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提出了采用冷斜轧方法生产冷轧钢管的新工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说明了实现该新工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说明了新工艺法的可行性.与现行冷轧冷拔工艺对比,该方法的优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调整方便.

  • 标签: 钢管 冷斜轧 变形 理论分析
  • 简介:针对带钢材料在淬火处理后出现的变形及硬度偏低的情况,从其生产工艺、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是原材料的脱碳。

  • 标签: 脱碳 淬火 热应力 组织应力
  • 简介:叙述了变形镁合金的的特性和用途,分析了其加工技术现状,并展望了变形镁合金发展的前景。

  • 标签: 变形镁合金 塑性 现状 发展
  • 简介:针对工程机械中大型结构件的焊接变形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在长期积累的工艺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工程机械大型结构件焊接变形的工艺对策。

  • 标签: 变形 残余应力 热场均衡
  • 简介:湘钢第二炼钢厂3号连铸机采用刚性引键杆作为引健装置,具有处理漏钢事故非常方便,节省生产对时间的特点,但有易变形的特点,使引键杆的对弧难度加大,引起引锭杆变形的原因有衬质因素、装配因素和操作因素,采取2种方案可以使引键杆变形问题得到解决。

  • 标签: 连铸机 刚性引锭杆 变形 矫正 炼钢
  • 简介: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试生产的抗大变形X70管线钢显微组织和夹杂物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用能谱议对夹杂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试生产的X70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板厚1/4处的铁素体体积分数为35%。钢中夹杂物较细小,在钢中弥散分布。夹杂物较软,主要含元素硫、钙和氧。

  • 标签: 抗大变形 双相组织 夹杂物 管线钢
  • 简介:以对金属圆管弯曲过程中的受力和几何形状的分析为理论基础,确定弯管生产工艺方案,通过设计合适的弯曲工装,制作生产出符合技术要求的弯管,为类似结构的制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技术参考。

  • 标签: 弯曲 力矩 应力 几何形状 工装
  • 简介: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采用等温压缩实验研究30%SiCp/Al复合材料的高温压缩变形行为,获得该材料在温度为623~773K,应变速率为0.01-10s^(-1)的条件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并在考虑摩擦和变形热效应的基础上对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峰值应力进行线性回归,建立该材料的本构方程。根据材料动态模型,计算并建立30%SiCp/Al复合材料的热加工图,据此确定热变形流变失稳区。在应变速率为0.01s^(-1)时,随热变形温度升高,该复合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增加。

  • 标签: 30%SiCp/Al复合材料 热变形 本构方程 加工图
  • 简介:利用凸轮试验机,研究了太钢15种钢种在变形温度850℃~1150℃,变形程度0~1n2,变形速度5s-1~80s-1的变形条件下的变形抗力,获得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

  • 标签: 钢种 变形抗力 数学模型
  • 简介: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30%SiCp/Al复合材料在温度为623~773K、应变速率为0.01~10s-1下的热变形及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材料的高温流变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降低或应变速率升高而增大,材料热激活能为272.831kJ/mol。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q-s和?q/?s-s曲线,从而进一步获得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和稳态应变,通过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模型和稳态应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所需要材料的动态再结晶图。

  • 标签: 30%SiCp/Al复合材料 热变形 动态再结晶 临界应变 稳态应变
  • 简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变形镁合金板材加工技术研究”下的4个专题进行了验收。其中,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变形镁合金板带连续铸轧技术及其装备研发”及“镁合金板材低成本生产工艺技术开发”两个专题通过验收。

  • 标签: 变形镁合金 加工技术 专题 板材 行业 有色金属工业
  • 简介:本文针对侧倾式翻车机端盘变形测量方案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测量侧倾式翻车机端盘变形量,对翻车机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制定检修方案,给储运部翻车机传动系统找正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翻车机 端盘 变形量 测量方案
  • 简介:利用永磁搅拌近液相线铸造和普通铸造方法制备不同晶粒尺寸的2024铝合金铸锭,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初始晶粒尺寸对不同压缩变形条件下2024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和变形后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2024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依赖于变形条件和初始组织。初始晶粒尺寸对流变应力的影响是:当应变速率小于0.1s-1时,流变应力随晶粒尺寸减小而减少;当应变速率为10s-1时,流变应力随晶粒尺寸减小而增大。降低变形温度会弱化晶粒尺寸对流变应力的影响。热压缩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随变形温度升高而减小。应变速率为10s-1时,热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周期性波动;只在粗晶2024铝合金中发现变形剪切带。

  • 标签: 晶粒尺寸 热变形 显微组织 2024铝合金 铸造
  • 简介:对固溶–淬火处理后的Al-3.7Cu-1.6Mg合金板材进行变形量分别为0、5%和10%的预拉伸处理,然后置于空气中进行自然时效,研究预变形对Al-3.7Cu-1.6Mg合金自然时效态的硬度、室温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研究其断裂机理。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淬火后引入预拉伸变形,可显著提高其自然时效态的硬度和屈服强度,同时抑制GPB区的形成,降低时效析出速率,并使峰时效时间延长;随预变形量从0增加至10%,Al-3.7Cu-1.6Mg合金的断裂韧性降低,这主要是预变形增加了基体内的位错密度,位错切割细小的GPB区粒子,大量滑移被抵消,造成变形过程中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形成微裂纹;由断口分析可知该合金的断裂类型为穿晶韧窝型断裂,且随预变形程度增大,韧窝直径和深度均增大。

  • 标签: AL-CU-MG合金 预变形 硬度 拉伸性能 断裂韧性
  • 简介:基于单轴压缩实验,研究纯钼粉末烧结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可压缩纯钼粉末烧结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对初始相对密度、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相当敏感,其流动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高温条件下材料对应变速率不太敏感,但初始相对密度在低温状况下对流动应力的影响更甚;对压缩后试样的微观组织分析显示:初始平均粒径为44.0μm的粗大等轴晶组织经过约35%的单轴压缩后,其中心主变形区域得到平均粒径为1.45μm完全致密的超细晶组织;初始相对密度越大,材料屈服强度越低,出现破裂的时间越早;其硬度增加速率对温度变化不敏感,而提高温度则有利于降低屈服强度。

  • 标签: 纯钼粉 烧结材料 变形行为 组织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