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疾病有成千上万种,其中一些是由遗传造成的,还有一些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和疾病相关的知识。如果你此刻嘴里正在吃东西,最好吃完再阅读.可怕的病菌世界卫生组织微生物犯罪档案(一)横行霸道的细菌形状:链状结构、细小斑点、螺旋形,还有的样子像章鱼。圆形、大小:绝大多数在0.5微米米之间~1.5,仅微指甲盖那么大的地着几万个细菌——吃东西前最好方洗就手.盘踞滋生地:细菌特别喜欢肮脏的地方。人的肠道里也有细菌,但它们危害不大,顶多通过化合反应,让你放个臭屁而已。

  • 标签: 致命疾病 HIV 青霉素 微生物 防御计划
  • 简介:巴金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翻译家、出版家。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并且从事20年的出版工作,担任众多期刊杂志的主编。巴金主要作品发表于上世纪前半叶。版本多,不断重印,是巴金作品一大特点。然而,毕竟年代久矣,早期的一些版本,尤其是初版本,在今天已难以觅到。很多读者和巴金的追随者,很想知道,巴金究竟出版了哪些作品,有哪些重要版本?在上海市作家协会的帮助下,记者编辑了一份巴金主要作品和版本目录,以飨读者,也有便巴金研究者。

  • 标签: 初版本 巴金 作品发表 著作 出版工作 期刊杂志
  • 简介:故事梗概:小说以1925年军阀孙传芳统治下的上海为背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杜大心对整个世界充满憎恶,他是一个患有严重肺结核的革命青年,他遇到“爱的天使”李静淑,一个信仰博爱主义的女孩,并渐渐爱上了她。但他很快在强烈的自责心理下投入工会繁忙的工作中,想以工作来压抑情感。信服他主张的纱厂工人张为群因为运送传单等物被

  • 标签: 《灭亡》 巴金 小说 文学评论 中国 现代
  • 简介:癸巳年腊月二十三日,即2014年1月23日,晚饭前,我终于写完那部十余万字的文稿。自从2007年到昆明后,幸得朋友提携和照顾,我在工作和写作之外,一直卖文为生。那部文稿,于2013年9月底接单,获得稿酬预付金一万块。此前8月,母亲人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续交住院费,这一万块钱救了急。对此,我对派单者心存感激。派单者当然不是东家,他必须执行东家规定的时限:2013年12月31日前交稿。按情理和经验,撰写时间可谓充裕。我曾经接手的文稿,都比这次还急。

  • 标签: 母亲 昆明医学院 疾病 2007年 附属医院 住院费
  • 简介:杜甫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创作在诗歌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其中疾病诗备受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论述杜甫患病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一、疾病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长期静卧的病人更容易陷入思考或者幻想,并容易长久地痴迷其间;二、疾病会使人的生命意识变得突出;三、疾病能改变人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而且会加深人对生活的认识,能极为敏锐地捕捉到常人所察觉不到的东西,洞察生活真相;四、疾病往往使病人产生不适、孤独、恐惧等心理感觉,与此相应,病人的情感需要增强,文字成为其宣泄情感的工具。这些因素都与杜甫的诗歌创作息息相关。

  • 标签: 杜甫 疾病 诗歌创作 影响
  • 简介: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过:“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面对这样的疯癫,伟大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在《作家日记》中写道:“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志健全。”

  • 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作家 疾病 隐喻 疯癫 帕斯卡
  • 简介:一当陆成发现自己对外界越来越不感兴趣越来越厌烦的同时便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沉迷于自己凌乱的内心生活。他想这大约是真应了尼采那众多似是而非的生活格言中的一句,在《偶像的黄昏》中尼采开篇即说:懒散乃是全部心理学的开端。陆成知道自己已被自身的某种恶习摆住,而这恶习的根源则来自于他那越来越恍惚和疲倦的脑袋。夏天来临之前,或者更早的那些时候,陆成就开始变得不爱起床。因为在每个难熬的夜晚他总是难以安然入睡,脑子里乱七八糟的随之冒出许多浮邪的念头。那些东西叫他自己都感到惊悸——如果统统付诸实现的话.他知道自己肯定已经

  • 标签:
  • 简介:美国历史上充斥着关于心理状况会让身体生病,或者能够治愈疾病的故事。很多畅销书、医学作品和百老汇的节目传播着这种观念。二十世纪四十和五十年代,医生和心理分析师弗朗茨·亚历山大说,压抑情感会引起清疡、哮喘和高血压等疾病。一九五○年,百老汇音乐剧《红男绿女》开玩笑说,婚姻受挫对上呼吸道不利。一九六○年,诺曼·梅勒用刀刺伤他妻子之后辩称,如果压抑怒火的话会得癌症。从电视上目睹了世贸中心双塔的倒塌的美国人报告说他们后来感到焦虑,在随后三年中患心脏病的几率也增高了。

  • 标签: 隐喻 疾病 观念 医学 百老汇 医疗照顾
  • 简介:新时期戏剧三十年回眸: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戏剧发生深刻变化的三十年。这一时期的戏剧,从创作、舞台呈现到理论、评论,都为今天乃至后世的研究留下极具历史价值的拓片。本刊之所以选择在2009年开设这一栏目,是希望作者能够沉下心来,从纵向梳理到局部探微等多个侧面对这一时期的戏剧做当代视角下的深度思考。

  • 标签: 戏剧文学 栏目 历史价值 中国社会 改革开放 中国戏剧
  • 简介:本文介绍了法国文艺复兴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家蒙田及其主要作品.通过细致的分析,向读者逐步展现出这位法国十六世纪的贵族名人作家的外貌、精神面貌、哲学观、人生观、道德伦理观、政治和宗教观、教育方法以及文学艺术方法,反映出当时的各种思想和文学主流.

  • 标签: 蒙田 《随笔》
  • 简介:  年表  1910年高云览生于福建厦门桥亭街.原名高怡昌,笔名高云览,高友庆、健尼、高法鲁、高仲约等.小学毕业,中学一年是作者的全部学历.  ……

  • 标签: 年表著作 览年表 高云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