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微波是频率在300MHz至30万M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技术应用于食品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首先在美国军队的随军厨房中应用。60年代开始用于工业化生产,作为干燥技术的单元操作装备。70年代在日本获得发展,大量用于食品的干燥、加热、杀菌、解冻等工艺,并逐渐延伸至餐饮行业乃至家用电器设施方面。随着家用微波炉的普及,一种全新概念的食品——微波食品应远而生,所谓微波食品可定义为可用微波炉烹饪之产品。

  • 标签: 微波食品 冷冻食品 杀菌 解冻 干燥技术 烹饪
  • 简介:东丽公司发明了一项纳米技术,包括处理对象、处理药剂和处理后的构造(100μm以下)自动控制加工技术等内容。分别如下:1.纳米字模加工技术,在织物的一根根单纤维上形成纳米刻度分子集合体,从而构成功能性材料膜的技术;

  • 标签: 纳米技术 刻痕 加工技术 功能性材料 东丽公司 自动控制
  • 简介:日本的主要聚酯纤维生产商帝人公司采用获专利的纳米技术使聚酯纤维拥有昂贵的超细美利奴羊毛的特性。据该公司讲,高级羊毛的需求量在不断上涨,制作黑色正装的聚酯纤维需求也在增加。但是要达至4和羊毛相似的染色效果的实验还不是很成功,帝人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一种聚合物,据说其色深是以前聚酯纤维无法达至4的,而且直径只有10μm。

  • 标签: 美利奴羊毛 纳米聚酯 聚酯纤维 纳米技术 帝人公司 染色效果
  • 简介:纳米管纱碳纳米管纱具有优良的强度和韧性、高度的导电传热性,可用于制成防弹服和超高强度荧光灯的电子发射板。它与电子元件相结合能生产出“电动肌肉”,制作特种服装。据《MedicalTextiles》等有关报导.澳大利亚CSIRO同美国德克莲斯大学纳米研究所合作,采用毛纺纺纱技术单独地用碳纳米管纺纱使纤维的尺寸从微米级降低到纳米级。将碳纳米管纺成纱是纳米技术应用的又一重大突破,将使技术织物得以革命性的改进,这项技术已申请了美国专利。

  • 标签: 碳纳米管 纳米级 管纱 纺纱技术 超高强度 美国专利
  • 简介:捷克Elmarco公司近日成功研发了一条新型纳米纤维生产线。这也是世界上首条无机纳米纤维生产线。这条名为NS18S1000i生产线,可生产不同种类的无机纳米纤维材料,这些纤维材料可用在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催化剂触媒、化妆品等多种用途,是替代型绿色能源的极佳原料。目前,Elmarco公司已与捷克国内一家纳米科技公司签订了生产线供应合同。

  • 标签: 纳米纤维 无机纳米 捷克 研发 纤维材料 生产线
  • 简介:冷冻食品的解冻是一个费时的过程,尤其是对体积较大的冻肉解冻。传统方法有室温下自然解冻和热水喷淋解冻,这两种解冻方法所需时间长,占地面积大,并且会出现表层已经融化但内层尚未解冻的问题;要使内层解,则外层已淌水、变色,影响冻肉品质。而微波解冻具有解冻时间短、解冻均匀、卫生等优点。一台25kW的解冻设备能在2t/h的速度处理冻肉。使用微波设备,既增加了产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又改善了产品品质。

  • 标签: 微波加工 冷冻食品 解冻 应用 冷冻肉
  • 简介:本文介绍了应用微波技术生产土豆片的生产工艺及主要工艺参数的选取,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油炸、热风和微波技术生产的产品品质进行了比较.

  • 标签: 土豆片 微波技术 生产工艺 产品品质
  • 简介:采用连续微波加热(560W)对麦麸进行稳定化处理,回添制备全麦粉.重点研究了麸皮含水量、微波时间及物料厚度对全麦粉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酶活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微波稳定化条件.结果表明:麸皮的较佳处理参数为,处理时间3min、麸皮含水量20%、厚度3cm,处理后的麸皮水分降到7%左右,稳定化后全麦粉酶活降到未处理的8%以下,微波稳定化效果显著.

  • 标签: 稳定化处理 微波加热 全麦粉 工艺优化 物料厚度 脂肪氧化酶
  • 简介: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英国纽卡斯特大学的研究员组成的国际小组。开发出一种包含碳纳米管和纳米棒的薄膜。有望作为一种无线植入设备,可以达到极佳的诱导视网膜光刺激效果。在膜结构中,纳米棒散布在整个三维的多孔纳米管矩阵里,最后使膜形成一种适于植入的柔韧灵活的基础层,研究人员把这种膜贴附在14天大的小鸡的视网膜上,视网膜就会产生光致电流——这是一种神经信号,这种信号传入大脑后可以由大脑来解释处理。

  • 标签: 碳纳米管 纳米薄膜 视网膜 可修复 神经信号 耶路撒冷
  • 简介:日本东丽工业公司称,已开发了一种纳米级涂层加工技术,经处理的织物在其每根单丝上涂上一层均匀的功能性材料。据东丽公司介绍,这种加工技术与现有的纳米加工技术相比,其所形成的分子排列以及分子的集合将产生更大的功能性。被称为“NanoMATRIX”的技术,能在织物的每根单丝上形成10mm~30mm功能性材料涂层,而普通的涂层技术是将功能性材料涂敷在单丝之间形成层均匀的功能性材料涂层,这种技术赋予织物高功能’性,而对织物的组织结构不产生影响。这种技术能够大大增加涂层的表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织物的功能性及其耐久性能。

  • 标签: 纳米加工技术 东丽工业公司 纳米级 日本 功能性材料 涂层技术
  • 简介:研究了实验室合成的阳离子型高吸收皮革染色加脂助剂R、S、V的多种使用方法(染色之前预处理、加酸固色前后应用,以及'三明治'法)及不同的助剂对染料和油脂的吸收,革的颜色和手感的影响.并考察了高吸收染色加脂助剂应用于不同的革种(羊皮、牛皮、猪皮)的差别.实验表明,所合成的阳离子高吸收染色加脂助剂能明显提高油脂和染料的吸收,且提高革的染色强度.综合考虑,以染色加脂前用助剂处理或染色加脂前用助剂处理,最后再用助剂固色的效果最优.

  • 标签: 皮革 染色加脂助剂 使用方法 清洁生产 染色牢度 吸收
  • 简介:微波已经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但微波辐射对食品中增稠剂性质的影响,目前尚无人深入探讨。本文选取卡拉胶、明胶和黄原胶这三种常见的食品凝胶剂和增稠剂,将其按比例进行凝胶和增稠后,利用微波进行处理,然后利用质构仪和旋转粘度仪分别考察微波处理前后其凝胶性质和黏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卡拉胶凝胶的硬度增大,且浓度越高,硬度增加的越显著,弹性显著降低;明胶凝胶与其类似,硬度增大,且浓度越高,增加的越显著,但弹性的变化不显著;黄原胶溶液的黏度也增大。这些实验结果可能都是因为:微波能够促进大分子的运动,加剧了分子间的缠绕,所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更加致密,从而使得凝胶的硬度增大,溶液的黏度增大。

  • 标签: 微波 卡拉胶 明胶 黄原胶 质构
  • 简介:比较微波辅助甲醇提取香椿黄酮与乙醇提取、甲醇回流和乙醇回流等工艺提取香椿黄酮的效果,用正交设计筛选微波辅助乙醇提取工艺条件。并探讨材料的液料比、体积分数、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甲醇提取和乙醇提取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传统方法;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25mL/g,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功率400W,处理15min。此工艺提取率达到70.15%,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提取香椿黄酮的工艺。

  • 标签: 微波 香椿 黄酮 提取
  • 简介:以茶籽壳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乙醇为溶剂提取茶皂素,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和提取时间等对产率的影响。经正交试验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400W、固液比1∶3、反应时间8min,所得茶皂素产率可达12.16%。与常规提取法比较,本法提取用时短,产率高,应用前景好。

  • 标签: 茶籽壳 茶皂素 微波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