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考预测】红军是中考的重点之一.考点主要集中在长征的原因、时间、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长征途中主要事件的先后顺序和胜利的意义。尤其是以红色旅游景点、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等为切入点.进行综合考查遵义会议。

  • 标签: 长征 红军 旅游景点 金沙江 毛泽东 中考
  • 简介:红军是中考的重点之一.考点主要以“红色旅游景点、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等为切入点.进行综合考查遵义会议。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读图题.并且以图片作为命题切入点。复习时.我们要在注重课本图片的同时.也搜集相关长征途中重要事件的图片文字材料。

  • 标签: 长征 红军 图片文字 旅游景点 常见题型 毛泽东
  • 简介:【中考预测】红军是中考的重点之一.考点集中在长征的原因、时间、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长征途中主要事件的先后顺序和胜利的意义。尤其是遵义会议以红色旅游景点、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等链接与此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常见题型是选择题和读图题.并且以图片作为命题切入点的较多。复习时,应在注重课本图片的同时.也搜集相关长征途中重要事件的图片.和文本结合。

  • 标签: 长征 红军 旅游景点 常见题型 金沙江 毛泽东
  • 简介:“英雄的史诗”,这是江泽民同志对《红军史》的题词。长征,共行军368天,15个整天打大决战,白天行军235天,夜晚行军18天。

  • 标签: 红军长征史 江泽民 行军 同志
  • 简介:一、中央红军过云南1.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2.时间:1935年2—5月。3.经过: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共8.6万余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线,强渡乌江天险,于1935年1月7日占领遵义。

  • 标签: 红军长征 长征胜利 云南 纪念 中央红军 1934年
  • 简介: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战略转移,在进入云南后,因国民党在富源县城集结了大量军队,而紧邻沾益的墨红镇山高林密且兵力空虚,中央军委决定转而攻占沾益、曲靖,于1935年4月和1936年4月毛泽东和肖克先后率领中央红军和红六军团经过墨红镇,到达沾益、曲靖集结。红军过境墨红镇时,宣传革命的道理,发动广大贫苦农民,打土豪、分浮财。受到红军过境的影响,富源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在墨红镇普冲村成立,创建了游击革命根据地,成立了游击大队,为此后的墨红及富源乃至云南全省的解放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 标签: 红军 长征 中国共产党 墨红镇
  • 简介:我喜欢旅游,更爱红色旅游。在纪念红军胜利80周年之际,我和老伴慕名前往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镇,去瞻仰红军纪念碑。那里是当年红军走过的地方,如今已成为红色旅游胜地。清晨,我们从成都转乘旅游大巴朝着松潘进发。汽车行驶在川西公路上,沿途那皑皑的雪山、欢腾的溪流、碧绿的草原、悠闲的牦牛,还有散落于河畔的藏羌小寨,形成了一道道赏心悦目的美景。

  • 标签: 红军长征纪念碑 旅游大巴 松潘县 主寺 红二十五军 小寨
  • 简介:今年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胜利80周年。红军,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长征,是指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历时一年(1934年10月-1935年10月),途经11省,行程2.5万里。而广义的长征则有4支队伍,即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开始于1932年7月,结束于1936年10月,历时4年多,途中开辟了数个新根据地,过程十分复杂。过去我们长期宣传的长征,主要是反映红一方面军长的情况。

  • 标签: 红二十五军 三军会师 西路军 吴焕先 雪山草地 红六军团
  • 简介: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创办的中文报纸《救国时报》,立足巴黎,面向国内广大读者和世界广大侨胞,以“不分党派,不问信仰,团结全民,抗日救国”为宗旨,在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宣传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读者誉为“海外权舆”、“抗日先锋”、“革命民众的喉舌”等。其报道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利用中外媒体资讯,传播红军信息;连载长篇通讯,系统报道长征;出版《长征》一书,反映长征全过程;抢译斯诺陕北通讯,披露斯诺苏区见闻;刊发大量图片,展示红军风采。

  • 标签: 巴黎 《救国时报》 红军 长征 抗日宣传
  • 简介:红军为什么选择陕甘地区作为长征落脚点,在很多描述或研究长征的著作中,都把答案归结为中共中央在哈达铺从报纸上得知的,陕北有大量红军和大片根据地的情报。文章认为,除了这一情报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促使中共中央和红军选择陕北作为长征落脚点,一是要解决战略依托问题,争取苏联直接援助;二是实现北上抗日救国的主张。

  • 标签: 红军 长征 北上抗日
  • 简介:摘 要:在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情况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军事政治形势,任弼时不仅率领红六军团创造性完成了先遣探路的任务,而且把红二、六军团建设成一只新的战略力量,完成了牵制敌人、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任务。北渡金沙以后,又以高超的斗争艺术挫败了张国焘的分裂图谋,领导红二、四两个方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实现了三军大会师,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他在长征中的功绩永远被历史铭记。

  • 标签: 任弼时红六军团 红二方面军贡献
  • 简介:今年是中央红军胜利结束长征的80周年,而明年即是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全面结束长征的80周年。大半个世纪前,这场宏达队伍成功的战略转移给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人类军事史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不仅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近代中国人集体的命运,是人类战斗史上集体作战挑战生命极限的奇迹。

  • 标签: 红军 长征 意义
  • 简介:说起外界披露红军消息最早的人,人们大都会首先想到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1937年10月,他撰写的名著《西行漫记》首版问世)。而事实上,在他之前,陈云、薄复礼和董健吾已有关于红军的文章发表。

  • 标签: 红军长征 消息 《西行漫记》 新闻记者 文章发表 大都会
  • 简介:在革命回忆录和党史论著中,关于中央红军的一些具体史实说法不一。根据有关史料的查证和考订,中央红军出发的具体地点应是于都;长征出发时的首脑机关应在军委第一纵队;巧渡金沙江的渡船数目应为6只.

  • 标签: 中央红军 长征史实 考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红军作为土地革命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刻的。通过探讨红军与近代贵州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以发展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探讨长征对贵州近代社会的影响。

  • 标签: 红军长征 贵州文化 变迁
  • 简介:红军体育具有优良传统。在艰苦卓绝的长征岁月红军的体育传统也没有中断。每逢休整期间,部队都会组织体育活动。在长征途中红军的体育对保持官兵的体力,坚定革命斗志和激发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 标签: 长征 红军 体育运动
  • 简介:自红一方面军1935年1月进入川南,至红二、四方面军1936年8月离川北上抗日,红军在川行程万余里,时间长达一年零八个月。红军在川期间,川军及国民党中央军对红军实施围追堵截,留下了丰富的档案史料。如今,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被妥善地保存在四川省档案馆及红军经过的各地市县档案馆内,成为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素材。值此纪念红军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不揣浅陋,权充一次导游,带领大家浏览这多达数十万字的档案史料,希望大家能从中真切体会到长征的艰辛,体会到红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亲情。

  • 标签: 红军长征 档案史料 川军 红一方面军 四川省档案馆 爱国主义教育
  • 简介:红军是党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爬梳红军期间特别是在贵州的文献资料及现存的革命遗迹,并借鉴吸收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红军中的宣传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考证。分析了红军中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结合各种形式的标语、歌谣、布告以及大量实际行动的证明指出了红军宣传工作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同时分析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客观上宣传和扩大了红军,振奋了军心,鼓舞了士气。

  • 标签: 红军 长征 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