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0前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南与西宁市的大通县、海东地区的互助、湟中、湟源县接壤;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毗连;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的天祝、山丹、民乐、永昌、张掖、肃南等市、县毗邻。境内山脉纵横,河流众多,地势由西北向倾斜,平均海拔3100m。据记载,历史上在海北及周边地区

  • 标签: 防震减灾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 藏族自治州 海东地区 周边地区 东北部
  • 简介:自新时期以来,在日益多元的文化及社会语境中,以少数民族地域的风俗及生活作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愈发多见。本文选取了几部由汉族与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的、题材相似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以期发现"汉写民"现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对于写作者来说如何跨越自身文化的疆界与阈限,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尝试消解、重建、拓展文化疆界的问题。

  • 标签: 民族 女性 叙事 多元文化语境
  • 简介:1民族地区的发展和防震减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我国西部的草原、大漠、高原、边疆和丘陵山区,这些地区也是我国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近90%的强震发生在西部地区。众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在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但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全部分布在西部

  • 标签: 民族地区 西部地区 地震 少数民族 防震减灾 民族国家
  • 简介:摘要:在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这样能够实现有效传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广博文化中的瑰宝。要想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需要做的就是创造新的传播途径,采用新的发展方法,这样才能够解决文化生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分析且现状,并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数字化路径,从而为我国少数民族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中国 少数民族艺术 传承 发展 路径
  • 简介:为明确山区牧民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气候事件的感知与适应现状,对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天祝县祁连乡的418户牧民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牧民对当地近20年气温升高感知度较高,对降水量变化的感知程度较低,对近期牧业影响较大的极端气候事件感知度较高。牧民针对感受到的不同的极端气候事件采取了有差别的应对措施。储备草料、修建圈舍和暖棚、处理牲畜和外出打工是主要的适应措施。牧业服务、贷款支持和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提高牧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山区牧民 气候变化 气候灾害 感知与适应
  • 简介:本文收集了1991年之后我国西部地区71个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并以此对1918—1989年间176次地震的烈度资料进行了补充,采用长、短轴椭圆模型重新拟合了西部地区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区和川藏区2个统计单元内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有显著不同,应作为不同的分区对待。同时与其他研究者给出的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对比结果显示,本文结果合理可靠,体现了近、远场地震烈度分布的特点,适合于该地区工程地震研究和应用。

  • 标签: 西部地区 地震烈度 衰减关系
  • 简介:摘要:某煤矿回风立井井筒所处地层具有自身稳定性差、围岩变形小、富含水等特点,壁后充填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本文从工艺流程、防堵管技术措施、冬季施工措施和现场实施等方面开展西部地区钻井法凿井壁后充填研究。

  • 标签: 西部地区 某煤矿 壁后充填 安全生产
  • 简介: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气象事业的加速发展刻不容缓程廷江(陕西省气象局西安·710015)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气象事业的加快发展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思考、研究解决的紧迫问题。这是个对整个气象事业发展带有战略性的问题。1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气象事业加...

  • 标签: 贫困地区 中西部地区 气象事业 加速发展 经济发达地区 气象部门
  • 简介:本文对准南地区生烃条件、储层分布、圈闭条件、盖层有效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油气运聚条件、异常高压成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断层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和对油气藏破坏与保存诸方面的影响。总结了准南西部地区发育多套烃源岩;基底以上沉积盖层一套从冲积扇相、河流相至滨渚湖相粗碎屑的储集层;发育J1s、K1tg、E2-3a和N1t等四磁主要的区域盖层。指出准南西部地区存在多套生储盖组合,可提供多个勘

  • 标签: 烃源岩 圈闭 异常高压 成藏条件 储集层 断层
  • 简介:我国西部荒漠地区约有自然和人工湿地96180km2,这些湿地按成因分为断层陷落积水成湿地,冰川湖湿地,地下水浅出湿地,灌溉退水湿地和人工湿地.栖息着《湿地公约》规定的水禽142种,占我国水禽种数的54.8%,其中繁殖种类74种,占52.1%.列入国家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名录的26种,占18.3%,占我国列入保护名录水禽种数的50.0%.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12种,占8.4%;列入《中日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的84种,占59.2%.荒漠地区湿地对水禽迁徙、繁殖、越冬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自然环境改变,尤其气候变干旱和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荒漠地区湿地的存在,对水禽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数量产生了强烈影响.应加强荒漠地区湿地保护.

  • 标签: 人工湿地 水禽 湿地保护 野生动植物 人类活动 公约
  • 简介:本文论述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强化引智工作的途径。

  • 标签: 引智 中西部 发展
  • 简介:利用改进的甚高分辩率扫描辐射仪(AVHRR)资料,在多光谱判识的基础上提取积雪信息的计算方法,并由此得到积雪遥感动态监测结果;同时,利用我国短时间序列的积雪资料,统计计算了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冬季积雪覆盖率,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积雪覆盖特征和变化规律;补充了常规气象台站对我国西部地区积雪监测和分析的不足.

  • 标签: 西部地区 冬季 光谱特征 雪盖 遥感 辐射
  • 简介:台湾与大陆西部地区同属地槽回返区,同处于板块的缝合线上,因而两地的地震活动都比较强烈且频繁。根据对有地震记录以来的近100多年的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每当西部地区发生一个或多个6.8级以上的强震后不久,台湾地区必有一个或多个相应震级的强震与之相呼应。这是印度洋板块向北推挤碰撞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明显大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结果。

  • 标签: 台湾 大陆西部 强震活动 相关性
  • 简介:城市化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矿业地区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在西部地区非常少见,现以云南省东川市为例,对其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将其城市化分为两个阶段,并揭示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地区差异性等特征,可为此类城市的发展提供思路。

  • 标签: 西部地区 城市化 矿业地区 云南 矿业城市 产业结构
  • 简介:开发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是实施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之一。以铜街子水库蓄水后诱发的一系列地震事件和一些水利设施投入运行后遭受损失的分析为例,结合四川历史上两起地震水灾的严重影响,提出在丘陵和山区建设水利设施特别是大中型水电站时须注意的问题,认为在开发西部水利资源时应有全局意识,开展多方面的论证,以减少可能引发的灾害损失。

  • 标签: 铜街子水库 诱发地震 水灾
  • 简介:文章对内蒙中古西部大暴雨的形成机制作了初步探讨。指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与华北高压脊结合之后,可提供大尺度低空偏南急流形成及南方水汽直输本区的背景。如果同时有中纬度高空偏西急流存在,则两者的耦合作用,在华北高压后部,形成了重力生波不稳定发展的条件,于是垂直环流和非热成风相互作用,同期发展。由调整变化又促成了低空西南急流的发展并与原有的大尺度低空偏南气流相叠加,进一步加强了水汽向本区输送。因此,在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中间的地区,既有丰富的水汽来源,又有强烈的抬升凝结条件,形成了产生暴雨的物理基础。再加上西来冷空气入和地形作用,就使得内蒙古中西部成为易发生大暴雨的地区之一。

  • 标签: 暴雨 内蒙古 形成机制 低空急流 水汽条件 冷空气
  • 简介:在客观分析西部边远地区经济社会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东西部科普现状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西部边远地区结合实际发展气象科普事业的方法和途径,并对当前气象科普工作存在的体制方面的问题,探讨了改进的技术措施。

  • 标签: 科普工作 西部 气象 地区发展 边远地区 经济社会
  • 简介:本文以地层、构造、火成岩等为背景,介绍四川西部地区宝(玉)石、彩石的矿(化)点地质特征;又以矿(化)点地质为基础分析西部地区找矿线索及前景.用实际资料说明在该区寻找宝(玉)石、彩石大有希望.

  • 标签: 宝石 彩石 水晶 钦玉 花岗伟晶岩
  • 简介:遥感技术应用于地下水勘查,是根据和利用地质体的电磁波特征,借助先进的遥感技术从各种记载着地物电磁辐射特征的遥感资料中提取地质、水文地质信息。利用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解译地下水信息、编制水文地质图竹,配合多种地质手段,解译区域水文地质区域条件、圈定富水地质,为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提供技术支持。遥感找水技术流程:

  • 标签: 地下水勘查 遥感资料 技术应用 缺水地区 水文地质信息 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