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烧坏以不对称故障率最高,占整个电动机烧坏故障的70%以上。缺,绕组匝间短路,不平衡等均属此类。而在不对称故障中,电动机断运行则是最大的杀手。

  • 标签: 三相交流电动机 断相保护 不对称故障 故障检测
  • 简介:建立了面粉中聚氰胺的高效液色谱-质谱测定方法。色谱条件: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乙腈-0.1%(体积分数)甲酸(体积比5:95),流速0.4mL/min。采用正离子模式的电喷雾质谱检测,以一级质谱得到的准分子离子m/z127作为母离子,进行碰撞诱导解离二级质谱分析,选择母离子和MS的碎片离子m/z85、109定性确证,提取m/z85、109、127个离子质量色谱峰面积定量。线性范围为0.01-0.5mg/L,检出限0.01mg/L,回收率为80%~99%。

  • 标签: 三聚氰胺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面粉
  • 简介:基于分散固萃取(d-SPE)结合超高效液色谱串联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测定皮革中9种磷酸酯类化合物(包括:TMP、TEP、TBP、TCEP、TBEP、TCPP、TTP、TPhP和TEHP)的新方法。结果表明,9种磷酸酯类化合物在0.5~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S/N=3)为3~10μg/kg,添加水平为10~300μg/kg时,9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3%~105%,相对标准偏差(n=6)为2.3%~8.6%。本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皮革样品中9种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 标签: 分散固相萃取 碳纳米管 磷酸三酯 皮革 UPLC-MS/MS
  • 简介:研究了顶空固微萃取-气色谱(HS-SPME-GC)法检测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蒸煮黑液中的甲醇含量,优化了顶空固微萃取的萃取条件及气色谱的检测条件。结果表明:在气液平衡温度60℃,气液平衡时间30min,萃取时间11min,解吸温度280℃,解吸时间5min的条件下检测结果最佳。

  • 标签: 黑液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甲醇
  • 简介:目的建立了测定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DTX1、DTX2)、紫贻贝毒素(YTX)、原多甲藻酸贝毒素(AZA1)、螺环内酯毒素(SPX1)6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固萃取-高效液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匀浆贝类组织,用80%甲醇提取,StrataTM-X固萃取小柱净化,0.3%氨水甲醇溶液洗脱,离心超滤管离心纯化。采用XTerraMSC18柱(150mm×2.1mm,35μm)分离,以含6.7mmol/L氨水的90%乙腈-水溶液为流动进行梯度洗脱,选择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正、负离子切换扫描,基质标准校正外标法定量。结果6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定量限为0.2~1.0μg/kg,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5;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8.8%~1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14.5%。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多份贝类样品进行分析,均未检出目标组分。结论方法选择性、灵敏性和准确度高,适用于贝类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确证及定量分析。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脂溶性贝类毒素 固相萃取 毒素 食品
  • 简介:目的建立袋泡茶水中环氧氯丙烷(ECH)的液微萃取-气色谱-质谱联用(LPME-GC-MS)分析方法。方法通过溶剂棒液微萃取法对茶水中的环氧氯丙烷进行富集,气色谱进行分离,质谱定性定量。结果环氧氯丙烷的检出限为0.18μg/ml,线性范围0.36~7.30μg/ml(r2=0.999)。以不含环氧氯丙烷的茶水为本底,测定方法高浓度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6%,低浓度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标签: 环氧氯丙烷 液相微萃取 袋泡茶 气相色谱-质谱 食品污染物 食品安全
  • 简介:采用分散液微萃取与液色谱-荧光检测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番茄样品中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的新方法。对影响萃取和富集效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萃取条件选定为在10mL带塞离心试管中加入5.0mL番茄样品溶液(ph7),并快速注入2.2mL丙酮(分散剂2ml)/二氯甲烷(萃取剂200μL)混合溶液,振荡摇匀后以8000r/min离心5min,然后将上层清液吸干至试管底部萃取剂沉积,用微量移液器准确移取100μL入自动进样瓶内胆进样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富集倍数可达20.4~24.3倍;检出限在8.0~20.0μg/kg(S/N=3:1)范围内。测定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的线性范围为50.0~500.0μg/kg,线性相关系数在0.9977~0.9998范围内。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番茄样品中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的测定,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9.1%~98.6%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3.5%~8.5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分散液相微萃取 氨基甲酸酯 自动进样 番茄
  • 简介:饮料片罐是采用高频电阻焊焊接成形的。焊接区域必须留空,不能有油墨、涂料,否则加工时会产生烧铜线、焊缝穿孔、甚至无法焊接等现象。成形后留空区域需进行涂布,涂层的涂布质量直接影响饮料罐的使用寿命,是空罐质量的衡量指标之一。本文论述了食品片罐焊缝外侧涂布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涂布系统的改进方案。

  • 标签: 饮料三片罐 空罐 涂布质量 高频电阻焊
  • 简介:反式脂肪酸是一种具有反式构型的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过多会对人体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本文介绍了反式脂肪酸的结构、性质、食物来源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气色谱法和气色谱-质谱法对反式脂肪酸的检测。

  • 标签: 食品 反式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建立虾青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色谱测定方法。采用Discovery-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丙酮-水(76∶15∶9)为流动,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82nm,柱温为30℃。在所选定的液色谱条件下,有关物质与主药分离良好,虾青素在636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灵敏度为11ng/mL,平均回收率为100%,RSD为0.29%。

  • 标签: 虾青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 简介:实验采用气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糖精钠含量,利用硅烷化衍生.回收率为92.5%—105%。并用本法测定了几种食品中的糖精钠含量。

  • 标签: 糖精钠 气相色谱法 硅烷化
  • 简介:谈到时间很多人都会不屑一顾地付之一笑,时间很平常,普通到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计时工具,手表、手机、呼机等都可以计时。其实时间在啤酒生产过程中也象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一样对啤酒生产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曾到过不少啤酒生产企业,也见过他们的工艺文件,对生产过程中能影响啤酒质量的时间都明确写进文件里如:糖化时间、发酵时间、杀菌时间、各种管道容器的清洗消毒时间,啤酒质量检验中的泡持性、老化时间等。但在企业的好多生产现场你却找不到受控的时间计量器具,但查看其工作记录都有各种时间的记录,当问及他们是用什么工具进

  • 标签: 啤酒企业 时间计量 生产技术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建立猪肉中氯丙嗪残留量的气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乙腈正己烷分配脱脂,MCS固萃取柱净化,5%氨化甲醇洗脱,以气色谱质谱选择86、233、272、318碎片离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氯丙嗪定量分析在0.051~0.25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检出限为2.0μg/kg,平均回收率为87.1%~97.3%,RSD为3.15%。结论该方法适合猪肉中氯丙嗪的检测。

  • 标签: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氯丙嗪 猪肉 兽药残留
  • 简介:指纹图谱技术在食品的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效液色谱指纹图谱在蜂蜜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蜂蜜的鉴定、质量控制及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蜂蜜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 简介: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简写为SPME)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试样分析前处理新技术。1990年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Arhturhe和Pawliszyn首创,1993年由美国Supelco公司推出商...

  • 标签: 固相微萃取技术 固定相 石英纤维 萃取时间 分配系数 组分
  • 简介:本文利用高效液色谱对五种植物鞣料进行了分析比较,依据色谱保留值推断其可能组份并由此对植物鞣料的类别,鞣性作出判断.

  • 标签: 植物单宁 液相色谱 鞣料 单宁
  • 简介:电能消耗是小麦加工过程中的主要成本,影响小麦加工过程中电耗的因素主要有原粮品质、产品结构、加工工艺、设备选型、生产操作和调整等。本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 标签: 小麦 加工工艺 电能消耗
  • 简介:通过实验对豆豉后发酵过程中菌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后发酵过程中由于高渗透压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微生物不能生长。但少数的耐盐菌如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能够暂时适应该种环境,呈现暂时生长趋势并产生大量的酶。同时制曲过程中霉菌所产生的蛋白酶等一直作用于后发酵过程中。利用这些酶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形成豆豉所特有的色、香、昧以及豆豉所特有的功能性营养成分。

  • 标签: 豆豉 后发酵 乳酸菌 芽孢杆菌 鲁氏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