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行微创胸腔镜辅助下尖瓣成形术的56例尖瓣脱垂患者资料,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5±14)岁。结果显示,所有尖瓣成形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手术中转正中开胸,体外循环时间(207±5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4±59) min,手术时间(374±90) min;术中出血量(690±268) ml,5例(8.9%)患者需要术中输血;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19±9) h,24 h胸腔引流量(460±247) ml,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25±6) h,总住院时间(13±4) d。胸腔镜辅助下尖瓣成形术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围手术期效果满意。

  • 标签: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胸腔镜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青年男性患者,活动后气短2年,外院检查发现尖瓣脱垂、左心扩大、肺动脉高压,给予改善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经阜外医院逐步筛查肺动脉高压尖瓣脱垂的病因,确诊为Bland-White-Garland综合征合并尖瓣脱垂,行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矫正及尖瓣成形术后恢复效果显著。

  • 标签: Bland-White-Garland综合征 二尖瓣脱垂 肺动脉高压 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同程度尖瓣反流合并左室功能低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52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8例,女97例,年龄(61±7)岁。选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合并尖瓣中度反流以上病例,分析不同程度尖瓣反流患者预后及心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入选患者中67例合并中度以上尖瓣反流。52例术前反流中度,LVEF为38%(35%,40%),食管超声评估瓣膜结构良好,术中搭桥后评估室壁运动得到改善,未干预尖瓣。6例术前反流中-重度,LVEF为38%(35%,39%),搭桥后食管超声评估室壁运动得到改善并且尖瓣叶及下结构良好,反流减轻,未干预瓣膜。9例术前反流重度,LVEF为38%(35%,39%),2例术中探查尖瓣乳头肌及腱索功能及位置尚好,同期行尖瓣成形术,7例患者存在乳头肌及腱索移位明显,环扩张,行尖瓣置换;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半年随访尖瓣反流均减轻至中度及以下,LVEF较术前升高[47%(45%,48%)比38%(35%,39%),P=0.024],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57(56,59)mm比61(59,64)mm,P=0.002]。结论左室功能低下合并尖瓣反流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术中食管超声评估十分重要。对于中-重度以上反流,下结构受缺血影响的患者,积极行尖瓣置换手术,以利于术后心功能改善。

  • 标签: 心室功能障碍,左 冠状动脉分流术 二尖瓣闭锁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引导下经皮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安全性及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 2019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经胸超声引导下PBMV患者15例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53±13)岁,总结术前、术后即刻效果以及术后早、中期随访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例患者因术后尖瓣大量反流,转外科治疗。其余14例手术成功,术后即刻评估尖瓣口面积、左心房平均压、尖瓣平均跨压差,分别为(1.84±0.43)cm2、(11.9±4.5)mmHg(1 mmHg=0.133 kPa)、(10.9±3.2)mmHg,与术前[(0.89±0.24)cm2、(21.9±6.0)mmHg、(20.1±3.6)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三反流面积减少[(3.79±2.81)cm2比(5.26±3.99)cm2,P=0.03),而尖瓣反流面积未见明显增加(P=0.67)。14例患者随访(13.8±4.6)个月,术后早、中期尖瓣口面积、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术前相比均改善(均P<0.01);三反流面积较术前改善(P<0.05),尖瓣反流未见明显变化(P>0.05);术后早期中期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全组患者无因再狭窄次手术者,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胸超声引导下PBMV具有可行性有效性,且近中期效果良好。

  • 标签: 二尖瓣狭窄 超声心动描记术 球囊扩张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尖瓣及主动脉置换手术中保留瓣膜下结构的临床价值及其对左心室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成人心脏外科实施尖瓣置换手术治疗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保留瓣膜下结构分为保留组45例(术中保留瓣膜下结构)、全切组52例(术中尖瓣下腱索全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随访36个月的一般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功能定量指标;采用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患者手术前后心尖长轴整体纵向应变及左室短轴整体圆周应变参数,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保留组与全切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41.8±11.3)(43.3±10.6)岁,男性分别占58.0%(26例)44.0%(23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留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57.8±4.5)(78.6±6.7)min,均长于全切组[分别为(48.1±4.4)(48.1±4.4)min](均P<0.05);保留组患者停机时左心房压为(8.4±1.8)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全切组的(11.3±2.5)mmHg(P<0.001);保留组与全切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测定值、尖瓣环室间隔侧应变率、尖瓣环左室壁侧应变率均存在组间×时间的交互效应(均P<0.05)。保留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LVEDD、LVEF分别为(44.7±4.0)mm(45.5±4.2)mm,(56.5±4.9)%(58.8±5.0)%,均大于全切组的(42.7±3.6)mm(42.7±3.6)mm,(54.5±4.6)%(56.3±4.8)%(均P<0.05);保留组术后3个月的LVESD为(32.6±3.2)mm,大于全切组的(31.2±3.4)mm(P<0.05);保留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Tei指数分别为1.0±0.20.8±0.2,均低于全切组的1.2±0.30.9±0.2(均P<0.05)。结论尖瓣置换手术中保留瓣膜下结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左心功能,提高左心收缩能力。

  • 标签: 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术 保留瓣膜下结构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主动脉阻断时间
  • 简介:我喜欢秋天,更喜欢秋天的颜色。秋天是红色的,一株株枫树晨露笑颜,一片片枫叶披上了红色的大衣;秋天是金色的,一朵朵菊花争相开放,金色、黄色连成一片海洋,

  • 标签: 小学 作文 语文作文 吴菲玉
  • 简介:的,的,那是笋儿。它傲然地举着那把仿佛将要刺破长空的剑,向上,向上,向上……——题记一枝一节,一梢一叶,一笔一划,竹林间静得就像要滴墨的水墨画。我立于竹间,怅然地仰望那一片苍穹,烟雨迷蒙我全然不顾。

  • 标签: 初中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陆奔大家好,我叫陆奔,我有一双又圆又大的眼睛,表演节目时,我总是很投入,很自信。我喜欢读书,希望妈妈给我买许多好看的书。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告诉你们一个秘密:那是因为每次写之前,我总是亲自去观察,然后认认真真地记下来。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简介: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省绥(suí)宁县武阳镇的一个小山村里,那里空气新鲜,风景优美,民风纯朴。一年四季中,家乡的秋天是最美的,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繁荣景象。

  • 标签: 《小荷尖尖》 当代作品 文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