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有位受到人民尊重、已经过世的领袖邓小平,他称自己为“人民的儿子”;伊朗也有一位受到民众广泛欢迎、依然健在的总统内贾德,他被称为“民众的儿子”。

  • 标签: 儿子 民众 邓小平 人民
  • 简介:曾有人说过:"中国人个个都想当皇帝。"乍一听觉得有点绝对,但细想想也有道理。就拿历朝历代那些不堪重负、揭竿而起的草莽英雄来说,哪一个仅仅满足于捞个一官半职,吃上大鱼大肉?哪一个不是把终极目标聚焦在皇帝宝座上?陈胜躬耕于垄亩,却发出"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之语;汉高祖刘邦身为亭长之时,见秦始皇的车队浩浩荡荡,曾发出"大丈夫当如是也"的喟叹;刘备小时候与乡中小儿在大树底下嬉戏,就口出狂言:"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黄巢在考进士未及第时,竟立下"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凌云壮志。

  • 标签: 民众基础 皇权 土皇帝 终极目标 秦始皇 汉高祖
  • 简介:  前些时候,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城市问题专家、欧洲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皮艾卡·卡蓝默到广州作的演讲,并接受了记者专访,谈他对中国文化、社会发展状况的看法.在访谈中,他诚恳地说:"这次是我第三次来中国.……

  • 标签: 城市走向 民众生活 走向民众
  • 简介:“士大夫是常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的,将竹枝词改成文言,将‘孙家碧玉’作为姨太太,但一沾着他们的手,这东西也就跟着他们灭亡。他们将它从俗众中提出,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来……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己不配看了。”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就民间的俗的艺术和经“士大夫”改造的艺术进行比较,并做出形象尖刻的批评。

  • 标签: 回归 玻璃罩 民间 艺术
  • 简介:近日。鸟巢版《图兰朵》赴台演出,不少台北、高雄的居民不辞辛苦.纷纷在演出当日赶到台中.只为一睹图兰朵公主的风采。当演出成功落幕,庞大的演出团队与繁重的设备仪器陆续运离台湾.而走在宝岛的街头巷角,却还总能听到谈论《图兰朵》的声音。

  • 标签: 《图兰朵》 台湾民众 演出 成功 称赞 设备仪器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伴随着文化的交融,第三文化的产生也是必然。外来文化+本地文化——延生的第三文化。这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文化的再生。但是这种文化的再生是一种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再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生与发展,所以,媒介介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中,传统文化只是换了一种更适合和满足人们需求的方式存在,而非消亡。本文拟从文化精英的主导作用与文化民众的跟随作用下,就传统乡民艺术的传承与媒介技术的融合作一些阐释。

  • 标签: 乡民艺术,文化精英,文化民众,媒介,融合
  • 简介:当今中国,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与调整,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集团正在出现新的变化与组合,资本与财富引领着观念与时尚的潮流,大众传媒制造着一个又一个关于“成功”的“梦想剧场”,董事长、官员、明星、学者、白领的“话语”铺天盖地,大款的烦恼.官员的痛苦,小资的情调,明星的绯闻.充斥于影视及报刊的字里行间,然而,虽然底层民众的呻吟、血泪、牺牲、温情,已然被粗暴地判为“缺席”成为“不在”,但却依旧坚实地如大地般地默默存在着,并以此支撑起了都市霓虹的五光十色.现代大厦的万家灯火。于是,在灯红酒绿轻歌曼舞之中,终于有了对左翼文学的怀念与回望,虽然在这怀念与回望中的左翼文学人言言殊,但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性弊端的一支制衡力量.作为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注,对资本力量的批判.却是备受瞩目的。且因了其在今天的现实性,而有了再次勃发的可能。葛水平的小说《黑脉》即可以视为是这一传统的延续.也因之值得我们给以充分的重视与多方的言说。

  • 标签: 左翼文学传统 底层民众生活 中国 文学评论 《黑脉》 葛水平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28
  • 简介:秦叔宝故事(第1~47回)和秦王平定天下故事(第48~60回),  小说还描写了秦叔宝与单雄信、程咬金的结义之情,柳敬亭曾说过《秦叔宝志传》之类的评话

  • 标签: 明评话 晚明 民众心态
  • 简介:作为亚洲的一个城市小国,新加坡的面积只有697.1平方公里,本地人口360万,外来人口100万。20多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新加坡以发展信息产业为重点,积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使这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成为亚太地区的电子商务中心和信息化强国,创造了信息化的奇迹。

  • 标签: 信息基础设施 国土面积 信息产业 电子政府 商务中心 通信发展
  • 简介:2013年秋季号的《马克思主义左派评论》杂志,刊载了道格尔·麦克尼尔的文章:《日本:海啸之后的政治与斗争》,在文章中,麦克尼尔对日本海啸之后民众斗争和左翼政治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根据麦克尼尔的观察,海啸以及其后的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已经使得日本统治阶级陷入巨大危机,同时,它所激起的抗议运动,其广度也为日本多年来所罕见。而灾难发生后的反核运动,在此历史关头也成为连接其他一系列社会事件的触媒,并有可能发展出更为广泛的反资本主义的能量。

  • 标签: 民众运动 日本 左翼 灾后 马克思主义 反资本主义
  • 简介:摘要反日情绪近二十年在中国大陆高涨,对日本人、日本民族以及日本文化反感、戒备、排斥,甚至仇视。近几年,在各大城市屡次发生类似“抵制日货”的反日活动。中日间和谐友好关系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甲午战争前夕;近代中日关系跌宕起伏,若即若离,但也不离不弃。但是,中国大陆民众反日情绪在近几年呈现高涨趋势。笔者结合历史事实与现实情况浅析中国大陆民众反日情绪原因。

  • 标签: 中日关系 侵华战争 反日情绪 原因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04
  • 简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关于国家、地方、民众三者相互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黄宗智认为第三领域的存在推动了中国的社会整合与近代国家政权建设,探讨了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 标签: 国家地方 地方民众 民众相互关系
  • 简介:该文认为,从1929年正式登上文坛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巴金不少作品充满着对社会现实的激烈批评,又都充满着革命的罗曼蒂克情怀。大约从50年代中期开始,巴金革命叙事中的思想性和真实性问题终于被有组织地提出讨论,所谓“历史”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缺失成了彻底否定巴金这类作品的理由。

  • 标签: 革命叙事 巴金 民众运动 30年代 真实性问题 泉州
  • 简介:有人说:“中国20年代电影乌七八糟……”;也有人在《史东山论》中写道:“……《杨花根》、《同居之爱》、《儿孙福》、《奇女子》、《银汉双星》,这一连串的作品从题名上已经说明了它的内容。粉红色的男女间的私情,糜烂的、淫欲的也带一点正人君子的惊世的意味,而是以俏皮的手法表现出来的。”近年来,在某些研究史东山的专论文章中,延续了以上观点,并进一步发挥,说史东山早期的三部电影是“醉心于唯美主义的典型作品。”“在《儿孙福》中则对慈母的‘牺牲’精神予以批评,宣扬‘花朝月夕’‘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叫成然,电影是从魔术、杂耍而成为艺术的门类,是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继承、吸收、综合了人类不同艺术的

  • 标签: 人类本能 东山 电影艺术 电影创作 中国电影 人物性格
  • 简介: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于5月10日至25日在广州隆重举行。作为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的文艺演出盛典,在为期15天的时间里,集中展示了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特别是舞台艺术取得的丰硕成果。

  • 标签: 中国艺术 舞台艺术 大剧院 艺术家 文艺演出 观众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25
  • 简介:河北文化的三个来源是战乱文化、农耕文化、官场文化,文化·燕赵文化·向海文化,这些地方的经济文化隆起带在沿海

  • 标签: 向海文化 文化向海 文化燕赵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河北文化的三个来源是战乱文化、农耕文化、官场文化,这些地方的经济文化隆起带在沿海,  (三)沿海开发与向海文化

  • 标签: 向海文化 文化向海 文化燕赵
  • 简介:一、为'小民'立传的小说得到夏天敏的小说集《乡场上的皮匠》时,我刚刚啃完厚厚的几大本历史书。那几本派头十足的精装书让我很沮丧——书的作者把自古以来大人物们围绕着政治权力而展开的相互使坏、暗算、诈骗、出卖、杀人、抢劫、打仗之类下流行径统称为'历史',并且还尽拣好听的话说,把这类众狗抢屎吃式的勾当美化得'惊天地,泣鬼神',仿佛那些大人物都跟作者沾亲带故的。在这类精装书里,构成生活和历史主体的无名无份的普遍民众永远只配得到一种被忽略、被故意忘却

  • 标签: 文学评论 夏天敏 小说集 《乡场上的皮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