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日神话在我国各民族中广泛流传,体现了古人与大自然抗争,并希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心理。彝族和汉族在两千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相互交融,汉族的"后羿日"神话和彝族"支格阿龙日月"神话都刻有本民族文化与心理特点的印记,它是本民族先民对自然和所处世界的认识。文章即从汉、彝两个民族的日神话着手,从两则神话的比较中看汉、彝文化的同与异。

  • 标签: 母题 后羿 支格阿龙 射日神话
  • 简介:筝,早在公元前237年便流传在案国。后世人也称“秦筝”。筝在形制上和演奏技术上得到迅速的发展,则是在政治稳定和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盛唐时期。在唐、宋时期,筝已与声乐和歌,并以独奏和在乐队中合奏、领奏等演奏形式活跃在教坊乐部中。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着:“每春秋圣节三六宴”的“第十三,皇帝举酒殿上。独弹筝”。所谓“独弹筝”就是现代舞台上流行的“筝独奏”。宋代的教坊乐部是“循旧制”的。可见“独弹筝”这种演奏形式,在宋代之前的唐代就已存在,并将这一演奏形式列

  • 标签: 香山射鼓 筝曲 秦筝 演奏技术 马端临 举酒
  • 简介:唐代燕礼仪包括朝会、上寿、食举、宴飨、大等活动且这些活动均有音乐表演,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雅乐部、胡部、法部等乐部都曾参与唐代燕礼表演。唐宋“燕乐”内涵不同,但无论唐人所说“燕乐”,还是宋人所说“燕乐”,都与唐代燕用乐实际不相符合,描述唐代燕用乐和燕歌辞当慎用“燕乐”概念。唐代燕用乐既有雅乐,也有俗乐,不能简单将其定性为非雅即俗。

  • 标签: 唐代 燕射用乐 乐部 性质
  • 简介:周景王所铸的“无”,应是一套编钟的名称或代称,而“大林”应是指件数较多的大型编钟。单穆公和伶州鸠均认为,编钟的主要功能乃加强音乐的节奏和律动,因此用不着铸造那么多的编钟。大型编钟发音低沉,余音较长,以致音响互扰,耳所不及。铸大钟与铸大钱,都不利于积聚民财,反而会绝民资而鲜其继,造成民离财匮,世政不和。这就是他们反对铸钟的主要理由。

  • 标签: 周景王 无射 大林 单穆公 伶州鸠
  • 简介:三论“王将铸无,而为之大林”牛龙菲小引看到1992年第3期《中国音乐学》所载之《说"有"也不易》一文之后,又重新研读了《国语·周语》之《单穆公说钟》。有感于某些人对此有关先秦青铜双音钟之乐典资料之文字训诂的歧见,以为有必要在前二文(《"王将铸无,...

  • 标签: 无射 林钟 黄钟 标准音高 乐典 编钟
  • 简介:A·K·波恩斯从来没有打算回避去年11月总统大选以来美国民众针对工作、阶级和身份的紧张对话。在新美术馆今年春天的展览“破旧不堪却活力四”上,她通过在美术馆驻留期间创作的一件装置作品呈现特朗普治下的新场景。不过,此次展览很可能让那些不了解这位布鲁克林艺术家的人们感到不可理解。他们不明白究竟为什么要把那些东西绑在一起。在不带个人色彩的美术馆空间里展示驻留和研究的成果是不容易达成的妥协:它并不是精雕细琢的展览。而是呈现波恩斯的思考和政治理念的快照。

  • 标签: 英语 阅读 理解 艺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