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OnDecember17,2012the5-kt/amethanol-to-propylene(MTP)pilotunitwassuccessfullyputonstreamattheOlefinsPlantofYangziPetrochemicalCompany,whichsymbolizedthatSINOPEChassuccessfullyopenedupanovelprocessrouteforproductionofcoal-basedbasicorganicchemicalmaterialsTheconstructionof5-kt/aMTPpilotunitwaskickedoffinOctober2011,whichhasbeenenvisagedinSINOPEC's

  • 标签: 试点单位 MTP 调试 扬子石化公司 有机化工原料 工艺路线
  • 简介:针对华庆地区储层物性普遍偏低、邻近井区物性差异较大等特点,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这2个方面综合探讨了该区储层物性差异的原因。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深入研究了华庆地区长8储层的沉积与成岩作用。结果表明:多物源沉积是华庆地区长8储层物性平面差异明显的重要起因;北东物源的沉积储层特征整体好于西南物源;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参差不一。最后,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将成岩作用划分为3种组合:绿泥石薄膜胶结及溶蚀组合是研究区的优势组合,具有相对较高的孔渗特征;强压实及碳酸盐胶结组合严重破坏了储层的物性;高岭石/伊利石胶结及溶蚀组合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介于前两者之间。

  • 标签: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长8储层 华庆地区
  • 简介: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研究了定边地区盒8段储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结果表明:该区储层砂体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砂岩的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中等:盒8段储层砂岩成岩演化阶段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早期的压实一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性作用:后期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对储层物性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深入研究成岩作用,可大幅度提高该区对储层评价与预测的精度。

  • 标签: 盒8段储层 成岩作用 成岩序列 定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南美W油田T5B砂岩储层具有横向上岩性变化快、垂向上多套薄砂体叠置等特点,对其进行识别和描述难度较大。针对W油田7井区W-7KH井水平段钻探效果不理想以及W-7C井和W-7D井2口井油水关系矛盾等问题,提出了"平剖相结合"的储层预测技术思路。首先通过半定量地震振幅解释及叠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建立了T5B砂岩储层厚度与地震均方根振幅的关系,并确定了储层与非储层纵波阻抗数值范围,较好地刻画了T5B砂岩储层的横向展布范围;然后采用高分辨率拟声波阻抗反演方法,有效识别了T5B砂岩内部薄泥岩隔层,描述了砂体的垂向叠置关系,解决了油水界面不统一的矛盾。研究思路和结果对油田下一步的滚动开发、水平井段设计及精细油藏描述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 标签: T5B砂岩 砂体边界 砂体叠置关系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拟声波阻抗反演 W油田
  • 简介:河流相砂体横向相变快,连续性和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严重影响了河流相储层的开发效果。依据储层沉积学的研究方法,对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盒8段河流相砂体展布与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14井区盒8段属于早期辫状河沉积向晚期曲流河沉积逐渐转化的沉积背景,其主要沉积微相包括河道滞留沉积、心滩、边滩、决口扇、天然堤、河漫砂及泛滥泥。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的共同作用,该区河流相砂体演化呈阶段性变化,大致经历了辫状河繁盛发育期、辫一曲共存转化发育期及曲流河繁盛发育期3个阶段,其中辫状河繁盛发育期的心滩砂体与辫一曲共存转化发育期的心滩及边滩砂体是主力含气储层。研究区优质储集砂体的发育受沉积微相展布与基准面旋回的控制。

  • 标签: 河流相砂体 辫状河 曲流河 砂体展布与演化 盒8段 苏14井区
  • 简介: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东风裕隆)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为满足东风裕隆对高质量发动机装填油的需求,中国石化润滑油武汉分公司(简称武汉分公司)与东风裕隆开展合作,签订了汽车发动机试验技术协议,并于2012年4月开始选择长城SL5W-40汽油机油。在4辆东风裕隆生产的同一品牌、技术参数相同的汽车上开展了10000km行车试验,

  • 标签: 行车试验 汽油机油 长城 汽车零部件 发动机试验 主营业务
  • 简介: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油气生成、储层条件、运移条件、圈闭和聚集成藏等方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该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总结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各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间湾暗色泥岩、致密粉砂岩以及粉砂质泥岩可形成良好的盖层;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长7泥岩形成的异常高压。长7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高剩余压力的驱动下,通过垂向叠合砂体与微裂缝向上运移进入长4+5储层,并沿连通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横向运移进入圈闭成藏,形成鼻隆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构造-岩性油气藏,其形成受烃源岩、沉积相带、微裂缝、鼻隆构造以及剩余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长4+5油层组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成藏机制 林镇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