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混凝土冬季施工若采取的措施不当,会给施工的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极易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或出现质量事故。本文从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原理和常用施工方式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 标签: 混凝土 冬季施工 施工方式
  • 简介:摘要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经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大型桥台、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确保工程的质量。

  • 标签: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 裂缝 温度
  • 简介:摘要通钢7#高炉基础6.8m厚,施工期间为高温季节,混凝土一次浇筑量为6540m3,采用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合理的养护方式,浇筑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泵送大体积混凝土所产生的水化热,成功解决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

  • 标签: 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 配合比 养护 浇筑方法 水化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大面积混凝土建筑工程中,引起温度裂纹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控制的措施和方法也因工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现代工程建筑中经常涉及到大面积的混凝土施工,因此,大面积的混凝土施工的设计应用也就越来越广泛,比如,高层楼房基础,整跨浇注箱梁,特殊桥梁基础,水利大坝等都是大面积的混凝土施工项目。这种建筑施工具有一次浇注混凝土的面积大,混凝土表明的系数小,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释热放集中,工程内部升温也比较快,而且由于混凝土建筑内外的温差比较大而很容易产生裂缝,从而影响工程的正常以及安全使用等特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大面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 标签: 体积混凝土 施工控制 混凝土施工
  • 作者: 殷继业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08-18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8期
  • 机构:摘要:在超长、超宽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一样平常每30~40设一道后浇带,等40~50天后再后浇膨胀混凝土,这种通例后浇带施工,工序繁多,时间跨度长,施工资本高,而且难以保证总体质量,给修建装饰也带来隐患。在工程施工实践中,使用uea混凝土赔偿紧缩的原理,采用膨胀增强带替换后浇带,实现了超长钢筋混凝土的无缝施工,为同类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混凝土成型就是将混凝土拌合料浇筑在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的模板内,加以捣实,使其具有良好的密实性,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混凝土成型过程包括浇筑与捣实,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关键,将直接影响构件的质量和结构的整体性。因此,混凝土经浇筑捣实后应内实外光,尺寸准确,表面平整,钢筋及预埋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技术一、混凝土浇筑1.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检查,应确保标高、位置尺寸正确;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严密性满足要求;模板中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应加以清除;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不允许留有积水。(2)对钢筋及预埋件应请工程监理人员共同检查钢筋的级别、直径、排放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认真作好隐蔽工程记录。(3)准备和检查材料、机具等;注意天气预报,不宜在雨雪天气浇筑混凝土。(4)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和技术、安全交底工作。2.浇筑工作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如混凝土在浇筑前有离析现象,须重新拌合后才能浇筑。(2)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对于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由料斗进行浇筑时,不应超过2m;对竖向结构(如柱、墙)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超过3m;对于配筋较密或不便捣实的结构,不宜超过60cm。否则应采用串筒、溜槽和振动串筒下料,以防产生离析。(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浇人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避免产生蜂窝麻面现象。(4)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为了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6)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当由于技术上或施工组织上原因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条件确定。(7)正确留置施工缝。施工缝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8)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模板及其支架、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出现不正常的变形、位移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9)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认真填写施工记录。3.整体结构浇筑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连续性,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因此,在编制浇筑施工方案时,首先应计算每小时需要浇筑的混凝土的数量Q,即VQ=t1-t2式中V——每个浇筑层中混凝土的体积,m3;t1——混凝土初凝时间,h;t2——运输时间,h。根据上式即可计算所需搅拌机、运输工具和振动器的数量。并据此拟定浇筑方案和组织施工。1)框架结构浇筑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有基础、柱、梁、楼板等。其中框架梁、板、柱等构件是沿垂直方向重复出现的,因此,一般按结构层来分层施工。如果平面面积较大,还应分段进行(一般以伸缩缝划分施工段),以便各工序流水作业,在每层每段中,浇筑顺序为先浇柱,后浇梁、板。柱基础浇筑时应先边角后中间,按台阶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角落,防止一侧倾倒混凝土挤压钢筋造成柱连接钢筋的位移。柱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浇筑,以便利用梁板模板作横向支撑和柱浇筑操作平台用;一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向中间推进,以防柱模板在横向推力下向一方倾斜;当柱子断面小于400mm×400mm,并有交叉箍筋时,可在柱模侧面每段不超过2m的高度开口,插入斜溜槽分段浇筑;开始浇筑柱时,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随着柱子浇筑高度的上升,混凝土表面将积聚大量浆水,因此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亦应随浇筑高度上升予以递减。在浇筑与柱连成整体的梁或板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排除泌水,而后再继续浇筑梁或板。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其顺序是先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筑;而且倾倒混凝土的方向应与浇筑方向相反;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可先单独浇梁,并在板底以下20~30mm处留设水平施工缝。浇筑无梁楼盖时,在柱帽下50mm处暂停,然后分层浇筑柱帽,下料应对准柱帽中心,待混凝土接近楼板底面时,再连同楼板一起浇筑。此外,与墙体同时整浇的柱子,两侧浇筑高差不能太大,以防柱子中心移动。楼梯宜自下而上一次浇筑完成,当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其位置应在楼梯长度中间1/3范围内。对于钢筋较密集处,可改用细石混凝土,并加强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和结构尺寸的准确,注意施工中不要踩倒负弯矩部分的钢筋。2)剪力墙浇筑剪力墙浇筑除按一般规定进行外,还应注意门窗洞口应以两侧同时下料,浇筑高差不能太大,以免门窗洞口发生位移或变形。同时应先浇筑窗台下部,后浇筑窗间墙,以防窗台下部出现蜂窝孔洞。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厚度大于或等于1.5m,长、宽较大,施工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不低于25°C的混凝土结构。一般多为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如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整体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高炉转炉设备基础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要求较高,通常不允许留施工缝。因此,必须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各工序协调配合,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等具体情况,选用如下浇筑方案。(1)全面分层。在整个结构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在初凝前再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到浇筑完成。采用此方案,结构平面尺寸不宜过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必要时亦可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2)分段分层。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每段的长度可根据混凝土浇筑到末端后,下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来确定。分段分层浇筑方案适用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3)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而混凝土的流动性又较大时,采用分层分段方案混凝土往往不能形成稳定的分层踏步,这时可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案。施工时将同批次浇筑到顶,让混凝土自然地流淌,形成一定的斜面。这时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这种方案很适应混凝土泵送工艺,可免除混凝土输送管的反复拆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截面大,水泥水化热息量大,而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由此使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当形成的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在受到基岩或硬化混凝土垫层约束的情况下,就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采取适当措施。(1)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火山灰或粉煤灰水泥。(2)掺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也可掺人适量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3)采用中粗砂和大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4)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5)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可在砂、石堆场、运输设备上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覆盖草包等隔热材料,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6)扩大浇筑面和散热面,减少浇筑层厚度和浇筑速度,必要时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用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温度。(7)在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排除泌水,必要时进行二次振捣。(8)加强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C,故可采用草包、炉渣、砂、锯末、油布等不易透风的保温材料或蓄水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和延缓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降温速率。(9)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