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从有关潜意识的理论中我们看到:弗洛伊德认为组成潜意识的是童年经验、已被遗忘的记忆、与生俱来的本能、以及把现代人和史前时代祖先联系起来的回忆;荣格把潜意识看成是一个群体、种族的“集体无意识”这是一种用与自己祖先相同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而马斯洛把灵感归为人的潜力所激发出来的,实现自我,实现人的“高峰体验”;在G·沙赫特那儿,灵感者的创造力不过是“易于感受新的经验”;法国的拉康则把潜意识的结构与人的语言结构相类比.对这种种看上去毫不相干的潜意识学说及与灵感的关系我们究竟应怎样看待呢?

  • 标签: 潜意识 内觉 显意识 弗洛伊德 “集体无意识” 创造力
  • 简介:艺术创作灵感,从生活的角度说,是长期积累瞬间点击所产生的活龙活现;从思索的角度说,是长期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时一触即发的水到渠成;从经验的角度说.是长期使方法与技巧在回还往复中突然出轨的超越升华。

  • 标签: 灵感 影视 方法与技巧 艺术创作
  • 简介:<正>我国现行的文艺理论教材,凡论及灵感问题,大都认为它并非文学艺术创作中所独有,在科学研究等一切创造性劳动领域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不过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已。这种看法,我们认为是值得商榷的。许多科学成果固然产生于偶然事物的触发而获得成功,比如大科学家爱迪生研究灯泡的灯丝,据说试验了一千六百余种矿物和金属都失败了。然而,有一天他不意将一把东方竹扇碰落到地上,于是,他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为什么不用竹丝来试一试?一试,果然成功了。从而,激励了他和他的合作者继续试验,终于在数千种不同材料中找到了最理想的钨丝。又比如,一个近视眼的小男孩摔了一交,眼角膜被摔碎的镜片刺被,经过清除异物的手术后,那小男孩的近视眼竟意外地被治好了。从而,触发苏联眼科

  • 标签: 非文学 文学创作 文心雕龙 作家艺术家 不可重复性 高尔基
  • 简介:<正>深夜时分,听着张浅潜的《灵魂出壳》在沉吟着,确实有一种让灵魂出来洲荡,只剩下身体来感受一下这个熟悉的世界。一直以来,最喜欢的名字都是"张浅潜",却一直没有琢磨透其中的真正意思。又是一个夏天的尾巴,看到了这个时节里

  • 标签: 面墙 她的声音 灵魂出窍 回过头 大脑思维 一个问题
  • 简介:  林肯预感到自己要死  美国著名的已故总统林肯在指挥并获得南北战争胜利后,于1865年4月4日遭到暗杀,这是世人皆知的史实.而林肯死前的三天就预感到自己要死,并且在自己最亲近人的聚会上讲了自己的预感,这也是在美国家喻户晓的.……

  • 标签: 人类真的 真的心灵感应
  • 简介:<正>为繁荣创作,振奋精神,交流、分析、探讨当前文学创作动态和昆明地区中青年作家创作现状,深入挖掘昆明地区丰厚博大的人文资源,寻求"文学滇军"的突破和超越,昆明作家协会于2003年10月下旬,在昆明北郊风景秀丽的卧云山庄,举办了为期五天的"昆明地区中青年作家创作笔会"。这是昆明作协继2000年召开的"昆明地区文学创作研讨会"和2001年召开的"昆明地区文学评论研讨会"后的一次作家坦诚聚会。黄尧、胡廷武、李霁宇、黎泉、存文学、夏天敏等三十多位作家出席了会议。

  • 标签: 夏天敏 青年作家 霁宇 昆明地区 文学评论 作家协会
  • 简介:我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的一个小村庄里。到了那里就像走到世界尽头,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背后稀稀拉拉的两三个村子,一条不知修于何年的大渠穿过荒野流向我不知道的远处,很少有水流来。玛纳斯河从村边淌过,曲曲折折流向沙漠。河水是咸的。村里人用含碱量极高的河水浇地,一块好地种不了两年就变成盐碱

  • 标签: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小村庄 玛纳斯河 沙窝 含碱量 水浇地
  • 简介:毛泽东曾经满怀感悟和情愫地说过“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这是—句亲切、朴素而平实的话,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两位伟人之间的高度精神契合。特别是毛泽东终生不曾见到过鲁迅,鲁迅也终生不曾见到过毛泽东,在这种互不谋面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心心相通,那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呵,那又该是一种何等深邃的契合呵!

  • 标签: 毛泽东 鲁迅 思想研究 心灵感应 《反对党八股》
  • 简介:<正>巴金是著名的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李尧棠,字芾廿。“巴金”是他1929年发表《灭亡》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另外还有佩竿、余一、王文慧、欧阳镜蓉等笔名。一、创作活动的准备与开端1904年11月25日,巴金诞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的大家庭。父亲李道河曾任清政府广元县知县。母亲陈淑芬是巴金的“第一个先生”,除教读古诗词外,还教导他“爱一切的人,不管他们贫或富”(巴

  • 标签: 巴金 作家 作品 《灭亡》 中篇小说 散文家
  • 简介:<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大潮中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身边的一些人和事,虽然是可以构思小说的素材,但是离《孽债》的具体酝酿,还早着哪。几年过去了。知识青年这个字眼,在飞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已经让人感到陈旧和麻木。记得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我正在读长篇小说《爱的变奏》的校样,这是我的第五本和知青有关的长篇小说。一位相熟的朋友来访,听说又是一本和知青有关的书,他忍不住说:"你就不能写写别的吗?"我说是啊,我在乡下整整呆了10年,现在写出了5本长篇小说,我也对得起那段生活了。这本书出版以后,我想考虑写一点别的了。

  • 标签: 在乡下 一本 现实生活 告诉我 生下来 街子上
  • 简介:<正>假如有人问我:你能成为作家么?我便毫不犹豫地点头:能!因为我愿意一丝不苟地进行创作的准备。假如某一天社会承认我勉强算是一位作家了,那时有做作家梦的小青年来问我:作家先生,请你告诉我,我也能成为作家么?我想我一定会明明白白地反问他(她):你愿意一丝不苟地进行准备吗?舞文弄墨的人各自有各自的甘苦,我的甘苦凝为一点便是“准备”二字,苦之极是它,甘之极,也非它莫属也!

  • 标签: 作家 荷花淀 十九岁 弓弯 肖象 人物速写
  • 简介:许多小说理论家写过精彩的文章,逻辑也很强,有许多独到之处。在我不会写小说的时候得到过教益。在我会写小说的时候也得到过不少启发和帮助。我只能谈点感性认识,从个人写小说实践的体会出发,不敢冒充有什么高明之处。其实本人写小说并不高明,跟许多笨

  • 标签: 小说结构 小说创作 作品 人物形象 小说理论 人物性格
  • 简介:<正>我想从我到西安后看到的古迹文物说起,再说到文学艺术上的问题。我一个总的感想是:所有这些古迹文物都表现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它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但从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古迹文物来看,我认为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就是表现了封建统治者的生和死,就是生和死两个字。那些陪葬器物、壁画、墓志铭、诗词歌赋等等,表现了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希望颂扬和记载活着时的“功德”,以求不朽;并希

  • 标签: 现实主义 封建统治者 精神状态 中华民族 作品 文学艺术
  • 简介:<正>胡代炜的《创作的艺术》,最近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入作者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写的二十九篇论文.它从社会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广泛地谈论了文学创作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和文学的表现形式、方法与技巧等问题,并对一些老中青作家的新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本书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不发空论,行文畅达,文字明晰.在文学评论

  • 标签: 青作 发空 方法与技巧 文学评论 “四人帮” 文学创作
  • 简介:阮忠著20万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定价:5.60元。共分5章,即:庄子篇、格调篇、章法篇、人物篇、言意篇,构成完整而系统的内容。作者有意识地在庄子研究领域另辟蹊径,使该书从创作的角度切入,在庄子散文的创作生成、散文的篇章结构形式和造句用字之法、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意蕴、寓言的言与意等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创作论 庄子研究 言意 人物形象 篇章结构 人物篇
  • 简介:1947年暑假我辞去了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的教学工作,也辞去了报馆的副刊编辑职务,原是想多搞点创作。事实上,1947年我只写了《刽子手》和《任太太》两篇。前一篇是女作家专辑《无题集》的特约稿,后一篇是为《今日文学丛刊》第2册《我是中国人》而写的。1948年也只发表了四个短篇:《逝去的岁月》(载《文潮月刊》第4卷第3期)、《老周的作风》(载《中国作家》第

  • 标签: 杂忆 文学丛刊 文协 《中国作家》 副刊编辑 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