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道教产生于汉代,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它与我国的民俗活动始终结合在一起,传统道教音乐文化与社会和谐关系密切。作为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音乐,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有必要对道教音乐文化进行研究。本文对道教音乐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和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

  • 标签: 道教 道教音乐 民俗文化 现代文化
  • 简介:道教是根据中国固有文化而创立的,是根植于中国的民族宗教。李养正先生所著《道教概说》:'汉灵帝时,张角太平道徒众遍布青、徐、幽、冀、兖、豫、荆、杨八州,旁及并、凉'。这是早期道教太平道在山西活动的记载。由于道教得到北魏统治者太武帝拓跋焘的重视成为国教并改年号为'太平真君',所以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及周边如应县、阳高、浑源、天镇乃至全省各地的道教迅速传播发展,道人、道观日益增多,因而道

  • 标签: 文化背景民间 民间歌曲 道教音乐
  • 简介:本文从文化形态的角度分析了唐代道教曲牌音乐文化构成的条件,并深入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揭示了唐代道教曲牌音乐文化形态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由此展现唐代音乐文化的厚重。道教曲牌音乐在多方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于唐代社会迅速发展并丰富,积累了大量具有道教雅韵的器乐与声乐作品。独特的文化形象不仅形成了道教曲牌音乐的悠远意境,有利于道法传播,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唐代燕乐的创作表演,进而形成音乐文化的合力。

  • 标签: 道教曲牌音乐 文化形态 燕乐大曲
  • 简介:阿炳与道教钱铁民今年是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诞辰一百周年。一个在旧时代默默生活了五十多年,有着坎坷经历,又曾被侮辱被损害穷困潦倒的民间艺人,在去世之后,他的作品以其鲜明的个性,无限深邃的情感,为国内外音乐爱好者所熟知。他用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简洁...

  • 标签: 阿炳 道教音乐 《二泉映月》 杨荫浏 华彦钧 道士
  • 简介:<正>楔子中国历代帝王精通音乐者,当推唐明皇为头号种子,对此说恐无人会持异议。如再命题曰:唐明皇酷爱且精通道教音乐,对此茫然者,怀疑者,甚而摇头否定者,可能就会大有人在了。确实,学界一般都知道明皇对中外,雅俗等各类音乐的态度是兼收并容,无所不纳,故能成其创作的伟大。但对于明皇与道教音乐的深刻关系,人们却甚少注目,更无专门的研究。其实,在唐明皇

  • 标签: 道教音乐 唐明皇 道教活动 霓裳羽衣曲 道乐 创作
  • 简介:<正>青年学者蒲亨强的力作《道教与中国传统音乐》一书已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国道教音乐的第一部专著。道教音乐是产生和发展于中国本土的、既与传统音乐诸品种有着密切血缘关系,又具有独特宗教神韵的音乐品种,其中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艺术、哲学、美学、文化和历史价值。道教音乐研究作为音乐学和宗教学相结合的一个领域,近年来已为诸多传统音乐学者提上研究日程,也日益引起海外学人的重视。该书作者有着较长时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和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尤致力于道教音乐的研究。自1984年考察武当山道教音乐以来,作者不避酷暑寒冬,不辞旅途辛苦,参访各地道教名山宫观,搜集有关音响和文

  • 标签: 道教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研究 音乐教学 音乐学 音乐形态学
  • 简介: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指出:"宗教的需要,是出于人类文化的绵续,而这种文化绵续的涵义是:人类努力及人类关系必须打破鬼门关而继续存在。在它的伦理方面,宗教使

  • 标签: 迎神赛社 道教 民间 宋金时期 宗教色彩 祭祀活动
  • 简介:当代道乐经韵大多来源甚古,但至今仍不明其历史源流之详情。本文运用文献稽考和古今互证之法,择要分析唐代产生的经韵曲目在当代运用的现状特点,进而分析其产生年代和发展演变的轨迹,籍以弄清现存道乐保存传统的程度及其历史价值,为推动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认识和资料。

  • 标签: 道教 经韵 唐代 现状 历史 考证
  • 简介:文章根据原始斋仪文献,从斋仪类型、经韵、传承三方面探讨元代道教斋仪音乐的继承发展情况,由此评估斋仪音乐的总体面貌和特点:较完整沿袭了灵宝法的传统模式,更多接受了南宋的转型样式,在音乐行为方式与经韵曲目上有一定的扩充发展。

  • 标签: 元代 道教 斋仪音乐 经韵 传承
  • 简介: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派别很多,道徒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住观、院或庙宇的“出家道”,他们是“以道为本,正心修身”;另一类是“伙居道”,俗称“俗家道”,他们是“以道糊口”,“以道谋生”的职业性道教徒。以道谋生,必须迎合市民要求,因此,在活动中除自编项目外,自然要积极向民间艺术靠拢,并注意吸收民间艺术的精华,以充实自己。

  • 标签: 道教音乐 以道 十番锣鼓 一曲多用 八仙庆寿 伴奏音乐
  • 简介:南朝是道教仪式音乐史上极重要时期,其仪式音乐略可分南北两支,北方天师道承东汉旧仪并吸收灵宝仪而发展。南方以灵宝派为大宗,承东晋灵宝传统,兼收天师道、方仙道及佛教之仪而发展,到陆修静总其大成后形成规范模式并绵延后世。时见主要仪式有天师道的上章,灵宝派的投简、度亡、传授诸仪,且为后世沿用,尤以授度仪程序最严整、音乐最丰富、结构最规范,成为南朝宋道教仪式音乐的经典。

  • 标签: 南朝 道教仪式 陆修静 授度仪
  • 简介:文章通过对历史记载的查证以及对音乐形态的比较研究,发现戏曲高腔与道教音乐之间存在着只有它们彼此才有的共同特征,而且这种共性具有先天性的遗传因子。以图辨析它们之间存在亲缘关系,证明高腔早在元明以前,在形成戏曲之初即已形成,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 标签: 高腔 道教音乐 目连戏 韵诵交错 腔滚交错 漏板
  • 简介:旅游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据统计,2017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率逾11%,已成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载体。旅游主要游览的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管是游览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文化都是旅游中的灵魂。作为自然景观的秀美山水,本身虽具有审美价值,然而这仅仅是自然美的表象。

  • 标签: 旅游业 道教音乐 文化 天师道 龙虎山 牵手
  • 简介:中国田野考古的迅猛发展使道教美术的有关证据得以发现,但是否可以把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图像笼统归为道教美术符号,尚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道教美术在其形成过程中大量汲取了种种非道教文化因素。探寻巫鸿笔下道教仪式与场域、道教美术与宗教符像之间的互动关联,可觅求道教视觉与图像文化的美术传统。

  • 标签: 道教美术 仪式场域 画像崖墓 神像
  • 简介:<正>一、金真祖庭—白云观北京历代宗教活动均极繁盛,道教也是其中之一,据1946年的统计,有近百处道教宫院遍布京畿各地,其中以西便门外之“白云观”最为古老。“白云观”被称为道教金真派的“天下第一丛林”,金真祖师邱处机死后安葬于此(元代)。“白云观”之前身称为“天长观”,建于唐开元年间。金代重建改为“太极宫”。元代又更名为“长春宫”。明代永乐年间扩建,始定现今规模,正统八年定名“白云观”。

  • 标签: 道教音乐 宗教活动 邱处机 开元年间 永乐年间 太极
  • 简介:我国佛教石窟因为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克孜尔石窟等大规模的石窟群为人们耳熟能详,而道教石窟则因为规模较小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源于本土宗教的道教石窟具有着不可忽视的艺术成就。闻名天下的四川大足石窟群中,道教造像就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 标签: 大足石窟 石窟道教 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