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灾频繁发生.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正日趋尖锐.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干旱缺水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 标签: 中国 干旱灾害 抗旱减灾对策 水资源 洪涝灾害 农业
  • 简介:引言2010年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旱灾的侵扰,尤以西南地区旱情严重,根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4月8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21亿亩(多年同期均值1.0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780万亩(重旱2862万亩、干枯1671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280万亩;有2595万人、184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1144万人、893万头)。其中,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907万亩(重旱2554万亩、干枯1643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97万亩;有2088万人、136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4%”。

  • 标签: 2010年 西南地区 水权保护 自然灾害 旱灾 数据显示
  • 简介:7月24日,山西省民政厅、减灾办召开了2017年旱灾受灾情况会商会,分析研判全省旱灾受灾情况。山西省农业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省气象局、省气候中心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商。会上,民政厅救灾处通报了今年全省早灾受灾情况、降水情况和民政部门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与会各单位对旱灾受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判。

  • 标签: 受灾情况 山西省 旱灾 商会 救灾工作 防汛抗旱
  • 简介: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人们兴修水利,防震抗震等都是为了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灾害给人类尤其是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但自然灾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于是人们提出灾害一般是可以防御的主张。

  • 标签: 灾害经济学 国际减灾十年 守业投入 演化规律
  • 简介: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大小是牵涉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不可能精确的计算这种损失。但是,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又十分需要了解灾害可能造成的或已经造成的后果。所以就需要对这种损失进行评价和估计,即灾害评估。灾害评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的努力,在于使这种评估更

  • 标签: 灾害评估 自然灾害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 生态环境 损益分析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0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 标签: 气象灾害 灾害防御 防御条例
  • 简介:灾害是指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从哲学上讲,灾害是自然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变异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言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灾害具有危害性与意外性、区域性与延滞性、可预测性与可预防性、后果利害双重性等经济特征.

  • 标签: 经济特征 灾害 社会经济因子 人类社会 价值判断 生态因子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已经2003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

  • 标签: 地质灾害防治 防治条例
  • 简介:<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 标签: 地质灾害 资源主管部门 灾害防治 危险性评估 山体崩塌 地面塌陷
  • 简介: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据调查,全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约有41万处,各类塌陷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全国有400多个县(市)、1万多个村庄受到崩塌、滑波、泥石流威胁.有23个省、市、自治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地面塌陷,16个省、市、自治区的46个大中城市出现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例如,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的地面沉降造成当地防洪能力下降,建筑物开裂,并危及铁路、公路设施,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 标签: 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 四川 重庆 地面沉降 防灾意识
  • 简介:2003年4月15日,德国发现第一例非典病例:一对新加坡医生夫妇从美国飞往新加坡.在德国法兰克福转机时被发现有相应的症状,立即被留下紧急隔离治疗。由于防范严密,德国没有发生一例新传染的病例。

  • 标签: 德国法兰克福 防治机制 灾害 隔离治疗 新加坡 病例
  • 简介:我国防御山地灾害面临的形势1、我国易发生山地灾害的区域面广、量大,防御难度大.山地灾害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中南和东南沿海山区.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我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44.8%,分布范围广,而且分散,治理难度大.其中云南和四川省是我国山地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共有山地灾害威胁点20余万处,全省128个县市绝大部分都受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威胁,元阳、镇康、西盟、镇源、怒江等县因山地灾害而搬迁县城,碧江县甚至因山地灾害威胁而撤消.四川省具有一定规模并可能造成危害的滑坡和崩塌约10万余处,泥石流沟3000余条,危及120多座县城、800多个乡镇、500多家工厂、矿山企业的安全.

  • 标签: 山地灾害 人类 防治措施 泥石流 滑坡 洪水
  • 简介:8月28日10时40分许,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社区大树脚组发生山体滑坡。28日16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贵州省纳雍县严重山体滑坡灾害,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灾害发生后,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立即作出批示,并率领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害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贵州省减灾委、省民政厅于8月28日12时30分紧急启动省级Ⅲ级救灾应急响应.

  • 标签: 滑坡灾害 国家减灾委 纳雍 灾害现场 救灾物资 张家湾
  • 简介: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第四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的获奖作品中,摄影师用他们独特的艺术视角,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新疆大风吹翻火车、内蒙古遭遇沙尘暴袭击、山西遭遇严重粉法污染……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的恶果,值得人们深思,警示人们提高减灾意识,保护自然环境。

  • 标签: 自然灾害 摄影师 环境污染 获奖作品 摄影比赛 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