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西北地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开展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模式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足球特色学校有其独特的足球文化,并形成了组织固定、娱教一体、体系先进等特征。

  • 标签: 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足球文化 模式 特征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西北地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开展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模式与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足球特色学校有其独特的足球文化,并形成了组织固定、娱教一体、体系先进等特征。关键词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文化;模式;特征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西北地高中2015年、2016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有关的体育文化、足球文化、校园足球文化的相关研究。1.2.2问卷调查法本次发放给教师的问卷有30份,全部回收且有效度100%;發放给学生的问卷共有200份,一共回收191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90份,有效问卷占95%。1.2.3实践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操纵和控制,创造一定的环境,以探讨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2.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开展模式及主要特点2.1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开展模式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开展模式以班级、年级、学校的文化结构为基准,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2.1.1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物质文化1.球员凡是学校足球爱好者,且自愿加入班级足球队,并能遵守班级足球队的章程的均可加入班级足球队。年级足球队通过在班级足球队在学校班际足球赛的基础上选拔,学校足球队通过年级足球队对抗赛,择优选拔。经过层层筛选,达到特定要求才能加入,并且按照12人满队的配置给予球员分队,参加或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别的各项比赛。2.球队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球队和一般的中学足球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最明显的在固定性方面。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相对更加稳定和固定,拥有一支不轻易改变的阵容团队。也就是队员被选中之后,在队期间就要归属到这支球队组织和管理,(除非新老队员的更替,或新队员的引进),它利用课余固定时间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足球运动。3.裁判员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定期组织球员进行足球规则培训学习,学习优秀者组成裁判团,一边在各项比赛中实践学习,一边以足球裁判法为学习目标,以考取国家足球二、三级裁判证为提升手段,长期培养的裁判队伍。4.足球宝贝足球宝贝是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以精彩的表演活跃赛场气氛,增加亮点,增强足球比赛的魅力和吸引力,使足球运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进而增加了观看足球比赛的人流量。2.1.2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精神文化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拥有十分独特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包含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理解和看法,还包括足球所涉及到的精神和哲学等。在学校中,每学期都有激烈的联赛,齐心协力,自强自尊,永不言败才有可能最终问鼎冠军。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来自于每位成员,是他们在足球运动中的外在美好品质、精神面貌和内在的文明内涵的集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足球精神文化。2.1.3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制度文化1.专门的管理机构为了使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工作顺利开展,具体指导、监督工作开展,成立了一个以学校领导为主的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和校园足球工作小组以及一个学生为主的学生干部机构。校园足球领导小组是在大方向把握上给予指导监督,而校园足球工作小组和学生干部机构则量化其职能,建立5个部门,分别对校园足球开展的日常工作、足球宝贝的组建、比赛编排与组织、球队管理、球队训练、裁判员的培养等运转。学生主要干部每一年竞聘一次,让机构保持活力。2.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校园足球工作小组制定了管理制度、部门管理制度、球队管理制度、球队管理制度、球队训练管理制度(包括足球宝贝和裁判员训练制度),公共财产管理制度、物质使用制度等制度形成管理体系。3.新颖的比赛赛制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突破了以往中学校园足球传统比赛方式,如淘汰赛、循环赛等方式,而是根据自己自身的特点,由之前配备好的球队,采用了中超的比赛赛制,每个学期都进行了15轮的联赛,按照在联赛中的数据统计,还决出各个单项奖项,如最佳射手奖、最佳球员、最佳守门员等荣誉奖项,让各球队、各球员在比赛中团结拼搏同时,取得自己的荣耀。2.2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2.2.1组织固定、运作规范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有自己的内部组织,组织部门会根据总体情况合理的安排比赛,制定出比赛计划。甚至允许每个球队为自己的球队命名,比赛时间都统一定在课余时间进行,在比赛时还有足球宝贝现场精彩表演,增强比赛的魅力以及吸引力,整个联赛的裁判都有自己内部的裁判团执行,让裁判团得到了固定的学习实践时间,保证了裁判员的质量,也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2.2.2娱教一体、效果突出为了证实足球确已成为中学生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本次调查的190份有效答卷的具体统计结果,学生选择足球的次数是最多的,达到53.42%,可以说占量十分大。由此可见,足球带给中学生的快感和满足是其他运动不能给予的。因此,校园足球环境的构建十分重要,将决定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对运动的兴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全面发展,有利于他們人格、修养和德行的提高。2.2.3体系先进、吸引力强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传统管理上,彰显独特,它一面是学校领导工作小组,一面是学生干部机构,这样就形成了系统的管理体系,在有效的学校领导下,高效的开展工作,自主、自制、自律是整个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体现。通过踢足球,他们能够更好的发挥热情和发泄苦闷,能够更有利于人格和素养的形成。结论1.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的模式具有娱教相融的特性。中学是学生教育的重要期,足球运动可以释放他们来自学习上的压力,能够提高他们的活力与动力。在提高足球技能的同时,会排解在学习中遇到的苦闷,进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可谓是对娱乐和学习有双重促进的作用。2.西北地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领导高度重视下,开展的校园足球模式对校园足球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甚至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使校园足球环境更加和谐,能够唤起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有利于学生的整体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也对普及足球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马景宝.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有效实施J.宁夏教育.2011-03(12)2庄谦.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调查分析——以济南市为例J.运动.2011-06(10)3李卫东,张廷安,陆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05(05)4沙亚军.浅析中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现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04(09)5梁平.西北地“校园足球”开展情况及发展对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3(04)作者简介陈仁伟,男,甘肃张掖,1963年9月,硕士研究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

  • 标签:
  • 简介: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是我国人口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特别是西北地,由于经济欠发达,人口增长速度快,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比中、东部地区要晚,但发展速度却比较快,由此对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西北地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确保社会保险事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社会保险事业 人口老龄化 西北地区 人口增长速度 经济欠发达 老龄化社会
  • 简介:皖江地区音乐文化经历楚、吴、越、中原文化的冲击从而与本土文化发生融合,中国南北文化的聚合与传播成为这一地区文化的历史表征。东晋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徽文化逐渐成为了皖江地区的主流文化,它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而魏晋时期正是说唱音乐开始滥觞的重要时期,明清是戏曲音乐开始成为主流音乐艺术的时期。马鞍山出土的三国名将朱然墓中的一件漆案描绘的一幅豪门盛宴场景就是当时说唱艺术的见证。明中叶,安徽青阳诞生的青阳腔是古代戏曲的发轫之一种,它所引发的中国戏曲变革使中国戏曲由萌发向现代戏曲的嬗变成为可能,徽剧及清末相继发展而起黄梅戏、皖南花鼓戏等就是其文化血脉的延续。本文将浅述皖江地区音乐艺术的历史形成,希望对皖江地区音乐研究的学者能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皖江地区 音乐艺术 历史形成 特点
  • 简介:学宫文化,是梅州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学宫文化作为一种无意识传播的文化载体,会给梅州的校园文化带来极大的积极影响。当代梅州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地吸收了学宫文化中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优秀传统精神,推动了梅州地区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关键词学宫文化;校园建设;影响;梅州(一)梅州的学宫文化及其特点学宫,是唐代之后的官办教育机构1,学宫是儒家文化的载体,对当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岭南地区也早早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在宋代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学宫,其中,梅州地区的学宫办学特色鲜明、制度完善,极具研究价值。梅州地区学宫有六个,保存完好学宫有三个,分别是梅州学宫、兴宁学宫和长乐学宫。梅州学宫又称孔庙,坐落在广东梅州梅城江北,位于梅州市梅江区凌风西路南门考院前,梅州学宫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年间,知州滕元发初建州学于梅城西区。兴宁学宫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兴民中学内,建于明成化年间。长乐学宫位于五华县,为古代传统风格的宫殿式建筑,是嘉应五属中规模最大的学宫。首先,梅州的学宫都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体制上建设完备、功能齐全。清朝时,设有大成殿、明伦堂,供讲学之用。明伦堂设有东西两斋房,供人居住以及存放祭器和书籍。大成殿右有尊经阁,作藏书用,甚至还有馔堂提供伙食。西庑西北边有射圃和箭亭,供武举之用。明清时期,学宫的直接负责人为教谕,是县学的最高长官,负责掌管学宫中的文庙祭祀和教育所属生员的任务;训导则是辅助教谕的助手,负责具体的学宫教育事务。其中,兴宁学宫设教谕和训导各一名,教谕一般是举人出身,训导出身或为举人或为贡生。2其次,梅州学宫的历史悠久、学风纯正。梅州的学宫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作为早期有影响力的“大学”,文化建设鲜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师生,大力创造了优秀的传统儒家精神。学宫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其中对当地影响最深的就是“科举”,儒家要求积极的入世精神,致使当地学子纷纷为民请命、分忧,源源不断地到学宫求学,梅州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与当地一直以来的“耕读”传统息息相关。学宫教官的俸薪及生员的日常花销,也有部分来自于学田收入。3(二)学宫文化对当地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梅州的学宫虽然在当代社会失去了“学庙”的性质和教育功能,但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以及学宫内的营造的儒家思想文化氛围对当地的校园文化建设仍旧保存着极大的积极影响。4例如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嘉应学院,长期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示范教育,打造师范教育品牌。其次是随着孔孟等儒家思想在中国教育体系比例不断扩大,国学教育逐渐成为热门,学宫文化作为儒学文化的代表和载体,更加扩大了国学教育在当地文化的影响面。此外,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行为模仿能力非常强,老师需要言传身教和从国学的魅力方面进行灌输和引导,提升国学课堂的趣味性。学宫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可以作为教育的催化剂,使得语文学科的建设更加全面化、多元化,使学生内心深处爱上语文,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涵。第三是梅州的学宫文化促进了当地教育的不断改革。学宫文化历久弥新,虽然在战火中遭到破坏,但是得到了各界人士捐资捐款修复和革新。受到学宫文化的影响,当地教育部门为了提升教育实力,一直在加大对教育的支出和扶持力度。当代社会的生活背景下,经济飞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刻不容缓,很多学校的教育观念创新性比较低,会出现跟风现象,一个地方的教育风格是“衡水模式”,那么其他学校也会纷纷效仿。而在学宫文化的影响下,创新是当地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梅州客家山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的研究中都有许多成果,特别是对音调、艺术特征、唱腔和传统传承方式等方面。梅州市积极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该活动是由梅州市教育局、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和梅州市文广新局联合各试点学校举行的一次客家山歌走进梅州市中小学传承行为。5此外,梅州市加强了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领导,各顶点学校成立了足球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第二责任人,组织多种多样的足球娱乐,在公共体育方面也给予了足球项目大力支持,让“足球走进校园”依托足联开展梅州市展翅计划,培养一批自身素质过硬的足球教练。(三)总结总之,梅州的学宫文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上突出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当地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了学生的国学兴趣,树立了朴实的学风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了建筑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我们要把优秀的传统继承下去,就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学宫内各种设施、综合开发,要发挥学宫的真正价值,加浓学宫文化传承。参考文献1刘正刚,钟玉平.明清时期兴宁学宫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6,34(10)15-21.2刘正刚,钟玉平.明清时期兴宁学宫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6,34(10)15-21.3刘正刚,钟玉平.明清时期兴宁学宫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6,34(10)15-21.4王志远.孔庙遗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A.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7年山东社科论坛--首届“传统建筑与非遗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中国儒学年鉴》社,20174.5杨嘉骏.继承弘扬发展D.贵州师范大学,2017.

  • 标签:
  • 简介:家校合作是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和最新动态受到教育界长期热切的关注。家庭和学校是家校合作的两个重要环节,而少数民族地区当前的普遍情况为,学校教育较为完善而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家长认为学生的教育责任在学校而不在家庭,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实行家校合作必须加强学生的家庭教育,从而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的局面,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教育水平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目的。

  • 标签: 少数民族 地区教育 家校合作 教学方式
  • 简介:本文应用引力模型,分析周边地区对楚雄州的空间作用,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楚雄州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万有引力理论为基础,选取GDP(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财政支出5个指标,对两地的综合质量进行评估,结合云南省各州市引力模型公式和断裂点模型公式,计算楚雄州与周边地区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结果提出楚雄州发展与周边地区互动的建议。

  • 标签: 定量分析 空间相互作用 引力模型
  • 简介:本文重点关注精准扶贫地区贫困人口个体特征对贫困状态的影响.基于海南省36个贫困村扶贫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更贫困发生概率与贫困人口教育水平及脱贫能力和意识等个人特征关系显著,同时与家庭人口结构、收入来源、社会组织、交通等家庭和社会特征有关.在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时,要重视更贫困人口自觉、自发的脱贫努力在扶贫参与过程中起到的主体作用,使脱贫意识和脱贫能力同步提升,从根本上杜绝返贫现象发生.

  • 标签: 精准扶贫 贫困状态 影响因素 更贫困
  • 简介:文章利用国家卫计委2016年福建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社会性别差异的视角动态考察流动人口流动模式的变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发现,有44.34%的流动人口实现了向家庭化流动模式的转变,其中女性流动人口的转变程度更为突出。流动人口从独自流动演化至家庭化流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及其家庭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与居留意愿和生命历程变动等因素均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分性别来看,在影响流动人口流动模式变动的诸多因素中,仅有婚姻状况变化,职业为自营劳动类别对流动模式变动的影响存在性别共性;其他影响因素存在性别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本次流动滞留时间、本地家庭月收入和流入地类型,以及成年状况变化对流动模式转变的显著影响作用仅限于男性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增强和子女数量的增加则仅对女性流动人口发生家庭化流动转变的概率有更明显的提升效用。

  • 标签: 流动模式变动 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 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