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樱桃蕃茄又名迷你蕃茄、微型蕃茄,其果实小,单果重10-20克,植株生长势强,每株可结果400-500个。其果实形状有球形、枣形、洋梨形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樱桃蕃茄产量相对较低,亩产600-1500千克,但市场销路好,且销售价格较高,市场价在1-2元/千克之间。主要品种有圣女、玲球、樱桃红、铃太郎等。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为:一、栽培技术露地栽培,春播可在2月下旬-3月中旬保护地育苗,4月上旬终霜后定植,6月上旬进入采收期。秋播可在6月中旬-7月中旬育苗,7月中旬-8月中、下旬定植于大棚,10月中上旬开始采收。保护地栽培可适当提早或延后。二、播种育苗樱桃蕃茄栽培多采用育苗移栽方法。1、苗床准备育苗床应选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地块,肥沃田园土掺入40%-50%腐熟有机肥,每立方米营养土中混入过磷酸钙1千克,草木灰5-10千克,混合后过筛,铺于育苗床上。早春育苗苗床要设在温室内,气温太低应铺设电热线。夏季苗床设在阴凉、通风处。夏天雨水多,育苗床要有避雨设施,床端要有排水沟。2、种子处理樱桃蕃茄的病害多由种子带菌传播,因此播前要进行种子消毒。方法为:先用清水湿润种子,用纱布包好,放于10%磷酸钠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取出种子。用湿毛巾包好放于28℃处催芽。催芽期间每天冲洗种子1次,约3-4天当1/2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 标签: 樱桃蕃茄 蕃茄栽培技术
  • 简介:1.生理特点雏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快迅速,四周龄时比出生时体重增加24倍,七周龄时增加60倍;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环境,刚出壳的雏体小娇嫩,绒毛稀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弱;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

  • 标签: 饲养技术 雏鸭 体温调节机能 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 饲料转化率
  • 简介:摘要:文章基于山东泰山新品大樱桃为例,探讨泰山樱桃的品牌建设的问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泰山樱桃的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优化策略。

  • 标签: “互联网+” 泰山樱桃 品牌建设
  • 简介:2002年初,一只“馋嘴”馋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馋嘴”店超过5000家,单是“风光馋嘴”店就有1300多家。如每家店平均每天销售80只,则一天对胚的需求是40万只,一个月则达1200万只,这个数字相当亚洲最大的胚生产企业河南华英集团全年胚生产量的50%左右。难怪当时对

  • 标签: 连锁经营 商业企业 中国 “馋嘴鸭”店 餐饮业
  • 简介:受近年来电煤价格上涨、质量下降影响,河南南阳河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或公司”)一度出现了安全生产局面急剧下降、经营业绩大幅下滑、全面亏损的局面:质次价高的低劣煤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锅炉“四管”爆漏、熄火事故频频发生;由于成本费用控制不力,资金周转困难,

  • 标签: 燃煤管理 发电 河口 有限责任公司 操作 阳光
  • 简介:3月9日,南京本地有媒体报道,该市半数血由“甲醛血”制成,引起市民的强烈反响。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近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近期对南京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血制品共140个样本进行抽检。

  • 标签: 南京市 甲醛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非人 新闻发布会
  • 简介:一、黄曲霉毒素中毒1.发病原因、、此症是由黄曲霉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是由于花生、麸皮、破损玉米或稻草等在潮湿的环境中收藏保管不当所致,吃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极易中毒。

  • 标签: 中毒 肉鸭 黄曲霉毒素 防治 发病原因 性疾病
  • 简介:一、病原学疫里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形成芽胞,不运动。纯培养菌落涂片可见菌体呈单个、成对或偶呈丝状,菌体大小不一,02~04微米×1~5微米,用瑞特氏法染色时,菌体两端浓染,呈两极染色特性,用印度墨汁染色可见到荚膜。

  • 标签: 诊治 染色
  • 简介:清朝光绪年间,宫廷里流传着一道叫做“秘制酱鸭脖”的美食,因其口味独特、营养丰富,成为皇家御宴上的经典菜肴。清朝灭亡后,各种宫廷美食纷纷流落民间,秘制酱鸭脖也随着它的发明人流落到武汉,并与当地饮食文化有机融合,成为地方特色美食,红极一时。抗日战争爆发后,酱鸭脖在武汉渐渐销声匿迹,没想到事隔六十多年后,这门手术竟然重现东北,还适时地融入了休闲饮食文化,重书历史,再续辉煌。

  • 标签: 饮食文化 鸭脖 餐饮业 市场
  • 简介:日前,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江苏高邮集团、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培育的“苏邮1号”蛋配套系进行了现场审定。“苏邮1号”蛋配套系育种素材来源清楚,

  • 标签: 配套系 蛋鸭 审定 资源委员会 科学研究所 素材来源
  • 简介:由于和县境内沟渠纵横,水网交错,农民传统上有养鸭的习惯。规模化大棚养殖始于1992年,15年来.肉养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肉生产全部实现优质化,养殖品种均为SM3商品肉,高架网上平养生产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2006年全县肉出栏量1980万只,产值4.36亿元。全县规模养殖户3300户.年人均收入8500元。大棚养鸭已成为和县农业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

  • 标签: 肉鸭生产 产业化经营 大棚养殖 和县 标准 年人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