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御资源的分布情况,同时介绍了分步结晶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等几种挪盐产品的主要冶金提取工艺,简要介绍了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电解法等金属铷的制备方法,金属铷的分析方法以及应用前景也进行了概述。

  • 标签: 资源 提取 分析
  • 简介:对NiAl金属间化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如改善NiAl合金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等所采用的合金化、制备多相合金、制备复合材料、定向凝固、机械合金化、热压及热等静压、燃烧合成、微晶涂层等工艺以及NiAl合金的超塑性行为进行了系统综述,着重介绍并论述了合金化及定向凝固等工艺.此外,还介绍了NiAl合金的固溶强化磁行为.

  • 标签: NIAL 合金化 定向凝固 机械合金化 燃烧合成 微晶涂层
  • 简介: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Fe-48at%Al金属间化合粉末,分别按照33%、40%和50%的粉末装载量(体积分数)进行注射成形,成形坯经溶剂脱脂和热脱脂以及1200℃真空烧结,得到FeAl金属间化合。重点研究粉末装载量对喂料混炼、注射成形温度及压力、脱脂率及烧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FeAl粉末由于具有不规则形状和层片结构,其注射成形喂料流动性较差;在使用高粉末装载量时戍提高注射温度和压力,且溶剂脱脂率较低(7h后为94.3%),需进一步延长脱脂时间;FeAl金属间化合烧结试样的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均随粉末装载量增大而提高,当粉末装载量为50%,注射温度和注射压力分别为154℃和4.0MPa时,材料的相对密度为92%,抗弯强度达587MPa。

  • 标签: FEAL金属间化合物 注射成形 粉末装载量 脱脂 抗弯强度
  • 简介:对新型热电池阳极材料Li-B合金中的耐热骨架LiB化合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和形貌观察,获得了该化合完整的X射线衍射谱线,经过XRD谱的衍射强度计算和电子密度函数分析,确定该化合化学组成为LiB,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No.194,晶格常数α=0.4022nm,c=0.2796nm;单中原子坐标B1(0,0,0),B2(0,0,1/2),Li1(2/3,1/3,0),Li2(1/3,2/3,1/2),理论密度d=1.50g/cm3,电子密度函数分析表明LiB化合中Li原子的电子向B原子迁移,B原子之间有高密度电子云区,呈共价键特征,SEM观察结果表明,LiB化合呈纤维状,合金经轧制后纤维沿轧向排列,X射线平板照相实验结果表明它具有丝织构特征,其衍射花样也与本结构模型计算结果一致。

  • 标签: LiB化合物 LI-B合金 晶体结构
  • 简介:研究高能球磨制备Nb/Al化合的工艺,探索在高能球磨过程中Nb、Al形成化合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高能球磨可获得Al在Nb中的固溶体,固溶度与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成正比,并发现选用硬脂酸作为添加剂有利于Nb/Al的机械合金化。对高能球磨中机械合金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指出高能球磨产生的高比表面能和高密度晶体缺陷大大降低了整体的扩散激活能,使得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的扩散和固溶反应在室温条件下也能进行。

  • 标签: 高能球磨 Nb/Al机械合金化 合金扩散
  • 简介:以Fe/Al元素混合粉末为原料,通过反应合成制备Fe-40%Al(原子分数)金属间化合多孔材料。于600℃在S2(1×104Pa)+N2的混合气氛中进行高温循环硫化实验,研究FeAl金属间化合多孔材料的硫化性能以及材料孔结构的稳定性,并与预氧化多孔FeAl、多孔316L不锈钢和多孔Ni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152h的循环硫化后,多孔FeAl质量增加1.1%,预氧化多孔FeAl质量增加0.003%,而多孔316L不锈钢和多孔Ni质量分别增加10.24%和52.2%。多孔FeAl材料的最大孔径则从开始的13.9μm缓慢减小至22h的12.9μm,随后保持长时间的稳定状态,而多孔Ni和多孔316L不锈钢的最大孔径分别经历22h和52h硫化腐蚀后降为0。由此说明Fe-40%Al多孔材料的高温抗硫化性能及孔径的稳定性远优于多孔Ni和多孔316L不锈钢。经过预氧化处理的FeAl多孔材料的高温抗硫化性能更加优异。含SO2高温烟气净化试验表明,FeAl滤芯过滤器除尘效率高,工作稳定。

  • 标签: FEAL金属间化合物 多孔材料 反应合成 高温腐蚀
  • 简介:研究了用过氧化氢低温从镍浸出液中除铁,确定了除铁最优工艺条件为:控制浸出液pH为4.0~4.5,双氧水浓度为5%~10%,在常温下反应1.5~2.0h,反应过程加入适量添加剂A,可改善过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滤液中铁离子质量浓度降至0.01g/L,达到生产要求。

  • 标签: 氧化中和除铁 低温 双氧水 过滤性能
  • 简介:研究对象为黑色页岩型氧化矿石和铜硫化矿石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样。通过对氧化矿石混合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物的嵌布特征及铜和的赋存状态。

  • 标签: 氧化铜钴矿 工艺矿物学 物质组成 嵌布特征 赋存状态
  • 简介:通过粉末冶金原位合成法制备Al3Ni金属间化合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硬度测试和压缩强度测试,研究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铝基体中成功获得了均匀分布的金属间化合Al3Ni增强相;随烧结温度从570℃上升到590℃,复合材料的密度从2.435g/cm^-3上升到2.990g/cm^-3,维氏硬度从~24升高到~37;经590℃烧结制备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了高的压缩强度(255MPa)和伸长率(~40%)。

  • 标签: 铝基复合材料 Al3Ni金属间化合物 原位生成 粉末冶金
  • 简介: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在液相沉淀过程中掺杂铝元素合成四氧化前驱体,分别做了在合成结束后采用包覆的方式掺杂铝元素,和在合成过程中将铝元素以并流加液的方式掺杂,然后高温煅烧合成了体相掺杂铝元素的四氧化三钻.研究了铝盐的不同加液方式对产品粒度、振实密度、微观形貌、EDS等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液相合成结束后采用包覆的方式加入氯化铝或硝酸铝溶液,最终得到的四氧化样品粒度分布均匀、形貌呈类球形、EDS检测铝元素分布比较均匀且能够进入四氧化的晶格中,振实各项指标符合产品要求。

  • 标签: 液相沉淀 掺铝方式 掺杂 包覆 性能
  • 简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LiMn2O4,并以化学沉积方式对其进行包覆氧化的表面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表面处理前后的LiMn2O4进行表征,分析了表面处理后LiMn2O4物理特性的变化,并结合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表面处理及其工艺和条件对LiMn2O4电化学容量与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LiMn2O4循环性能显著提高。随氧化含量的增加,循环性能提高,容量降低。未经表面包覆的LiMn2O4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08.13mAh/g,5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衰减26.3%。500℃加热处理的表面包覆0.5%、2%氧化的LiMn2O4首次循环放电容量各为118.38mAh/g、115mAh/g,经过5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分别降低8%、7%。

  • 标签: LIMN2O4 蓄电池 氧化钴 表面处理 电化学性能
  • 简介: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唐三彩、青花瓷、景泰蓝的釉料中就含,也只有颜料的蓝色才能历久弥新。作为颜料主要分为三种:蓝颜料、紫颜料、黑颜料。

  • 标签: 钴蓝颜料 含钴 中华民族 唐三彩 青花瓷 景泰蓝
  • 简介:以草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氧化镁稳定氧化锆粉末Zr1xMgxO2x(0.04≤x≤0.10),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分析技术对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氧化镁后,低温350~450℃煅烧产物晶型为四方相(t-ZrO2),随煅烧温度升高,t-ZrO2逐渐向m-ZrO2转变。在550℃下煅烧时,少部分四方相转变为单斜相(m-ZrO2),转变比例随掺杂量增加而降低。Mg2+取代Zr4+产生氧缺陷是ZrO2晶体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随煅烧温度从350℃升高到650℃,Zr0.92Mg0.08O1.92粉末中t-ZrO2晶粒尺寸从42nm长大到100nm;随Mg掺杂量从0.04增加到0.10,t-ZrO2晶粒尺寸从110nm减小到97.8nm,而纳米尺寸晶粒有利于t-ZrO2稳定。

  • 标签: 镁稳定氧化锆 溶胶凝胶法 晶粒尺寸 四方相
  • 简介:本公司通过对碳酸法沉淀稀土的大量研究,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诸多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沉淀工艺可使晶型沉淀粒度得以有效控制,沉淀易过滤,易洗涤,操作方便等优越性。整个过程可在2—3小时内完成,并且可通过一定的辅助手段降低稀土氧化中杂质含量:

  • 标签: 稀土氧化物 晶型 稀土总量 设备改造 大世
  • 简介: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高纯稀土镱配合中痕量的氧化钙和氧化铁,有效避免基体干扰。当钙元素分析谱线为393.366nm和396.847nm,铁元素分析谱线为259.940nm和261.187nm,硝酸酸度控制在5%,基体浓度为6g/L时,高纯稀土镱配合中痕量氧化钙和氧化铁的含量能准确测量。铝、镁、钠、硅、钾、锌、镍、铜、磷等元素对测定基本无干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CaO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29%,加标回收率在91.0%~105.5%之间;Fe2O3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88%,加标回收率在96.0%~104.0%之间。

  • 标签: 高纯稀土镱配合物 痕量氧化钙 痕量氧化铁 标准加入法
  • 简介:自然界中的矿很少单独存在,主要伴生于镍矿、铜矿、黄铁矿和砷矿床中,而且含量较少,提取起来相对比较困难。矿资源主要有镍硫化矿和氧化矿,铜矿,砷矿,含黄铁矿四种类型。冶炼特点表现为原料品位低,提取流程长,提取方法多。

  • 标签: 提取工艺 铜钴矿 含钴黄铁矿 单独存在 提取流程 提取方法
  • 简介:矿物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埃及人就曾使用蓝作为陶瓷制品的着色剂,我国从唐朝起也在陶瓷生产中广泛应用化合作为着色剂。1735年,瑞典化学家布兰特(Brandt)首次分离出,1780年伯格曼(Bergman)将确定为一种元素。

  • 标签: 钴蓝 产业 陶瓷制品 陶瓷生产 着色剂 化合物
  • 简介:以氢化钛、氢化钇、氧化铁和Fe-Cr-W气雾化预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球磨得到Fe-14Cr-3W-0.5Ti-0.31Y-0.22O合金粉末,经压制、烧结制备出纳米氧化弥散强化铁素体合金。采用激光粒度仪、XRD、SEM和TEM表征粉末和预烧坯的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粉末粒径随球磨时间增加呈先增大后下降,冷焊主导变形机制向破碎主导机制的转变点发生在球磨24h。XRD谱显示氢化氧化铁均已溶解于铁素体基体,48h球磨粉末没有发现第二相粒子的存在。球磨48h后过饱和的Y、Ti、O铁素体固溶体在随后的加热过程中析出尺寸为5nm左右的弥散相颗粒,这种第二相粒子非常稳定,即使1200℃保温8h仍不发生明显长大,起着强烈钉扎位错的作用。

  • 标签: 机械合金化 氧化物弥散强化 氧化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