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北方地区许多燃煤发电厂的贮灰坝为粉煤灰坝体,在冬季运行期间,由于低温在坝内形成冰层,经常发生冰层冻胀并挤压灰坝混凝土护坡面板,导致面板滑移和土工布开裂。当气温回升时,风浪通过破裂的土工布迅速淘蚀灰坝内的粉煤灰,使坝体发生严重的坍塌破坏。为解决生产及工程实际难题,作者分析了灰坝面板材料的病害成因、与冰层间的冻结特性,对修补技术及修补材料进行了研究与对比,提出了采用PVC卷材覆盖面板的方法,可避免混凝土护坡面板被挤压受损。2006年3月,结合内蒙丰泰电厂贮灰场近200m长遭到严重损坏的坝段,进行了修复试验。试验选用了PVC卷材覆盖面板,经当年冬季观察,起到了抗冰层冻胀挤压作用。经3年的运行,坝体及面板未出现冻胀损坏现象,贮灰场运转正常。实践证明这项技术是成功的,可用于寒冷地区粉煤灰坝及其它水工混凝土面板的保护。

  • 标签: 粉煤灰坝 冻胀 冰层挤压 PVC卷材
  • 简介:本文针对内蒙松辽流域地下水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参照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将研究区划分为开发区和保护区两类地下水一级功能区,再根据地下水的主导功能进一步划分为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和生态脆弱区四类二级功能区,共计298个。重点介绍了赤峰市元宝山超采区、通辽科尔沁超采区及65个地下水水源地划分为集中式供水水源区的缘由;根据划分结果,又提出增加监测井密度、保护水源地和整治污染等地下水保护措施,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 标签: 地下水 功能区划分 划分体系 超采区 水源地 保护措施
  • 简介:内蒙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例,用干旱区平原绿洲耗散型水文模型对水循环要素进行定量模拟,分析水循环特征,进行定量的耗水分析,旨在为该地区节水改造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参考。通过模拟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研究区补给水量主要是黄河引水,消耗水量主要是作物腾发;地下水补给主要是渠道渗漏,应继续加大渠道衬砌力度,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随着补给水量的减少,消耗水量也跟着减少;消耗水量中作物腾发受补给水量的影响较大,其它水量消耗要素受补给水量影响不明显,在进行节水改造时要充分考虑作物生理和生态的基本需水要求。

  • 标签: 水文模型 解放闸灌域 水循环模拟 水循环特征 耗水分析
  • 简介:基于广西25个气象台站1958-2016年的气象资料,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Lee-Heghinan变异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R/S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表现出微弱增加趋势;各气象要素分别在1979年、1974年、2011年、2002年和1997年发生变异;各气象要素均表现出多时间尺度耦合的复杂特性,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2a、29a、31a、26a和13a;各气象要素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未来变化趋势将继续与过去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空间上,广西年日照时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

  • 标签: 气象要素 趋势分析 变异分析 周期分析 空间分析 广西
  • 简介:依照本文构建的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气象干旱标准,借助Arclnfo、Envi等分析工具,采用TRMM卫星3842和3843降雨数据集对我国2010年年初气象干旱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3月,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重庆、四川、广西旱情十分严重,甘肃、湖南等地旱情也比较严重;截止2010年3月底,西南5省除重庆外,均未出现旱情缓解趋势,旱情可能继续发展。同时说明TRMM降雨数据的气象干旱监测效果较好,可应用于我国大尺度气象干旱监测分析。

  • 标签: TRMM数据 气象干旱标准 干旱监测 西南干旱
  • 简介:在收集了青铜峡引黄灌区5个气象站最近5年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应用1998年FAO修正彭曼-蒙特斯公式,计算出各站逐年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在阐述灰关联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灰关联分析理论计算出各站各气象因子与ET0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各气象因子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都比较大,尤其是日照时数、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风速对各站的影响相对较大,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对各站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 标签: 青铜峡引黄灌区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气象因子 灰色关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