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具有可自我修复功能的弹性导线,其由液态金属线芯和聚合物护套组成,在受损后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实现自我修复。这种导线有望大幅提高电子设备的耐久性,在柔性电子设备、复杂电路制造等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先进材料》杂志上。

  • 标签: 自我修复 导线 弹性 开发 电子设备 物理学家
  • 简介: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低温制造晶体硅的新途径,有望让计算机和太阳能电池更便宜更环保。二氧化硅约占地壳总量的40%,但是将二氧化硅转变成晶体硅的工业方式不仅成本高,同时极端的加工条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密歇根大学化学和应用物理教授史蒂芬·马尔多纳多说,目前现代电子产品中的晶体硅是在超过2000华氏度(约1093摄氏度)高温条件下通过一系列高能耗化学反应获得,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 标签: 低温生产 晶体硅 美国密歇根大学 二氧化硅 太阳能电池 研究人员
  • 简介: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制造出了单原子厚度的锗单锗(germanane),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因而有望取代硅用于制造更好的晶体管。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会《纳米》杂志上。

  • 标签: 原子层 稳定 美国科学家 电子迁移率 美国化学会
  • 简介:来自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钟云(音译)、彼得亚雷·泽伦亚与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研究人员元宗(音译)近期在《自然通讯》杂志中发表论文称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纳米碳基催化剂,能为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以及增强型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的下一代电池和碱性燃料电池提供可靠与经济的高效充电方法。文中描述了一种新型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催化剂。这种新材料在任何非贵金属的碱性介质中都能促使其发生最高的氧还原反应,而这种活动正是电池高效存储电能的关键。

  • 标签: 新催化剂 绿色能源 科学家 碱性燃料电池 韩国科学技术院 洛斯阿拉莫斯
  • 简介:利肯公司于近日宣布,为保护Millad透明剂的知识产权,利肯已对位于世界各地的多家亚洲企业提起数项诉讼。利肯的Millad系列产品包含一系列知识产权,有效期至2020年以后。

  • 标签: 知识产权 提起诉讼 侵权行为 亚洲企业 AD系列 透明剂
  • 简介: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他们最新研制的一款固态量子冰箱,这款制冷机利用了微型和纳米结构的量子物理学原理,可将一个比自身体积大得多的物体冷却到极其低的温度。项目负责人乔尔·乌洛姆说:“我们利用纳米结构的量子力学来冷却铜块,而铜几乎是这种制冷元件重量的100万倍。这是纳米或微电机装置可用来操纵宏观世界的一个罕见例子。”

  • 标签: 量子力学 纳米结构 物理原理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冰箱 固态
  • 简介: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范良士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成功开发出煤清洁燃烧的新方法。煤清洁利用是目前全球热门的研究课题,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处理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该研究小组利用煤直接化学循环技术开发的研究装置,成功使煤释放热量的同时,捕获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99%的二氧化碳。

  • 标签: 二氧化碳 燃煤 清洁煤 技术开发 中国工程院 俄亥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