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约翰·穆勒长期以来背负着功利主义"逻辑机器"的称号,他的文学观很少得到关注,其作品的"文学性"也时时遭受质疑。本文从《论边沁》和《论柯尔律治》两篇文章入手分析穆勒对两位哲人的形象塑造,以展现他富有文学色彩的表达和在意象运用上的深厚功底。结合他早年的论文,特别是《关于诗歌及其种类的思考》和《丁尼生诗评》,我们还可以发现,穆勒对意象和情感的强调都根植于他对诗歌本质的认识。在他看来,理想的诗人以"情"传"情",用鲜明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传达真理,塑造人性,而这些也正是穆勒本人在写作中不懈追求的目标。

  • 标签: 约翰·穆勒 《论边沁》 《论柯尔律治》 理想诗人
  • 简介:“笑起来小眼睛迷人”的王燕生说王燕生老师是中国诗坛伯乐,只怕无人反对,他有“诗坛教头”“青春诗会班主任”的美誉。我们见面之前先通信。我参加了诗刊刊授学院的学习,他是院长,我是他的记名弟子。

  • 标签: 诗人 班主任 王燕 诗坛 诗刊
  • 简介:1984年初夏,我在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同事李红祥家里认识老诗人鲁藜和他的夫人刘颖西。鲁藜偕夫人来厦是参加厦门大学一个学术研讨会,会后他回到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同安许厝村。离厦前他们在李红祥家小住半个月,宣传处办公室离李红祥住处很近,也就有了许多接触、聊天的机会。

  • 标签: 诗人 印象 厦门大学 学术研讨会 李红 宣传部
  • 简介:霍俊明:在我看来包括诗人在内人生在世就是走在一条永远不能回头的路上与众不同的是,诗人在结束这场或长或短旅行的时候他的旅行箱里存放的不只是衣物,钱粮,而是一叠能够存世的白纸黑字。或者说这个旅行箱里存放的是一个灵魂的重量。先说一个插曲。今年4月18日我在给北京的中学语文名师做诗歌讲座的时候,一个老朋友张芮突然说她和高照亮是北师大中文系的同学她说高照亮现在是一个诗人,上学的时候就很有个性。她几乎和这个同学很少说话。我当时有点懵掉了,高照亮这个名字太熟悉了。突然高照亮让我想起是朵渔的时候。我意识到多年来的一个心结:户口本上的名字和诗人的名字有时候并不是一个人。诗人,必然是特殊的一个存在。

  • 标签: 旅行箱 诗人 中学语文 中文系 北师大 户口本
  • 简介:年轻诗人是被请来给更加年轻的诗人讲授诗歌的技巧的。他想一个题目,一个赋予诗歌以希望的题目。“诗歌的低谷”、“诗的尴尬时期”使诸多的诗人惠了忧郁症,他要为诗界吹进一缕昂扬的新风。题目的基调定了:张开理想的翅膀再度迎接诗的辉煌。

  • 标签: 诗人 理发师 诗歌 忧郁症 尴尬
  • 简介:认识诗人张文斌有十多年了,他是个读书人,当过医生也干过许多世俗的事务,然而在我印象中,这是一个十分有风度彬彬有礼的儒雅君子。大概这种印象主要来源于读他的作品,他的诗歌写得很好,现代感十足,他的摄影作品拍得精美,艺术上讲究。对了,我所谓的"认识多年",也只见过两次面,更多的是通过他的作品,感知到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气质与风范。

  • 标签: 人的精神 诗人 天堂 故乡 摄影作品 当代知识分子
  • 简介:开办“中国诗集”栏目迄今已近五年,践行最初方案和宗旨,在栏目的视野和方式上,每年均有微调.比如在此基础上,于三年前新增了“国际诗集”,把当下外国诗人近作新译,与部分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诗人的新作,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示和考量,给阅读视界提供即时的、同步的和新鲜的视角;比如按照五年前的远期策划和设想,在对接下来的“红岩·中国诗集”专号的论证中,我们力图把时下现代汉语诗歌写作,放在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内考察,用“实物”(作品)的方式,以“未来”的眼界,期望整理和提交出一份,现代汉语诗歌的当下状况、形态和生态生成的文学报告.

  • 标签: 诗人 现代汉语诗歌 国际影响力 诗歌写作 时空范围 诗集
  • 简介:一1932年初春,一辆破旧的牛车行走在逶迤曲折的山路上,发出“咿咿哑哑”的声响。寒风冷洌,车上躺着一位瘦骨伶仃的老人,虽盖着一条破棉絮,那张露出的苍白脸,冻紫的嘴唇一直在发抖。两边的车栏,分别坐着车夫和一位年青小伙子,那小伙子约莫十七八岁,一头黑发微微卷曲着。

  • 标签: 诗人 追忆 厦门
  • 简介:<正>赤裸的女人,黑肤色的女人你的穿着,是你的肤色,它是生命:是你的体态,它是美!我在你的保护下长大成人:你温柔的双手蒙过我的眼睛现在,在这仲夏时节,在这正午时分,我从高高的灼热的山口上发现了你,我的希望之乡你的美犹如雄鹰的闪光,击中了我的心窝。

  • 标签: 世界具 具影响力 影响力诗人
  • 简介:提到诗人,或曰唐代各式才子,一如浪漫洒脱的诗仙李白,一如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或曰近代诗坛大家,一如情系康桥的徐志摩,一如向往春暖花开的海子。诗人,如此遗世独立的一个身份。他们总能在诗作中觅得世界的另一端,来盛放自己内心郁郁葱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诗人的世界是一面明镜,可深思地观望到过去,可直接地观察到

  • 标签: 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徐志摩 康桥 诗歌理论 伐檀
  • 简介:诗人要像敏感度非常高的钟,世界怎样撞向你,你就要发出什么样的回声。”2013年11月26日,大陆诗人蓝蓝在汕头大学举办的诗歌文化交流座谈会上如是说道。

  • 标签: 汕头大学 诗人 文化交流 敏感度 座谈会 诗歌
  • 简介:回眸20世纪90年代的广西诗坛,有—位诗人曾颇为活跃并负有不小诗名,出版有《紫色尘缘》《面对枪口》等诗集,“推崇先锋诗歌精神,提出打破旧格局,向传统诗风作建设性冲击;他倡导诗歌意志的存在方式不需用理性粉饰,诗人应勇于背叛人为的牵制从而趋向艺术的自然境界”,是典型的“先锋诗人”,然而由于个人生活、命运等各种原因,他曾一度淡出诗坛。然而,在他历经岁月蹉跎、生活浮沉之后,他又重新出现在诗歌领地,返回他一直心系的诗歌场域,并出版了《卸下伪装》《荣斌先锋诗选》等诗集。

  • 标签: 诗歌精神 先锋诗人 20世纪90年代 个人生活 存在方式 自然境界
  • 简介:诗人眼里,万物皆有其语言,它们或仗诗而言或借事而语,诗人就是其间的信号转换仪。构成这个大世界的每种细小分子,都蕴含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自然规律,所以,小的事物也可以引述出大情怀。在诗人燕窝这里,各种事物都获得了言说的机会,她的诗就像一个万物总动员,它们聚集在燕窝的诗国里跃动喧哗,各自发出自己有别于他者的声音。

  • 标签: 语言转换 诗人 万物 以小见大 自然规律 事物
  • 简介:人类欲望的膨胀和贪婪,对自然界生态的过度开发和掠夺,让诗人们重新考量人和自然的哲学定位。在拯救地球的呼唤中,军旅作家李松涛以庞大的体系,构建了独具一格的当代史诗典范。最近《诗刊》组织了“黄河诗人写黄河”,表达了诗歌对生态的莫大关注。

  • 标签: 拯救自然 诗人 诗歌 和谐 黄河
  • 简介:许篈是朝鲜宣祖时代朝廷大臣,也是韩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汉诗创作“奇才”。他的汉诗得到了许多朝鲜诗歌批评家的赞赏。许篈的一生极其短暂,但他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了大量的优秀诗篇,为古代汉诗世界再添新的画笔。

  • 标签: 朝鲜 汉诗
  • 简介:他临出门时,一只过路的乌顺便叫了他一声。他端详桃花的瞬间心中已结满了果子。他捧起稻穗微笑的刹那,爱情的子粒早就饱满。他忘不了走向红高粱,地是他的火焰和酒他屡屡向枫香树致敬,因为叶子红了的那季,他总能写出无数好的句子他对一朵自莲花感恩,也许,她的母亲还存活在洁白的藕里。他面对野菊花痛哭,并不是野菊花遮掩了他父亲的坟头,而是乡亲们的日子还这么清苦。

  • 标签: 诗人 乡村 大风 野菊花
  • 简介:乔治·戈登·拜伦是19世纪初期英国文坛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鲁迅称其为浪漫诗派“宗主”。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位为理想而战斗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为之献身。其活动和创作,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今天我度过了三十六年》为诗人生日时所作,亦是诗人的绝笔,是诗人风雨一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一首呼吁人们为希腊独立而奋斗的战歌,还如同一部简练深刻的小小“自传”。

  • 标签: 拜伦 绝笔诗 诗人 战士 归宿
  • 简介:作荣的溘然长逝,就像一株挺拔的大树骤然倾倒,就像一颗明亮的星辰骤然陨落,让所有的文朋诗友惊惑不已.他们纷纷打电话询问不相信这是事实!我作为亲历者,就尤感到如恶梦般的惊魂摄魄,就尤感叹生命的脆弱和命运难违的不确定性。

  • 标签: 诗人 韩作荣 悼念 火炬 不确定性 打电话
  • 简介:笔者敬爱的老诗人方敬生前对笔者多有教诲和爱护,笔者曾在祝贺中国新诗研究所建所十周年的时候写过的一篇文章即《学识和灵魂上的乳娘》中谈到笔者对他的亲切感受,觉得他既像一位爷爷,又像一位父亲,更像一位兄长。

  • 标签: 百年纪念 方敬 诗人 中国新诗研究所 诞辰 感受
  • 简介:1949年5月3日下午,方然身穿整沽的铁灰色中山装,和冀汸在杭州中山中路方正大茶庄门口,欢呼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入城式,他们身后是杭州“安徽中学”的师生。此时,方然的一个身份是杭州安徽中学的校长,另一个身份则是中共浙东游击队杭州联络点的负责人。所以此时此刻,他在激动之余还有一股极大的宽慰——在安徽中学成为浙东游击队联络点期间,他所付Ⅲ的辛劳、所经历的冒险,一时无法道尽!

  • 标签: “七月派”诗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 歌者 1949年 中山装 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