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尔比表意学的理论框架下,采用他者逻辑作为核心概念来检视其生活和研究。尔比不同寻常的童年生活、关系网和对宗教危机的反应塑造了她对世界的看法,即认为世界是对话的和复调的。在尔比看来,“女性”是相互对话的“差异”或“分别”这对逻辑关系的监护人。她的母性意识恢复了和身体之间的联系及符号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尔比向我们展示了以重维度为方法论的表意学,旨在创造内在关系并鼓励不同声音间的对话,借用生物“可塑性”术语,将实用意义、伦理意义和美学意义联系起来。当代苏珊·佩特丽莉的符号伦理学发展了尔比的表意学。

  • 标签: 对话质问 母性意识 他者逻辑 符号伦理学 表意学
  • 简介:“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之一,其中武松豪饮十八碗酒的情节又最为人乐道。然而,金圣叹连称“奇文”的篇应用文——酒旗广告、抄白榜文和印信榜文却少有关注。篇应用文简要直白.为常见常用之文.无奇可言。但篇应用文用于情节发展的个节点上,如神来之笔幻化出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篇应用文笔法相同,欲扬先抑,似乎阻拦武松过景阳岗,却都产生反作用力激发武松上山,使武松终成打虎英雄。

  • 标签: 《水浒传》 写作策略 情节发展 英雄故事 应用文 反作用力
  • 简介:《水死》是大江健郎在200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水死》既充满虚构的想象力,又饱含着对真实性的追求。在表达方法上,大江借助神话传说、“附体”的概念来展现想象力;通过重读、增设女性视角等方法来追求真实性。步入晚年的大江在此作品中将虚构和真实融合,在想象与事实之间,探索历史的真相,思考自我的身份。通过《水死》,大江在寻找作为一个小说家一生的轨迹。

  • 标签: 日本文学 大江健三郎 水死 想象力 真实性
  • 简介:树库是一种记录每个句子句法分析结果的标注语料库。文章介绍的是美国宾州大学构建的中文树库(CTB)。描写句子的谓词一沦元结构是CTB标注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它在句法标注中刻意强调的是以下个抽象的语法关系:中心语补足语关系、中心语一附加语关系和并列关系。在CTB中每个短语节点所支配的括号对或子树只表示上述的一种语法关系。此外,CTB在语法体系上也有很多特点,文章仅选取补足语、汉语的标句词“(DEC)”以及遵循语杠理论的词性标注准则等个汉语语法问题来进行讨论。如果我们同意句子的谓词~论元结构描写是树库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上述个问题不仅同这个目标紧密关联,而且将影响到基于树库的自动词性标注和句法分析系统的性能及其后续应用的结果。

  • 标签: 树库 谓词-论元结构 补足语 标句词 词性标注
  • 简介:文章对国际汉语教学与传播中存在的第空间及第空间语言和文化现象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国际汉语教学与传播的第空间模式。这个模式建立在多元文化主义和民族相对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它将外语及第二语言教学与传播定位为跨文化交际第空间中的教学和传播活动。也就是说,二语教学与文化传播不是孤立地发生在目的语文化空间中的,而是在第一空间(学生母语文化)和第二空间(目的语文化)共同作用下的第空间中发生的一个渐进的过程。二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帮助学习者建立第空间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视角。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渐走出第一空间、单一空间视角的限制,通过对第二空间语言文化的了解与掌握,逐渐建立第空间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视角的过程。

  • 标签: 跨文化交际学 文化教学 第三空间 国际汉语 国际文化传播
  • 简介:在日本文化中,武士(Samurai)形象和武士道精神(Bushido)是其精髓之一,长期影响着日本人的行为模式和生死观,例如,视名誉为生命、盲从并效忠领主或天皇、视死亡为归途等。这些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多有详细描写.电影经典中更有形象的刻画。

  • 标签: 武士道精神 英雄形象 文化诠释 骑士 牛仔 银幕
  • 简介:王船山《识小录引》中云:“故日:‘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者,小也。大可冒,小不可假,故曹丕得言舜禹,冯道可以救人之仁归契丹,唯小者则筋骸不可强,血气不可遏。乃嚣然日:‘恶用此哉?’于是而蚁穴决金堤,星火焚昆冈矣。所甚忧者,小之坠也,几希之绝也。”于是,船山先生在此文里详细地描述了服之仪礼各事。

  • 标签: 美国文化 鲁宾斯坦 服饰 信息 意义 符码
  • 简介:互文性理论是具有哲学方法论意义和可用之于实证分析的文本理论。2012年,继1966年首推互文性理论四十六年后,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复旦大学开设系列讲座演绎互文性理论的发展演变。第一讲“主体与语言:互文性理论对结构主义的继承与突破”内容博大精深,浓缩了互文性理论的基本阐释,兼容了互文体系的核心概念。本文选取了讲座展示的、过去学界不予重视的四个方面来读解:可视为克氏人生镜像和法国学术思想编年史的《武士》;中国哲学家张东荪中西哲学理念对克氏互文思想形成的影响;克氏与巴赫金互为成就的关系与克氏对本尼斯特结构主义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克氏的互文研究开辟了新天地。本文试图通过这四个方面史实的挖掘,再塑克氏思想大师的形象,丰富对不断创新发展、多元构成的互文性理论的认知。

  • 标签: 互文性理论 多声构成 《武士》 张东荪 巴赫金与本维尼斯特 弗洛伊德
  • 简介:中古见溪群母字在汾城方言是否腭化及其音值问题大致有两种情况:细音前腭化读tc、tch和部分细音前读塞擦音ts、tsh,与知章组混同。其中细音前读塞擦音ts、tsh“与知章组混同经过了k、k^h→c、c^h→tc、tc^h→tf、tf^h→ts、ts^h这样的演化过程,是腭化和知章组卷舌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汾城方言 腭化 卷舌化
  • 简介:黑龙江省富裕县家子村是目前满语口语保存较好的地区。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家子满语传承人都出生在家子,据2012年的调查,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36岁;他们的父辈多有当兵的经历;他们都提到满族不分家,分家的是少数,其满语多半是受爷爷奶奶辈的影响。他们多为被动的传承者,而少数的主动传承人将延缓满语消亡的速度。

  • 标签: 满语 传承人 濒危语言
  • 简介:日语有A型、B型和C型3个类型的价动词保留宾语被动句,而汉语只有A型和B型2个类型的价动词保留宾语被动句。日语有生物用作主语时最容易被接受,而汉语无生物用作主语时最容易被接受。从有生物用作主语易于表受影响者,无生物用作主语易于表话题这个角度来看,日语的价动词保留宾语被动句的主语主要用来凸显受影响者,而汉语的主语主要用来凸显话题。这个特点与二价动词保留宾语被动句一致。

  • 标签: 三价动词保留宾语被动句 有定 无定 受影响者 话题
  • 简介:蛰居六载,一鸣惊人著名华人导演李安,祖籍江西,于1954年10月23E1生于台湾屏东县潮州镇,祖上做过国民党时期的县长。李安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治家甚有古风、教子极为严格。李安在这样有着浓厚中国文化传统的氛围中成长起来.自然受到中国文化的浸染。父权家庭的中国典型模式也为他日后的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础和原始素材。李安于1975年从台湾“国立艺专”(今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电影系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先是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戏剧导演专业并获戏剧学士学位.后来又前往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获得电影硕士学位。

  • 标签: 李安 影视文化 父亲 三部曲 中国文化传统 笔记
  • 简介: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代表作“边境部曲”既对墨西哥进行殖民主义再现,又对其试图建构的殖民主义话语进行改写和重写.在小说的故事背景和创作背景的双重观照下,小说对他者的再现和强势文化对他者的表征障碍象征了美国自二战后,特别是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个体和民族身份认同危机.麦卡锡在反思和批判“美国例外论”的同时,也表达了一名白人主流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妥协,“边境部曲”也因此为美国的民族身份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参照.

  • 标签: 麦卡锡 “边境三部曲” 全球化 身份认同
  • 简介:本文以符号学中的符号自我理论为工具,以薛忆沩的个中篇小说《广州暴乱》、《一段被虚构掩盖的家史》和《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个人在历史中的身份与自我。考察发现在历史中个人的身份和自我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身份脱离了历史的语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各种身份累加而成的自我就与身份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张力,并对历史构成了一种反讽。

  • 标签: 历史 身份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