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作用下PCI2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的变化,确定Pcl2细胞对DMSO的耐受剂量.按照一定浓度梯度(v,v)将DMSO加入培养液干预后的24、48和72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O/EB染色前后细胞的形态特征,同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显色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和计算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concentration,IC50).结果表明:DMSO浓度为14mL/L时,24h内90%的PC12细胞生长正常,形态完整,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浓度提高到20mL/L时,24h时细胞生存率可下降27%,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生存率进一步降低;24、48和72h对应的IC50值分别为31.4、23.9和19.2mL/L因此,对PCI2细胞而言,24h内的应用终浓度应低于14mL/L,干预时间如需延长,DMSO的应用剂量应相应降低.

  • 标签: PC12 DMSO 细胞生存率
  • 简介:用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方法研究氮杂炔正离子[R1-C≡N-R2]+与2,3-丁烯的反应机理.优化得到各驻点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解析了反应路径,并用同一方法研究当R1和R2分别被不同的烷烃基取代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有两个过渡态,ts1为C2-C3接近时的过渡态;ts2为氢原子的迁移,最后得到产物.不同烷烃基取代有相同的反应机理,支链越多的烷烃基的相对能量越高,由于苯基为一平面结构,能量反而较支链烷烃基团低.

  • 标签: 氮杂炔正离子 2 3-二甲基丁烯 反应机理 AM1
  • 简介:以乙酰丙酮、2,6-并丙基苯胺(或2,6-苯胺)和对甲苯磺酸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N,N’-(2,6-异丙基苯基)-2,4-戊亚胺(1)和N,N’-(2,6-苯基)-2,4-戊亚胺(2),产率分别为78%和72%,并用元素分析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 标签: 乙酰丙酮 2 6-二异丙基苯胺 2 6-二甲基苯胺 对甲苯磺酸 合成
  • 简介:本文合成了靛玉红腙及其衍生物N,N′—靛玉红腙。在DMF溶液中培养出它们的单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并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与分子结构。靛玉红腙(C16H?ON4)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7.667(1)、b=27.057(5)、c=12.322(2)入;9=96.28(1)°,z=4。N,N′—靛玉红腙(C18H14ON4)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6.666(2)、b=9.3161(3)、c=21.737(5)A;9=97.04(2)°,z=4。

  • 标签: 靛玉红 N N 晶体结构 单斜晶系 晶胞参数 化学组成
  • 简介:[[3-[N,N--氨基羰基]-2-吡啶基]磺酰胺基]-甲酸乙酯是合成玉米田除草剂烟密黄隆的重要中间体。本文通过对非光气法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对实验参数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实验收率可达86.0%。

  • 标签: -2-吡啶基]磺酰胺基]-甲酸乙酯 非光气法 合成
  • 简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98K下Tris—HCl缓冲溶液(pH=7.1)中不同离子强度下,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N-十四烷基-N-羟乙基-N,N-溴化铵(THD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考察了离子强度对者结合作用的影响,分别用Stern.Volmer方程、位点结合模型探讨了THDAB在浓度较低区域与BSA的作用机制,用位点结合模型计算了不同离子强度下THDAB和BSA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结果表明:随离子强度的增大,THDAB与BSA的结合作用减弱.

  • 标签: 离子强度 N-十四烷基-N-羟乙基-N N-二甲基溴化铵(THDAB) 牛血清白蛋白 (BSA) 荧光光谱 荧光猝灭
  • 简介:反—丁烯酯(又叫富马酸酯,简称DMF)是美国八十年代开发成功的防腐防霉剂新品.它具有高效、低毒(LD50大白鼠口服为2240毫克/公斤)和广谱抗菌的特点,对霉菌有特殊的抑菌效果,其抗菌活性不受介质酸度的影响.它在许多方面优于国内外目前使用的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等防腐防霉剂,因此,DMF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食品、饲料添加剂.此外,由于具有升华性,可用于不能直接用药剂进行表面和内部处理的物质和场所,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广阔.关于DMP的合成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较多.通常的合成方法,是以反—丁烯酸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直接与甲醇反应,经中和、过滤、洗涤、精制、干燥等工艺得到DMF精品.该法的主要问题是收率不高,一般在80%左右.由于甲醇的沸点较低,不便

  • 标签: 二甲酯 抗菌活性 防霉剂 内部处理 浓硫酸催化 饲料添加剂
  • 简介: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甲基-N-丙烯基十二烷基溴化胺(ADDB)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分子聚集体的大小和形貌变化.当ADDB浓度为10mM/L、温度25℃下时.分子聚集体以囊泡和少量短棒状胶束形式存在;当浓度增大到50mM/L时,分子聚集体主要以囊泡形式存在;当浓度高达100mM/L时.囊泡全部转化为长棒状胶束.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ADDB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对表面活性剂分子自聚集体的形貌影响很大,这一结果为通过控制溶液的浓度实现调控分子聚集体的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N N-二甲基-N.丙烯基十二烷基溴化胺 囊泡 胶束
  • 简介:摘要对苯辛酯,即DOTP,是一种在塑料制品行业中被广泛应用的增塑剂之一,在塑料制品的加工成型时加入可显著提高成品的柔韧性。虽然价值DOP,其在塑化性能上有较多不足,但是因其具有更加优越的物理性能,因此比DOP具有更加方阔的使用领域,不仅可以应用于耐温电缆料的制作,还能作为常见的增塑剂来应用。由于DOTP在应用上的极度广泛,塑料制品产业对其具有极高的需求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塑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有对苯辛酯的生产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DOTP的生产过程中,酯化反应是最常用的生产技术,但通过对其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发展,传统的TPA法在回流工艺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是在对这种生产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部分改进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对苯辛酯的生产工艺的改进做出贡献。

  • 标签: 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酯化反应 回流 改进
  • 简介:将混合稀土水合物RECl3·7H2O及AlCl3·6H2O以合理的方法转化为活性Al2O3、RE2O3,并选择适当的担体,作为邻苯酐与正丁醇合成邻苯丁酯的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控制条件下,其催化效果比较明显,邻苯酐转化率几乎与浓硫酸的催化效果相当。

  • 标签: 催化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稀土 Al2O3
  • 简介:摘要:在化工企业中,做好化学分析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乙醚合成的主要原料、方法及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环氧乙烷开环反应生成乙醚的反应机理和绿色生产工艺流程的开发设计。

  • 标签: 乙二醇二甲醚 合成工艺 绿色生产工艺
  • 简介:观察苯对小白鼠内脏的影响,进而探讨苯对人体的危害作用.选用健康成年昆明种小白鼠20只,雄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4组:正常组、一周组、两周组、三周组.在半封闭的空间内加入苯制造有害的外部空气环境,让实验组小鼠在被污染的空气中生活一段时间后,解剖小鼠,观察苯对小白鼠内脏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一定时间内,苯对小白鼠的肝、肺可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可逆性损伤,长时间的处在被苯类物品污染的环境中肝脏可出现不可逆性损伤.

  • 标签: 二甲苯 小白鼠 肝坏死 可逆性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邻苯酸酐又称为苯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众多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苯酐的生产技术上一直较为落后,近年来,苯酐生产厂家及相关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对其生产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并通过投入实际应用后创新了苯酐的节能工艺,即应用蒸发-冷凝技术,并通过对填料塔进行设计,将此创新工艺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通过对相关创新工艺流程进行阐述后并对取得实际效果进行分析。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酐 精馏节能 技术 应用
  • 简介:<正>加尔顿爵士(SirFrancisGalton,1822~1911)是英国科学家、探险家和人类学家.他告诉我们,原始的非洲达马拉(Damaras)人

  • 标签: 加尔 达马 牛群
  • 简介:摘要双胍自从1957年问世,应用于临床将近60年的历史,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除了具有理想的降糖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心血管保护效应,其中包括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降压,抗氧化应激,抗炎作用,改善心脏重塑,改善心衰,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等。因此双胍具有独立于降糖之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糖尿病 保护效应 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