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经行”、“应时”与“前”李维琦蒋礼鸿先生主编的《敦煌文献语言词典》173页上释“经行”说:“在固定的路线上往来行走。佛教语。”所举书证为:“山既高大,佛每经行。”“经行树下广修真。”这两条证据都不能直接阐明“在固定的路线上往来行走”的意思。关键是...

  • 标签: 大正藏 敦煌文献 《贤愚经》 往来行 鸠摩罗什 “立即”
  • 简介:林清玄的散文,有着东方民族文化的心理机制,注重性情的广大融通,倾向于中和之情的徐缓舒释,追求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林清玄的散文还继承了乡土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对其加以意趣上的超越,用勾栏瓦社中的“人情味”来标注生活诠释人生,从而实现了“情”、“意”和“艺”的完美统一。所有这些,都在《有生命力的所在》一文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 标签: 林清玄 散文 乡土文学 意趣 性情 倾向
  • 简介:此图中山峦云雾,飞泉溪流,长松古木,小桥曲径,楼阁屋舍,景致幽美。书斋内一高士临窗闲眺,神情自若。

  • 标签: 山居闲 眺图 闲眺
  • 简介:德国联邦政府在"9·11"事件之后明确地站到了美国一边.在联合国主持下,德国还牵头在波恩彼得斯贝格召开了阿富问题国际会议,并提供了约3.4亿欧元的人道援助.但红绿政府第二任期伊始,德以绝不参与任何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以及不赞成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立场使德美关系陷入了一场深刻危机之中.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红绿联盟政府在阿富和伊拉克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来探讨德美外交政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 标签: 德国 阿富汗 伊拉克 外交政策 美国
  • 简介:“等”和“呼”是古代音韵学家分析汉语音节结构时使用的主要概念之一,是编制韵的重要理论依据。自目前最早的韵《韵镜》始,等呼就以其不同的内容显示出语音系统的时代特点。

  • 标签: 韵图 等呼 韵镜 汉语音节 混呼 四等字
  • 简介:一年冬天深夜二三更的左右、周围达呼尔人的相聚集居住乡村在忽然间人的呐喊的声马蹄的一点点声音一齐出来本雷打雷海哨似人耳都戳透

  • 标签: 巴图 阿伦 那女孩 达呼尔 嘈杂声 俄罗斯人
  • 简介:<正>一引言《切韵指掌》相传为北宋学者兼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所作,长期以来被尊为等韵的权舆。自明代起,就有学者怀疑此说,而清末邹特夫氏更提出确凿证据,指称此图为南宋产物,假托司马温公之名而已。既然传统的司马光作《切韵指掌》之说不可信,那么,此书究竟成于何时出于何人之手呢?关于作者与时代问题,赵(1934)董(1948)两位已有专文论及。根据他们的研究,我们现在都相信以下两点:(1)《切韵指掌》不是最早的韵。它不但晚于《韵镜》和《七音略》,而且晚于

  • 标签: 指掌图 切韵 韵图 人声 方言 中原音韵
  • 简介:本文以编译型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CLIPPER为例,全面介绍在数据库系统中,如何使用FOXGRAPH生成数学统计图形的具体方法。

  • 标签: CLAPPER FOXGRAPH
  • 简介:比喻是根据联想,用与甲物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乙物来打比方的一种修辞格。它是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艺术手段,运用得极为普遍,它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概念的事物形象化,把陌生的事物熟悉化,把深奥的哲理浅显化。博喻,则是用众多的

  • 标签: 博喻 形象化 思维模式 修辞格 比喻 事物
  • 简介:约翰·阿秀斯(JohannesAlthusius1557-1638年)是德国早期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家,他对于国家的形成、国家主权以及国家政治管理的叙述不仅仅构成了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史上的重要一章,而且集中地深刻地反映了1618年爆发的“三十年战争”前夕德意志社会的政治状况。阿秀斯的理论表现了当时德国与欧洲其他较先进的国家之间的差异,因此,研究阿秀斯的著作有助于了解十六世纪下半叶的德意志。

  • 标签: 国家学说 政治学说 约翰 资产阶级思想 三十年战争 政治管理
  • 简介:2004年5月26日-30日,内蒙卉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格日勒先生应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邀请来黑龙江大学进行访问和学术指导,受到黑龙江大学高度重视和热情欢迎。黑龙江大学校长衣俊卿教授热情接待并介绍了黑龙江大学整体情况和学科建设规划,

  • 标签: 内蒙古大学格日勒图 学术指导 教授来访
  • 简介:《重订司马温公等韵经》(以下简称《经》)是《合并字学篇韵便览》(以下简称《便览》)一书的韵。明末人徐孝著,张元善校刊。初刊于万历三十四(1606)年。本文拟讨论该韵图中(囗心)、(原图带框的字本文改用黑体)敷、微三个声母。在讨论之前,先介绍韵体例:

  • 标签: 韵图 图经 徐孝 反切上字 轻唇 韵摄
  • 简介:在外语教学中,阅读能力被看作是评价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阅读短文,进行多项选择,给出正确答案。由于在阅读训练中,很多教师使用的仍然是逐句翻译和分析语法的方法,阅读者处于被动的地位。针对阅读中存在的这一大问题,作者探索、研究了一种新的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方法,即一种结合语义和预测—证实理论的方法来激活学生大脑中已储存的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在做阅读理解前的准备阶段结合两种理论构思出语义,使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 标签: 准备阶段 语义图 理论方法 阅读理解 预测 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