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Theconventionalpseudo-staticapproachoftenneglectstheeffectoftheverticalseismicaccelerationonthestabilityofaslope,butsomeanalysesunderplane-strain(2D)conditionsshowasignificanteffectontheslopestability.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investigatetheeffectoftheverticalaccelerationonthesafetyofthree-dimensional(3D)slopes.Inthestrictframeworkoflimitanalysis,a3Dkinematicallyadmissiblerotationalfailuremechanismisadoptedherefor3Dhomogeneousslopesinfrictional/cohesivesoils.Asetofstabilitychartsispresentedinawiderangeofparametersfor3Dslopesundercombinedhorizontalandverticalseismicloadingconditions.Accountingfortheeffectsoftheverticalseismicacceleration,thedifferenceinsafetyfactorsfor3Dslopescanexceed10%,whichwillsignificantlyoverestimatethesafetyofthe3Dslopes.

  • 标签: 边坡稳定性 三维运动学 地震加速度 垂直加速度 拟静力法 平面应变
  • 简介:AbundantevidencesofhighersealevelsfromJiangsuandFujiancoastshaveprovedamarinetransgressioneventduring30–40kaBP,suggestingthattherewasastagewithhighsealevelandawarmclimatewhenicesheetsshrankintheNorthernHemisphere.Thedurationof30–40kaBPspannedaperiodinthelateMarineIsotopeStage3(MIS3)andwasinnatureaninterstadialepochduringtheLastGlacialperiodoftheQuaternary.Differentfromtheglacialperiodwithacoldclimate,thismarinetransgressionconsideredasapenultimatehighersealevelduringtheQuaternaryremainsapuzzlethatwhytheevidenceiscontrarytotheQuaternaryglacialtheory.Itisimportanttounderstandsealevelrisefortheseareassensitivelyrespondingtotheglobalchangesinthefuture.Torecognizethekeyissuesonsealevelchanges,theeustaticsealevel(H_S)wasdefinedastheglaciation-climateforcedsealevels,andtherelativesealevelchange(H_R)wasdefinedasthatasealevelrecordwaspreservedinsedimentthatexperiencedmultiplesecondaryactionsoflandandseaeffects.Onthebasisasdefinedabove,weconstructedmulti-levelmodelsofclimate-drivenglacio-eustaticchangesandland-seasystems.Byintegratingdatasetsfromeightboreholecoresandprescribingtheboundaryconditions,wesimulatedthechangesofHSandHRintheEastChinaSeaandsouthernYellowSeaareasinthelateMIS3.Themarinetransgressionstratafromtheboreholecoredatawasidentifiedatca.30mbelowpresentsealevelasaresultofthecollectiveinfluenceoficemeltingwater,neotectonicsubsidence,sedimentcompactionandterrestrialsedimentfillingsinceca.35kaago,whereasthesimulatedrelativesea-levelsturnedouttobe–26.3––29.9ma.s.l.Thesmallerrorinvolvedinthesimulationresultsof±(2.5–4.5)mdemonstratedthecredibilityoftheresults.OurresultsindicatedthatsealevelchangeinthelateMIS3wasdominatedbyglacialeffects,inwhichtheeustaticsea-levelwasbetween–19.2�

  • 标签: 南黄海地区 动态模拟 MIS 东海岸 越轨行为 中国
  • 简介:重要天气过程概述1大雾过程2016年1—3月,江西省区域性大雾日数共计18d,其中3月为7d,较历史同期略偏多(表1)。1月4—5日、1月28—29日、2月27—28日、3月6—7日、17—19日、30—31日出现连续性大雾天气过程。

  • 标签: 天气过程 江西省 气候特点 大雾 区域性 连续性
  • 简介:为探讨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U元素含量变化的气候环境意义,以川东北狮子洞石笋SI3为研究对象,通过对SI3的U/Ca值进行分析,发现在53.2~45.8ka之间SI3的U/Ca值变化与该石笋和格陵兰冰心NGRIP的δ^18时期偏大,在夏季风增强时期偏小。此外U/Ca值很好地记录了H5冷事件和GIS12、GIS13及GIS14暖事件。

  • 标签: 石笋 U/Ca值 夏季风 华中
  • 简介:本文以高治村滑坡为例,论述了FLAC3D在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中的应用。作者首先介绍了FLAC3D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流程,然后采用摩尔-库伦模型,对高治村滑坡在天然状态和暴雨状态下的变形和位移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直观地显示了该坡体在上述两种状态下的塑性变形及水平方向位移的分布特征,清楚地显示了坡体内潜在的滑动面。文章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该滑坡的变形和破坏形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对该坡体的塑性变形与位移情况分析认为,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基本稳定;在连续高强度降雨状态下欠稳定,局部失稳滑塌的可能性很大,这与现场调查分析的结果一致。这个结果表明,利用FLAC3D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简单、可行,且更加直观、方便,具有传统极限平衡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 标签: 滑坡 稳定性分析评价 FLAC3D数值模拟
  • 简介:对大范围3DMax三维模型在Skyline球面空间展示时出现位置偏差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坐标变换优化展示的技术原理和实施方案,最后对比了中山市原始三维模型和优化后的三维模型在Skyline球面空间中的展示效果.结果表明,这种优化展示技术能有效解决位置偏差问题.

  • 标签: 三维模型 SKYLINE 优化展示 位置偏差
  • 简介:通过对3S技术、北斗技术、网格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的集成协同研究,搭建了西南地区野外地质调查生产调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远程服务网格结点体系和管理平台,建立了基于3S技术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安全保障服务的4级结构体系.在西南地区开展了不同地貌特征、不同类型项目的示范应用,形成了以“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省级地调院(野外工作站)→野外驻地→单兵”为主线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模式,实现了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实时动态管理与服务,最大化地保障了地质队员的人身安全,构建了现代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对全面推进地质工作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3S技术 北斗技术 地质调查 管理服务 安全保障
  • 简介:1会议背景为了提高卫星在轨太阳总辐照度观测精度,使数据更好地用于地球辐射收支和气候变化长期应用服务,针对未来FY-3系列卫星上的太阳辐射观测,仪器研制方中囝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基于前期国际合作,提出在FY-3(03批)晨昏卫星上搭载太阳总辐照度(TSI)观测国际仪器包。

  • 标签: 国际合作 辐射观测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太阳 卫星 地球辐射收支
  • 简介:以美国本土中部地区一个非常规油田已有的多口水平井的完井先导试验区资料为基础,建立了通过三维地震属性和微地震资料评价水平井完井效果的方法流程。在非常规油田,三维地震通常是连片的,这为确定那些没有其他资料可用地区的一些参数提供了途径。另外,微地震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让我们直观的“观看”井筒附近水力压裂情况的地球物理方法。将这两种地球物理方法与工程和地质资料相结合,如成像测井、总支撑剂量、压裂段数、估测的裂缝长度和高度、渗透率、化学示踪剂和产量等,建立了“地球物理完井打分卡”(“geophysicalcompletionscorecard”),用于评价由多口水平井构成的一个先导试验区,同时利用该方法对先导试验区以外的几口井的完井效果进行了预测。根据相关井的钻后产量数据,利用打分卡法预测的完井效果与井产量基本一致。

  • 标签: 水平井完井 地震属性 评价 利用 地球物理方法 3D
  • 简介:基于广州及深圳海岛海岸带区域的1:2000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对比分析A3航摄仪在有、无地面像控点情况下的空中三角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在无地面像控点的情况下,A3仍可满足海岛海岸带区域大比例尺成图的精度要求,且航摄效率高、成图周期短.本研究可为A3在海岛海岸带区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航空摄影 A3航摄仪 空中三角测量 海岛海岸带 数字正射影像
  • 简介:以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1990-2011年多时相、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1990-2011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分布特征及其格局变化,采用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方法,定量获取、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模式,旨在为快速城市化区域的湿地保护提供基础数和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呈现出以沼泽、湖泊为主、居民工矿用地和耕地等镶嵌周围的土地利用格局;对比3个时期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发现,沼泽、湖泊面积在不断减少,沙地和居民工矿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沼泽是耕地用地的主要来源;在图谱变化模式中,稳定型图谱单元面积最大,最大面积图谱模式为"沼泽—沼泽—沼泽",其面积为35.6km2;反复变化型图谱单元面积最小,最大面积图谱模式为"耕地—盐碱地—耕地",其面积为2.35km2;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导致城市沼泽退化,而人类活动是是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 标签: 城市湿地 图形信息 龙凤湿地 城市化进程 大庆
  • 简介: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s6.5级地震灾区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该地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极为落后,灾区农村的民房除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房屋外,还有大量抗震性能较差的民居,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经济损失较大。灾区大部分位于山前溢出带,地下水位浅、地基土层软弱等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有放大作用,震害影响范围较大。灾后重建中应继续加大安居富民工程的经费投入力度。灾区北部人口密集,地基土层软弱,工程地质条件差,建议在今后的安居富民建设中加强地基处理。

  • 标签: 皮山Ms6.5级地震 震害 应急科考 安居富民工程
  • 简介:通过从CMIP3和CMIP5收集的联合模型模拟和设计的整体的分析,我们证明基本空间规模限制可能在气候模型预言和设计的有用另外的精炼不能在哪个下面是可能的下面存在。那限制在气候变量之中并且从区域变化到区域。我们证明在表面温度预言的无常(噪音)(在全球气候模型模拟的一个整体之中由传播代表了)通常在整个北美洲在1000km下面在水平规模超过整体平均数(信号),在那些规模暗示差的可预测性。更多的有限技巧为地区性的降水的可预测性被显示出。在这种情况中的整体传播趋于在2000km下面为规模超过或等于整体平均数。这些调查结果热点在预言地区性特定的未来气候异例的挑战,为特别,hydroclimatic影响例如干旱和湿。

  • 标签: 可预测性 模型模拟 区域气候 美国 集合 耦合模型
  • 简介: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分布的3种涉禽——白鹤(Leucogeranusleucogeranus)、苍鹭(Ardeacinerea)和白琵鹭(Platalealeucorodia)的越冬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白鹤的主要行为是取食(82.60±6.57)%和警戒(10.38±3.93)%,其取食行为发生频次比例远高于苍鹭[(8.62±4.84)%]和白琵鹭[(25.70±25.15)%],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1边走边取食的白鹤和白琵鹭在取食时,比苍鹭消耗更多的能量,它们通过花费更多的取食时间,来弥补能量的消耗,2植食性动物(白鹤)相对于肉食性动物(苍鹭和白琵鹭)需投入大量时间摄取食物,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收入;白琵鹭和苍鹭的主要行为包括静栖和取食,但白琵鹭取食所占的比例高于苍鹭,静栖所占比例低于苍鹭,表明白琵鹭和苍鹭对能量的获取和消耗存在一定的权衡,分别采取不同的行为对策。3种涉禽行为节律的研究结果显示,1白鹤仅警戒无显著节律变化,其余各行为节律都变化显著,各时段的取食行为频次比例较高;2苍鹭的静栖和取食无显著节律变化,各时段的取食发生频次比例较低;3白琵鹭的取食表现出早晨(7:00-7:59)、傍晚(17:00-)发生频次比例较大,静栖发生频次比例峰值出现在13:00-13:59。3种涉禽取食高峰时段不同步,利于它们获得最大化的适合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间竞争,避免了食物资源利用的激烈竞争,以达到共存。

  • 标签: 涉禽 白鹤 苍鹭 白琵鹭 越冬行为 取食行为
  • 简介:世界气象组织(WMO)数据表示维护和监视跨项目专家组(IPET—DRMM)是2012年基本系统委员会(CBS)第15次届会上确定的OPAG—ISS下设专家组之一(其前身是ET—DRC、IPET—DRC和CT—MTDCF专家组),负责维护和发展WMO表格驱动代码,以适应各成员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要求,监测协调表格驱动代码过渡实施的进展,对新增数据类型的编码格式进行指导和确认,共有核心及联系成员55人,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赵芳是该组核心成员。

  • 标签: 数据表示 专家组 WMO 会议简介 维护 CBS
  • 简介:1概况2015年10月12-16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电涌保护器(SPD)分委会(SC37A)工作组成员、上海市气象局赵洋同志和上海市防雷中心周歧斌博士赴意大利锡耶纳市参加了IEC电涌保护器(SPD)分委会(SC37A)第3、4、5工作组(WG3、WG4和WG5)会议。

  • 标签: 分委会 工作组 会议总结 国际电工委员会 电涌保护器 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