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浇注料是炼钢浇注工艺中使用的一种成分较复杂的耐高温材料,除了含有铁、钙、镁、碳的化合物外,还含有二氧化硅、单质硅及碳化等化学成分,碳化在浇注料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浇注料中碳化的测定,本文采用先将试样中共存的二氧化硅及单质硅用氢氟

  • 标签: 浇注料 碳化硅 二氧化硅 耐高温材料 成分 试样
  • 简介: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SiC颗粒体积分数分别为20%、25%*1130%的SiCp/Al-30Si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表征,并检测其力学性能及物理性能,运用Turner、Kerner理论模型对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进行计算,分析碳化体积分数对SiCp/Al-30Si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Si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组织中会出现SiC颗粒的团聚,使材料的致密度及抗拉强度下降,在50-100℃之间的热膨胀系数降低,其平均值与Kerner模型计算值很接近。

  • 标签: SiC体积分数 SICP Al-30Si复合材料 致密度 抗拉强度
  • 简介:以纳米Cr2O3和乙炔黑为原料,经高温还原碳化制备超细Cr3C2粉末,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配碳量对Cr3C2粉末的粒度与游离碳含量的影响。通过热力学计算,只有当温度高于1350K时还原碳化反应才有可能进行,采用纳米Cr2O3可显著降低反应温度,在1573K下焙烧6h碳化率即达到98.20%;Cr3C2粉末的游离碳含量随配碳量增加而显著提高,配碳量(质量分数)为理论配碳量的1.05倍时制得游离碳含量为0.23%、氧含量为0.91%(均为质量分数)、平均粒度为1μm的Cr3C2粉末,该粉末达到硬质合金及热喷涂应用的要求。

  • 标签: 纳米Cr2O3 还原碳化 超细Cr3C2 游离碳 粒度
  • 简介:对以五氧化二钒为原料制备碳化钒的工艺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钒氧化物在转化过程中遵循逐级还原理论;钒氧化物在碳化过程中,不转化为金属钒,直接转化为碳化钒;二氧化钒的碳化温度最低,为1018K,因此,在钒氧化物的转化过程中,应尽可能使其转化为二氧化钒.若采用气相还原碳化的方法,则可通过调节气体的流量、配比对还原碳化工艺进行控制.

  • 标签: 氧化钒 碳化钒 直接碳化法 热力学分析
  • 简介:传统制备WC粉末的方法都是依靠发热体的辐射、能量对流、传导等方式加热W、C混合粉末到一定温度,热量由外向内传递,具有加热温度高、周期长、WC颗粒长大明显等缺点。本研究以纳米钨粉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法在1000℃快速制备纳米WC粉末。用XRD分析不同碳化温度产物的物相组成,并用SEM和TEM对产物进行形貌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平均粒径50nm的钨粉经微波碳化法在1000℃保温10min,能够制备出平均粒径为86.5nm的单相WC粉末,纳米WC颗粒表面光滑,形貌呈近球形。分析微波碳化法制备纳米WC粉末的机理表明,微波碳化过程为扩散控制,WC颗粒的长大速率随碳化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 标签: 纳米WC 微波碳化 非热效应
  • 简介:高标准轴承钢线材GCrl5-X1主要供用户冷加工成钢球,该钢种对夹杂物控制、碳化物级别要求严格。本文从冶炼、连铸对其碳化物的影响进行研究外,重点对加热制度、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进行研究,有效控制碳化物液析、带状和网状,以满足用户要求。

  • 标签: 高标准轴承钢 碳化物 线材 加热控轧控冷
  • 简介:改良西门子法制备多晶硅存在的技术瓶颈是大量副产物四氯化硅难以回收利用。本文针对这一瓶颈。介绍了四氯化硅氢化生产三氯氢硅技术,并研究了反应压力、氢气与四氯化硅配比、反应温度以及硅粉层高度对该技术转化率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该技术在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的应用实例。

  • 标签: 四氯化硅 三氯氢硅 氢化
  • 简介:低合金白口铸铁是一种耐磨性能优良的铸铁材料,但其组织中共晶碳化物呈连续网状分布,削弱了基体的连续性,导致铸铁脆性过大.我们探讨了复合变质处理和热变形处理对共晶碳化物团球化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共晶碳化物团球化对低合金白口铸铁机械性能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晶碳化物团球化有利于白口铸铁韧性和耐磨性的大幅度提高.

  • 标签: 白口铸铁 共晶碳化物 团球化 变质处理 热变形处理
  • 简介:将NH4HCO3加入到10g706硅橡胶粘合剂中,添加气相SiO2作为补强剂,制备氨气缓释材料。研究气相SiO2的用量(0~2.5g)和NH4HCO3的用量(0.1~1.0g)、温度(20~40℃)及物料捏合时间对氨气释放速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缓释材料的显微形貌。结果表明,当室温硫化硅橡胶粘结剂为10g,气相SiO2加入量为2g、捏合时间为1h时,材料的缓释性能优异。气相SiO2加入量越大,则材料硬度越高、变形越困难,缓释性能越好,氨气从材料中释放的速率也小。NH4HCO3加入量越小,氨气释放的速率越慢,缓释效果越好;温度越低,材料缓释效果越好。

  • 标签: 室温硫化硅橡胶 碳酸氢铵 缓释 气相SiO2 扩散
  • 简介:为进一步控制GCrl5轴承铜碳化物液析,进行了加热温度与碳化物溶解扩散之间的关系研究,确定了GCrl5轴承钢比较合理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并将试验应用于现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现有加热能力的务件下,将加热温度提高到1200~1280℃,保温时间在3h以上,使碳化物液析得到了控制,取得了明显效果。

  • 标签: GCR15轴承钢 碳化物液析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 简介:以四氯化锆为锆源,苯甲醇为碳源,分别采用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二甲苯3种不同溶剂,有机合成高碳锆比(原子比28:1)碳化锆陶瓷的先驱体苯甲醇锆(benzylalcoholzirconium,BAZ)。采用FT-IR对先驱体的基团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BAZ的耐热性和陶瓷转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溶剂制备的碳化锆先驱体在600~700℃时均全部热裂解,1500℃完全热解为ZrC,其中采用对二甲苯溶剂制备的先驱体在氩气气氛下1600℃保温1h后的陶瓷产率最高,为51.8%,采用二甲苯溶剂制备的先驱体热裂解温度最高,为670℃。

  • 标签: 碳化锆 高碳锆比 先驱体 陶瓷产率 热裂解
  • 简介:通过研究样品制备时的酸度、时间等引起硅酸凝聚的条件以及光度测定条件的重新试验,确立了拜尔赤泥中二氧化硅的钼兰光度法测定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75%,加标回收率在98%~101%.

  • 标签: 拜尔法 赤泥 氧化铝 二氧化硅 钼兰光度法 测定
  • 简介: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短碳纤维表面制备C/SiC复合涂层,然后采用凝胶注模法制备纤维体积分数分别为2%和4%的Cf/Si3N4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对该材料的物相与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短碳纤维对Si3N4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碳纤维体积分数增加,Cf/Si3N4复合材料的密度和抗弯强度降低,但断裂韧性明显提高。当纤维体积分数为4%时,材料的断裂韧性达到8.91MPa·m1/2,比氮化硅陶瓷提高1.6倍,材料主要由长柱状的β-Si3N4基体、C/SiC涂层及碳纤维组成,碳纤维表面的C/SiC双涂层可防止高温下碳纤维与氮化硅基体发生反应,使碳纤维与氮化硅基体界面结合良好,以提高材料韧性并保证有合适的强度,满足功能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 标签: 碳纤维 氮化硅 抗弯强度 断裂韧性
  • 简介: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2-3]对锰矿中全锰、全铁、二氧化硅和磷元素进行分析,采用溴化锂做脱模剂,考虑到溴元素对锰的干扰,提出用溴元素来校正锰,取得了较好的分析效果。且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法 锰矿 全锰 全铁 二氧化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