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94戏剧文学奖颁奖大会召开朱旭辉’94戏剧文学奖颁奖大会于1995年11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应邀出席颁奖仪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中央候补委员、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原中顾委常委陈锡联,原政协副...

  • 标签: 曹禺戏剧 文学奖 剧作家 戏剧创作 文学性 戏剧文学
  • 简介:’94戏剧文学奖获奖作者简介·话剧·沈虹光,一位女性,荣登本届戏剧文学奖榜首。她的作品有着独到之处,她善于从平凡普通的人生中发掘出诗意,对苦恼而又滑稽的人生深怀善意,作品表现了对人的关切和对未来的向往。本届获奖剧目《同船过渡》还同时获得第五届...

  • 标签: 曹禺戏剧 文学奖 作者简介 “五个一工程” 戏剧创作 话剧团
  • 简介:同志生平〔上接208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著名戏剧大师,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戏剧教育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主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12月13日凌晨3时5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86岁。同志...

  • 标签: 曹禺 中国现代话剧 文学艺术事业 《雷雨》 戏剧教育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简介: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老舍和是非常独特的两座艺术高峰。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疆域中,老舍和虽都尝试过小说等文学样式,但最后都醉心于戏剧艺术。在人生历程中,两人建国之后虽都礼遇极高,但老舍自投太平湖,以死明志,而则委曲求全,隐忍而终。

  • 标签: 曹禺 老舍 中国现代文学 戏剧艺术 中国文坛 二十世纪
  • 简介:’92──’93戏剧文学奖颁奖活动在京举行本刊记者在中国戏剧界有着崇高声誉的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今年起更名为剧文学奖。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新华社及首都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发表文章。11月11日~13日,首届戏剧文学奖颁...

  • 标签: 剧文学 颁奖活动 曹禺戏剧 剧本创作 获奖作者 多杰太
  • 简介:既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又是现代话剧艺术的一座高峰。其最有影响的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话剧以其幽深沉郁的主题意蕴,精巧神奇的戏剧冲突,现实世界和诗意的融合,给人们留下了说不尽的话题。他的戏剧创作在对中国悲剧观念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对现实主义风格追求的同时,还表现出了明显的诗化趋向。

  • 标签: 中的悲剧 创作中的 悲剧观念
  • 简介:在’94戏剧文学奖授奖大会上的发言胡可各位首长、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剧协戏剧文学奖组委会,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向获得本届奖和获得本届奖提名奖的剧作家们表示热烈的祝贺!这一届戏剧文学奖的评奖工作,我们得...

  • 标签: 曹禺戏剧 中国剧协 戏曲作品 戏剧创作 历史题材 英雄人物
  • 简介:秉持着"以剧写诗"的创作思想在《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四个作品里建构起"戏剧诗"本体世界。作品一方面试图揭示生存之谜,一方面指向对人生归宿的诗意探寻。"戏剧诗"本体在《蜕变》等作品中遭遇消解。《蜕变》和《明朗的天》继承但变形了四大剧的戏剧结构;而的诗才在《家》《胆剑篇》和《王昭君》中则衍化成为抒情性语言。"戏剧诗"本体的建构和消解造成建国前后创作成就的巨大落差。

  • 标签: 戏剧诗 建构 消解
  • 简介:文章将1937—1948年称为创作的“悲剧观念转向期”。1937年后,在国事和家事的双重影响下,的现代性立场发生了位移:由审美现代性向启蒙现代性转变。在悲剧观念方面,国家危亡、匡扶正义等宏大主题成为作家的主要表达对象,同时一反过去的评价人物的“非道德”立场,转而从道德立场来臧否人物。值得肯定的是,在发生上述转向的同时,作家始终坚守着与官方意识形态相疏离的民间立场,保持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品格。

  • 标签: 曹禺 悲剧观念 戏剧创作 创作分期 现代性 道德立场
  • 简介:2000年9月24日,是戏剧大师诞辰90周年纪念日。为此,文化界、戏剧界正在积极筹划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纪念这位对中国话剧做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如在的故乡——湖北潜江召

  • 标签: 曹禺热
  • 简介:<正>文学史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各个时代又有不同的美学追求,从而使世界文学画廊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风貌。“五四”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民族生存的危机,以救亡自强为目的的反帝反封建浪潮时起时伏。现代作家以自己的良知和责任感汇入

  • 标签: 曹禺 悲剧观念 曹禹 陈白露 悲剧作品 四凤
  • 简介:这本书是华忱之教授近年深入研究剧作的重要成果。它对于的生平和戏剧活动只作了简洁的介绍。着重分析的是戏剧作品。从1933年创作的《雷雨》,到1978年发表的《王昭君》,对在半个多世纪的戏剧生涯中创作的十多个剧作逐一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考察,探讨其得与失,评价其历史地位。这种研究涉及创作方法、结构艺术、形象塑造、语言特色

  • 标签: 《王昭君》 戏剧作品 《雷雨》 结构艺术 语言特色 形象塑造
  • 简介:1992年12月13日,我陪埃及文学翻译家阿齐兹博士到北京医院探视先生。阿齐兹博士把自己的新译著《北京人》送给了先生,并向先生提了一些问题。先生那天精神很好,兴致勃勃地一一回答了阿齐兹博士的问题,还对不少文学问题,畅谈了他自己的看法。据说,这是先生逝世前的一次最重要、最难得的谈话,对及其作品的研究、对一些文艺创作的研究,都是很有教益的。

  • 标签: 曹禺 《北京人》 文学翻译家 文艺创作 作品 译著
  • 简介:晚年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学(以下简称“莎学”)研究竭尽全力。他以古稀之年、带病之躯,做了大量的组织和学术准备工作,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莎学,促进中国莎学跻身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标签: 中国特色 莎士比亚 艺术活动 晚年 曹禺 世界
  • 简介:张充和那幅工楷《归去来辞》卷末题记说明是“应黄裳先生三十年前转托靳以之嘱”。我在北京找到那幅字,写张充和的小文中提到了,新书《甲申年纪事》还赶得及收为最后一张插图。近几个星期我收到几封信都说起靳以,一封说名字似曾相识,想是新文学作家;一封说靳以的《众神》写得真好,可惜现在知道的人少;一封捉摸着靳以、张充和、黄裳三人的交往。最后一封说读过靳以的短篇小说,当年编刊物时期好像扣压过处女剧作《雷雨》。

  • 标签: 曹禺 兄弟 《归去来辞》 文学作家 短篇小说 《雷雨》
  • 简介:<正>《红楼梦》是一部对我国剧作家影响十分深远的古典名著。曾说:“我年轻读书时最受影响的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红楼”氛围浓烈的家庭之中。小时候,父亲给他请了私塾先生,教的是孔孟之道、四书五经之类,然而他却偷偷看了不少古典小说,其中包括《红楼梦》。这些书在

  • 标签: 《红楼梦》 曹禺剧作 《北京人》 戏剧创作 人物性格 曹雪芹
  • 简介:最近15年的研究,可以1987年为界,大致划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发展阶段。与客观外界学术氛围的剧烈反差有所不同,研究在总体倾向上显示了一种持续发展、不断掘进的历史态势。一

  • 标签: 曹禹 曹禺研究 表现主义 《雷雨》 周朴园 《原野》
  • 简介:写剧本的知识无非是两个部分“吃”和“吐”——吃的是生活;吐的艺术。怎么吃?怎么吐?这可有大学问!

  • 标签: 曹禺 老舍 “吃” 剧本
  • 简介:在新时期从事研究的众多学人中,田本相可说是用力最勘、成果最丰的一位。从最初的《剧作论》到后来的《传》、《访谈录》,田本相对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推动和促进了新时期研究的发展。无论是在史料的发掘还是在问题的分析方面,田本相的努力都为新时期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而作为新时期研究的一个突出个案,田本相的学术道路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少有益的启示。

  • 标签: 曹禺研究 曹禺剧作 学术道路 访谈录
  • 简介:学界主流的观点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曾对话剧观念的形成和他的戏剧实践活动产生过影响。在南开中学就读的时候是以两种途径受到莎士比亚戏剧观影响的。这两种途径,一种是间接的,一种是直接的。从间接影响的途径来说,是通过张彭春而受到莎士比亚戏剧观影响的。从直接影响的途径来说,曾经系统地研习过莎士比亚剧作的英文原著。

  • 标签: 莎士比亚剧作在中国 曹禺 话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