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获得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分数体悬浮液是陶瓷胶态成型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BeO体悬浮液的固相体积分数,采用煅烧手段预处理体,研究煅烧温度(1200~1500℃)和煅烧时间(1~4h)对BeO体粒度、比表面积和烧结活性的影响规律,并研究相同固相体积分数(40%)条件下,煅烧对BeO悬浮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煅烧过程中,体颗粒发生长大,比表面积和烧结活性均降低,温度的影响明显大于时间,且煅烧时间低于2h时影响不大,煅烧温度高于1300℃后体相关性能大幅下降;煅烧降低体比表面积,除去表面的水分等吸附物质,改善BeO体的表面性质,因此在相同固相体积分数(40%)条件下,体悬浮液的流动性能得到改善,从而煅烧可提高悬浮液的固相体积分数。

  • 标签: BEO 煅烧 比表面积 烧结活性 胶态成型
  • 简介:本文介绍了湘乡铝厂氟化盐生产过程中副产品——氟石膏在水泥、建筑等行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 标签: 氟石膏 石膏制品
  • 简介:以硝酸锶、七钼酸铵、氧化镨为原料,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白光发光二极管(whitelightemittingdiode,简称WLED),新型红色荧光SrMoO4:Pr3+,并研究其光谱性质。结果表明,SrMoO4:Pr3+激发光谱中Pr3+在449nm处有一最强3H4->3P0激发峰,其激发范围与蓝光LED芯片相匹配,能被蓝光有效激发;发射光谱在644nm处有最强峰,属于Pr3+的3P0->3F2跃迁,发红光,说明SrMoO4:Pr3+荧光是1种潜在的白光LED蓝光激发的红色荧光。同时还研究了燃烧温度、尿素用量、稀土Pr3+掺杂量对荧光发光强度的影响,得出制备SrMoO4:Pr3+的最佳条件为:燃烧温度600℃,尿素用量为理论尿素用量的3倍,稀土Pr3+离子掺杂摩尔分数为2%。

  • 标签: 光致发光粉 低温燃烧法 红色荧光粉 SrMoO4:Pr^3+
  • 简介:本文叙述了MAC矿烧结试验研究方法,对试验结构进行了简要分析,概括了试验研究结果。

  • 标签: MAC粉 烧结 试验研究
  • 简介:MSC.Marc软件模拟了在3种不同装方式下钛压制成形过程中粉末的流动情况以及压坯的密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装方式对粉末压制过程及压坯密度具有较大的影响,与平式装方式相比,采用凸式装,试样的烧结坯密度提高6%,孔隙分布的均匀性得到相应的改善.

  • 标签: 钛粉 粉末压制 数值模拟 装粉方式
  • 简介:第六届全国灯稀土三基色荧光质量与市场研讨会于2007年9月23日在陕西咸阳召开。会议由全国稀土荧光、灯协作网主办,陕西彩虹荧光材料有限公司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具有规模生产能力(陕西彩虹、杭州大明、上海跃龙、江门科恒、常熟跃华、常熟江南、常熟亚太、江苏天彩、无锡新威、苏州新纪元和北京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11家企业领导和相关原材料、设备制造企业的有关人员。

  • 标签: 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陕西 灯用 市场 质量 稀土荧光粉
  • 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返式料除尘装置,折返式溜槽固定在操作平台上,安装在折返式溜槽上端内壁的加湿管一端经分水管同进水管的末端相连,配管的上端同带阀门的进水管相连接,配管固定装配在折返式溜槽的外侧,

  • 标签: 除尘装置 折返式 粉料 实用新型 操作平台 进水管
  • 简介:本公司针对抛光传统生产方法中生产周期长,产品在使用时不易分散等缺点,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粒度可控制,煅烧后不需湿法研磨,不需湿法筛分等优点。并且,可不用电炉煅烧。这一方法

  • 标签: 抛光粉 周期长 罗宏 国内产品
  • 简介:目前,我国高炉炉料尚有两个大问题未得到解决,其一是含铁品位较低,其二是酸性炉料不足,因而适当发展球团矿势在必行。我国现有的球团矿生产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国产精矿含铁品位低,粒度粗,粒度分布不合理,水分高,对我国球团矿的生产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随着我国球团矿生产规模的扩大,国产精矿的产量不足,因此国内有不少企业筹划利用进口精矿生产球团矿。但是进口矿主要为赤铁矿,

  • 标签: 试验研究 赤铁矿粉 造球 球团矿 酸性炉料 势在必行
  • 简介:链条锅炉是工业、小型电厂及集中供热锅炉房中常用燃烧设备。该设备着火条件不好,适宜燃挥发份高,发热值大的优质烟煤。如果煤种改变,煤质下降,运行工况即会恶化,导致锅炉出力及热效率严重下降。链条锅炉加煤复合燃烧技术,主要是为强化炉内燃烧过程,提高链条炉对煤种适

  • 标签: 复合燃烧技术 链条锅炉 加煤粉 热效率 链条炉 集中供热锅炉房
  • 简介:近年来,受下游器件及终端产品发展变化的影响,稀土荧光的生产状况展现出新的特征。一是平面显示产品的兴起使阴极射线管用荧光产量不断下降;二是稀土荧光灯的普及推广带动灯三基色荧光生产蓬勃发展;三是等离子电视稀土荧光、液晶显示背光源冷阴极荧光灯稀土荧光及半导体照明发光二极管用稀土荧光开始商业化生产。

  • 标签: 稀土荧光粉 生产状况 应用 三基色荧光粉 阴极射线管 稀土荧光灯
  • 简介:与通常采用纯雾化铁粉和部分合金化铁粉作为温压基不同,作者对水雾化Fe-Ni-Mo合金钢作基的Fe-1.5Ni-0.5Mo-1.0Cu-xC(x=0.6,0.8,1.0)粉末进行了温压与烧结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计新型聚合物润滑剂,高硬度的合金钢仍适用于温压工艺.当粉末和模具的加热温度分别为125和145℃时,Fe-1.5Ni-0.5Mo-1.0Cu-0.8C的温压密度较高.在735MPa的压力下进行压制,压坯密度达到7.35g/cm3,比室温压制提高了0.19g/cm3左右.并且,温压压坯的弹性后效比室温压制降低了40%,在1120℃烧结1h后的烧结密度为7.32g/cm3.

  • 标签: 水雾化Fe-Ni-Mo合金钢粉 温压 烧结
  • 简介:介绍了酒钢130×3m^2、265m^2烧结机烟气脱硫工艺的设计特点及工艺流程,阐述了投产以来出现的生产运行各类问题,通过分析、制定和实施必要的设备消缺、整改、工艺改进措施,较快地实现了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 标签: 烧结烟气 设计特点 脱硫工艺
  • 简介:2.稀土抛光技术发展文献中对早期抛光牛产有较全面论述的是支有宝先生主编的《稀土湿法冶炼工艺岗位技术培训教材》一书。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总结归纳起来基本分为以下几种工艺:

  • 标签: 稀土抛光粉 产业现状 湿法冶炼工艺 培训教材 技术
  • 简介:利用氧化脱硫——磁化焙烧——湿式磁选工艺,从硫铁矿渣中提取铁精矿

  • 标签: 硫铁矿渣 提取 铁精矿粉
  • 简介:以不规则形状铌为原料,通过射频等离子体球化处理制备球形铌,并研究加料速率对粉末球化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球化处理前后粉末的形貌、物相和粒度分布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不规则形状铌,经等离子球化处理后均可得到表面光滑、分散性好、球化率可达100%的球形铌。球化处理后,粉末的粒度分布变窄。随加料速率的增加,铌的球化率降低。经射频等离子体处理后,铌的松装密度和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松装密度由1.33g/cm3提高到4.35g/cm3,振实密度从1.95g/cm3提高到5.61g/cm3,粉末流动性提高到12.51s/(50g)。

  • 标签: 射频等离子体 球形铌粉 球化率
  • 简介:本文论述了羰基法镍冶金的发展状况,国外羰基镍生产技术状况,羰基镍和羰基镍的应用,探讨了近来用羰基镍制造各种复合材料和金属陶瓷材料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

  • 标签: 羰基法 羰基镍粉 制造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