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5 个结果
  • 简介:画了三十多年的画,苦趣乐趣实在不少。窗外云淡风轻,画,内心并不自足。为什么?因为自己大多时候并不满意自己,我还没有画出自己理想的画。所以尽管此刻的内心世界心恬意足,却总有一种满足感在。从天台山甫归,古寺高僧的那句话萦绕在耳:艺术家都是迷惑的人。如果我总怀抱着种种审美的欲望,并为此欲望的不能理想表达而苦恼,则我也算得上一个本质上的艺术家。从艺术的立场看,我还算本色,而从佛家的宗教立场看,我也不过是迷者众生中的一员。

  • 标签: 内心世界 艺术家 宗教立场 满足感 天台山 理想
  • 简介:妈妈给了我们世上最温暖的母爱,我们也爱妈妈;成长中,不论是考试得了满分还是第一次经历漂流,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永远比结果更重要……“妈妈”、“成长经历”、“我们自己的儿童诗”就是今天“画”的三个话题了,赶快来分享小伙伴们的感受吧!

  • 标签: “妈妈” 成长经历 儿童诗 话题
  • 简介:铁铁让我想起一些农具,比如镐头、锄、镰刀和犁铧,它多么质朴、沉默并锋利,像一股坚强的意志和力量。铁让我想起另外一些词,比如倔强、坚硬和容易腐朽。它总是沾着泥土——红的或者黑色的。铁与

  • 标签: 金属 泥土 坚硬 火焰 公元前 灰蓝色
  • 简介:一、铁铁让我想起一些农具,比如镐头、锄、镰刀和犁铧,它质朴、沉默,并且锋利,像一股农民般的意志和力量。铁让我想起另一些词儿。比如倔强、坚硬和容易腐朽。它总是沾着泥土——红的或者黑色的,铁与坚硬的泥土碰撞出力量与瓦解的脆响,泥土总是失败的一方,泥粒飞溅,尘埃四起。铁的锋利和尖锐穿透了泥土的身体,它让农业得以延续和丰收。铁在泥土的磨砺下变得亮光闪闪,然而,它并不是银子般的光芒,它闪亮而冷峻,含有一股隐隐的杀气。

  • 标签: 金属 泥土 锋利 力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挽联同悼文一样,是用以追述死者生前的事迹,寄托生者的哀思。自己为自己写挽联,好像是在开玩笑,然而在我国却自古有之。其中有的极富浪漫色彩;有的如警钟,予人教益;如晨钟,发人深思。

  • 标签: 自挽联 浪漫色彩 事迹 寄托
  • 简介:澡堂是可以让人们放松一下的地方,但蒙大立觉得吉东今天是不可能放松下来了,因为吉东从一进澡堂子开始就又不停地说吉西,蒙大立心想或者待会儿可以让吉东去做个按摩,让他好好放松一下。蒙大立朝那边看了看,蒙大立知道这地方总是有新鲜货色。蒙大立对吉东说待会儿不行你就好好儿放松放松,别再想吉西的事好不好?池子里的水可真够热的,蒙大立和吉东好一会儿才把身子慢慢泡到水里,汗马上就出来了。吉东把洗澡的毛巾叠了叠放在脑袋后边,这样一来可以把两条腿伸展,可以躺得再舒服点,蒙大立也这样躺好了。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正>一霍科现在唯一的爱好就是打乒乓球。可是,让霍科难受的是,他不能出汗。如果一出汗,马上喘气困难,全身麻痹.心脏的跳动就慢下来,越来越微弱,随时都有停下来的危险。所以,他的这种情况,在冬天还好一点,要在夏天的话,只要挥几下拍子,身上就黏糊糊的了,就是把室内的空调调到十七度也没有用。当然,霍科可以不打乒乓球。不打乒乓球又不会死人!可是,对霍科来说,不打乒乓球的话,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无论如何,霍科还是要打,要小心翼翼地打。不过,这样还是有问题,那就是跟谁打的问题。一般的人,霍科看不上。所有的运动都是一样的,一定要棋逢对手,这样才有意思,如果两个人不在一个档次上,那就兴趣索然了。可是,跟霍科在同一个水平上的人,却又不乐意跟他打了,刚刚跟他打了个熟手,身上刚刚有点热皮,整个欲望都上来了,他却不能打了。这样谁还跟他玩儿?霍科的理想是当一名乒乓球运动员。

  • 标签: 打乒乓球 盖丽丽 乒乓球运动员 活着 不知道 给你
  • 简介:我从镇中学读书,然后考学,毕业后又回到镇上。就像玩了个变脸,这一转身,行头换了,原来在脊背上悠荡来又悠荡去的煎饼包裹。换成了挂在腚上的一副亮闪闪的金属手铐,自行车变成了一辆带拖斗的三轮摩托。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你是——致一位朋友愁肠百结的天使在我的睡眠里环绕在我疼痛的内部,静默在我山花烂漫的少年时代飞翔,不肯乘风归去

  • 标签: 组诗 挽词 少年时代 天使
  • 简介:1.江湖救急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冬瓜头”第一次求我,竟然给我下了一道死命令,让年内给他介绍一个女朋友,而且一定要谈婚论嫁的那种。“冬瓜头”真名叫陈进,跟我出生、成长在同一个家属院,我们可以说是一对亲梅竹马的欢喜冤家,谁也见不得谁,谁也离不得谁,

  • 标签: 故事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脱胎末换骨,家破人未散。1937年当时我作为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在日本东京日本大学社会科留学,同时参加中国留学生的进步文艺活动,虽然在出国前,我从三十年代初期,就作为一个文艺学徒,先后在家乡太原以及北平、天津、上海各报上写写文艺作品。只是1935年冬天因在北平参加了“一·二九”

  • 标签: 三十年代 社会科 胡风 中国留学生 日本大学 反革命集团
  • 简介:“七七,假如明天没有太阳,你说,会怎样?”根根昨日神秘兮兮的问我。

  • 标签: 日神 神秘 题目 太阳
  • 简介:芳站在北温泉度假酒店的大厅中间,像一堆摞得整整齐齐的米其林轮胎。抬腕看表,下午两点零五分,离通知的开会时间还有二十五分钟。初春天气,重庆已然回暖,酒店大厅的暖风仍开得呼呼响,吹到芳脸上,辣乎乎的,像无形小火苗,烧得她有些睁不开眼睛,背上发稠,出汗了。芳深深地吸口气,掐到肉里的腰带换取到片刻的轻松,中午吃得太撑,一桌子好菜,在家里可吃不到这么高的标准。

  • 标签: 度假酒店 下午两点 花自芳 米其林轮胎 北温泉 开会时间
  • 简介:哐当,当哐当,当哐当哐当哐当。好久没有听到这种声音,这种有节奏的打铁的声音了。原先,一到秋后或开春,这种金属的声音就从这庄或那庄,隐隐约约有节奏地传来了。之所以在秋后或开春,是因为秋后农活完了,天也不太冷,正适合铁匠们出来挣几个钱花花;而开春呢,则是农人们耕地播种需要使用农具的时候,一些放了一冬的农具,需要铁匠打一打了。

  • 标签: 声音 金属 铁匠 节奏 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