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先秦道家在处理“道”与“利”的关系时,首先肯定了人的正当利益诉求,肯定了功利的正当性及人求生的合理性。但道家也看到了过分执着于利益的诉求,往往会走向事物的对立面,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有鉴于此,老庄一方面号召世人减少对外在之欲的诉求,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过简单素朴的生活;另一方面还从修行方式上提出了知足、不争、无为的主张,希望世人能与大道靠拢,最终超越功利,实现“小国寡民”的治国之境、达到精神与肉体双重自由的圣人之境。

  • 标签: 寡欲 知足 无为 不争 不利
  • 简介:礼治是先秦"天人关系"中人的因素彰显后形成的一种以礼治国的方式。先秦诸礼中,丧礼最具活力,它在形成中孕育了尊亲、爱人的人伦精神和权利义务相对应的法律思想,沟通了生养死葬之礼,具有凝聚及和睦家庭、宗族的自治功能。随着宗谱被确立为国家纲纪,服制辅助君统和分封制,确保了君统承嗣有序及边疆稳定,还推动着大宗法社会向"士农一体"化的小宗法社会过渡。先秦服制不仅为后世治亲以安邦构筑了总思路,也是涵养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 标签: 先秦 礼治 丧礼精神 社会功能
  • 简介:先秦儒道两家都有着丰富的和论思想。在音乐之美层面,儒道都追求音乐的和谐之美,儒家关注宫、商、角、徵、羽五音的调和,道家则欣赏未经雕饰的天地间自然和谐之音。在处世之道层面,儒道都坚持以圆融调和是非得失;儒家世俗伦理以“和”指导人际交往与处事,道家则游离于世俗之外,以"和"道引导个体生命的内在提升。在生命本源层面,老子以阴阳和气的激荡融和释万物由来,荀子也以阴阳之和气释万物产生,而庄子特别主张内在的承载并培育阴阳之和气以实现与生命本源的同一,以此实现个体生命的脱俗超越。

  • 标签: 先秦儒道 艺术之美 处世之道 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