驰等香港喜剧电影的搞笑女星,《情圣》《龙的传人》《家有喜事》部部经典,她亦庄亦谐、麻辣癫狂。

  • 标签: 喜剧电影 龙的传人 周星驰
  • 简介:关于清代“碑学”的发展脉络始终存在叙述的争议,以“碑学”“帖学”的线性发展为清代书法史的叙述框架越来越被研究者摒弃。本文以书法鉴之视角展开,从“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的辨析、清初对篆隶北碑的全面探索与研究、皇帝日常与篆隶书法以及幕府访碑研究活动四个方面,讨论了“碑学”的延展过程及其相关问题,指出了这一过程多维度发展的复杂性,追而揭示其熔铸于清代书史的特点。

  • 标签: 鉴藏 碑学 延展
  • 简介:在十八世纪后期的金石学术圈中,翁方纲(1733-1818)与黄易(1744-1802)虽地位迥焉不同,却是难得的挚友。黄易访碑所得,往往第一个就会向翁方纲报告,并寄赠副本,同时索取题跋。翁方纲除了从黄易这里获得北直、山东等地的碑版之外,也常常向黄易借观他所收藏的其他拓片,以深入相关的研究。

  • 标签: 翁方纲 黄易 考释 故宫 十八世纪 学术圈
  • 简介:赵之谦,字撝叔,一字益甫,别字冷君,浙江绍兴人,咸丰举人,四次会试不中,后议叙补缺,逝于知县任上。他一生清苦,但著书、访书、藏书、刻书不辍,著有不少考据金石之作,另有诗文书稿、校刻本多部,还有散见于各种诗文、尺牍、题跋、印款中的话语。

  • 标签: 赵之谦 题跋 书法 鉴藏 信札 浙江绍兴
  • 简介:陝西省藝術研究院藏有秦腔劇本3000多册,爲20世紀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由陝西省劇目工作室等機構搜集、整理所得,有木刻本、石印本、鉛印本、手抄本多種形態,彙集了清末民國陝西地區流行的大部分秦腔劇目。本文對其中110種刻印劇本,按木刻、石印、鉛印三類加以詳述,介紹版本信息,羅列正文首尾二行文字,並擇其要者附以書影,以供參閲。

  • 标签: 陝西省藝術研究院 清末民國 秦腔 刻印劇本
  • 简介: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湖州人。景炎二年(1277)移居杭州,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始撰写《志雅堂杂钞》。稍晚,在《杂钞》基础上,改定体例,开始撰写《云烟过眼录》。

  • 标签: 流转 交易 元初 鉴藏 撰写
  • 简介:以下爲羅馬國立中央圖書館(BibliotecaNazionaleCentralediRoma)所的一套廣東俗曲類文獻的簡目。本書目按體裁分類,依次著録每一種書的書名、出版書肆名稱、葉數、編號(斜體)與注記。同一種書有時存在複本,其數量甚至多達十幾册。例如下文中“南音”類第三種《五諫才郎》,存有複本的三册(編號爲114~116)。這種情况下,則在編號一欄標記爲“114~116(複本)”,以記明同一本書複本存在。相反的,若没有“(複本)”的標記,則表明該書由複數的册子組成,敬請注意。

  • 标签: 中央 俗曲 曲目 同一 南音
  • 简介:《龙寺碑》为隋朝名碑,历代的评述颇为丰富,从北宋欧阳修开始,宋、元、明、清、民国乃至今天,都有名家评述此碑。评述者大都一致认为,此碑开启初唐书风。然而,在此共识之下,历代评述者亦略有差异。从这些评述中可进一步探究《龙寺碑》在书法史上的意义和对隋朝与唐初楷书的影响。此外,《龙寺碑》不仅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也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由《龙寺碑》引发了一系列相关争议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历史考古、历史地理变迁、宗教文化研究等诸多方面。

  • 标签: 隋代楷书 龙藏寺碑 艺术风格 文化争议 审美接受
  • 简介:宋元变革之际,赵孟作为托古改制的代表人物,主张师法晋唐,引领元代书坛逐渐形成了清新雅正的书法风格。智永书《千字文》就是赵孟师古晋唐的具体表现之一,仅故宫博物院中就藏有五本赵孟《千字文》作品,本文将对这五件藏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赵孟书《千字文》与其师古书学思想的艺术根源。文中还将对这五件赵孟《千字文》作品所涵盖赵孟早、中、晚期书法特点,楷、行、草等不同书体的艺术风格,以及真伪等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进一步认识赵孟书法。此外,本文后附录还将刊出徐宗浩跋赵孟《真草二体千字文》的题识。徐宗浩是民国时期专攻赵孟的名家,文中有他对赵孟《千字文》的评价和见解,还有其编目的赵孟《千字文》作品二十余件,鉴于徐宗浩此题跋未曾发表过,特一并刊出,为深入研究赵孟书法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千字文》 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 简论 书法风格 艺术风格
  • 简介: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博物院山西朔州市出土的一组西汉人形铜镇的形制分析,及同时代人形铜镇艺术品的比较,初步探究了这组铜镇的艺术特色,并简要归纳了西汉艺术品的时代特色。

  • 标签: 西汉 人形铜镇 席镇 艺术特色
  • 简介:婚礼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藏族独特文化的窗口。藏族婚礼仪式过程,从多个侧面反映了藏族社会历史发展、社会结构、经济和宗教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而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布伦村仍保留着传统的藏族婚礼仪式过程。文章通过对云南区传统婚礼中的仪式单元的分析,旨在阐释婚礼仪式过程以及仪式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 标签: 云南 藏区 婚礼仪式
  • 简介:傅惜華碧蕖館是收藏中國俗文學文獻最多的個人書齋,傅氏也是俗文學目録編纂的大家。但他個人之所,向來未有目録問世。關西大學長澤文庫所傅氏清稿本《碧蕖館所鈔本雜劇傳奇目録》是唯一存世的記録傅氏曲的目録,可以見證傅惜華與長澤規矩也的濃厚情誼,也是現代中日學術交流史的一個重要見證。

  • 标签: 傅惜華 長澤規矩也 碧蕖館 戲曲 目録
  • 简介:齐泽克的精神分析方法论及类型化侦探叙事在我们看来,作为一种长盛不衰的叙事类型,侦探小说往往为了迎合大众读者的需求,随时代变迁更新着自身的叙事策略。在《倾斜观看》(LookingAwry:AnIntroductiontoJacquesLacanthroughPopularCulture,1991)一书中,齐泽克(SlavojZizek)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揭示了此类文本中的两种"侦探"所代表的"两种回避欲望真实层的方式"("TwowaystoAvoidtheRealofDesire")。

  • 标签: 电影叙事 侦探小说 齐泽克
  • 简介:野美术大学校长长泽忠德在艺术设计和艺术教学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2018年9月长泽校长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国际专家咨询会上发表了关于“创造性改革和创造性领导力的新挑战”的主题演讲,其中谈到武野美术大学将创办一个把人类价值、商业和技术三方面学科交叉融合的创造性思维学院。并在会后对新学院创办的目的,可能遇到的阻力及对未来的期望等问题接受了《上海视觉》专访。

  • 标签: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改革 创造性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