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逐小时自动站数据对于气象灾害预警、决策服务及预报预测等十分重要。以国家级自动站小时观测气温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小时气温数据的疑误形式,针对各种疑误数据,利用国家级台站建站以来的日最高、日最低以及4时次(北京时02、08、14时和20时)定时观测气温数据,研制形成适用于中国自动站(区域站和国家站)逐小时气温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并将此系统应用到2006--2010年中国27000多自动站小时气温观测数据中。结果表明:区域站的正确率、可疑率、错误率分别为99.43‰、2.24‰和3.45‰,国家站则分别为99.82‰、1.27‰和0.49‰;区域站和国家站数据的可疑率相当,但错误率国家站明显比区域站低一个量级。通过历史数据质量控制分析,证明自动站气温质量控制系统设计合理,可以判断出错误数据和可疑数据.旦有可用性.

  • 标签: 小时气温数据 质量控制 区域自动站 国家级自动站
  • 简介:一、引言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状的总称,是地形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形态发展与分布规律是内外两种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陆地上的山谷、平原、沙丘等等。地貌不仅影响着水系发育的格局、居民地的布局等其它地图要素,而且在军事、经济与科研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鉴于地貌的重要性,将实际地貌转换为人们可以直接阅读、使用的地图就成为了现实需求。

  • 标签: 地貌 自动综合 地图要素 地球表面 共同作用 分布规律
  • 简介:本文以卫星云图的热带气旋云系为研究对象,基于Canny边缘检测、contour轮廓提取等方法,研究了通过图像的形状特征和范围大小对热带气旋云系进行自动识别,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热带气旋云系识别的自动程度,实现热带气旋的自动跟踪,从而为热带气旋的预报提供了便利。

  • 标签: 热带气旋 CANNY边缘检测 轮廓提取 自动识别
  • 简介:北京市岩溶水自动监测信息系统在网络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系统安全性设计等基础上,通过MIS、GIS和数据库的集成,突出了远程控制管理功能及人性设计理念,构建了充分发挥岩溶水监测信息功能的重要载体与应用平台。

  • 标签: 岩溶水 自动监测 信息系统
  • 简介:自动气象站运行以后有效避免了人工观测方式下地温的误读现象,提高了地温数据质量。由于自动观测模式对仪器质量及维护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观测人员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责任心。维护不当,自动采集的数据可能发生系统性错误。本文通过地温数据质量控制的一个实例,警醒一线观测人员。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地温 异常现象 数据质量控制 维护方法 观测人员
  • 简介:利用2007--2008年1—12月国家气象中心GRAPES云模式预报雨量资料,及同期江西区域天气雷达估测雨量及自动气象站实测雨量资料,比较其基本统计与地理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关计算与结果分析,选取129个数据样本,计算分析它们之间的复相关性,并对其计算误差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雨量的复相关性较好。GRAPES云模式预测的时雨量值最大,比雷达估测的时雨量值及自动站实测的时雨量值偏大,自动站实测时雨量值次之雷达估测的时雨量值偏小。

  • 标签: 预报雨量 GRAPES云模式 雷达估测 实测
  • 简介:利用通辽国家基本站2011年逐日20时气温、湿度、气压资料,分析了自动观测与同期人工观测数据的差异及产生差值的可能原因.分析认为:仪器的测量原理、感应原件的不同、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观测的时空差异和人为主观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采样和算法的不同是造成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产生差值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人工气象站 差值 对比 原因
  • 简介:利用计算机编程和信息处理技术,开发榆林市18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和数据分析综合应用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显示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数据;自动监控报文传输和蓄电池状态;对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高温、大风、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自动报警;查询统计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和历史资料,并利用AnyChart控件和SURFER软件自动生成图像图表文件。

  • 标签: 区域气象站 质量监控 资料处理
  • 简介:以测井资料为依据,选择岩性、电性特征明显的标志层,利用趋势面法定量分析测井数据的趋势值与残差值,对油砂山油田测井资料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并利用趋势面分析法计算的残差值计算另一小层的趋势值,进而求得该小层标准前后的孔隙度进行标准效果检验。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解释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标签: 油砂山油田 测井资料 标准化 趋势面分析
  • 简介:黄山在印支.早燕山陆内造山之后,由于岩石圈的加厚,重力失稳,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中晚期)发生岩石圈拆沉、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后造山伸展发育,地表浅部伸展、断陷盆地发育。早白垩世中期主要发育中酸性的岩浆活动;规模较小,多呈近东西向展布;早白垩世晚期,由于拆沉作用的加强,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发育,以酸性花岗岩为主,规模大,多为岩基状,同时地表浅部断陷盆地内火山喷溢活动发育。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成果表明:发育于燕山晚期.早喜马拉雕期的伸展作用所计算的应力场特征则明显的表现为NW-SE的伸展,应力场主要表现为盯.NW-SE的伸展,盯:和仃,近于水平,为典型的伸展应力场;喜马拉雅运动使黄山不断抬升,同时经受风化剥蚀,在第四纪期间,新构造运动使黄山地区发生三次幅度不等的抬升,尤其是距今约20077年的更新世初期,影响了黄山山体更为急剧的上升和沿节理或断裂发育的沟谷强烈侵蚀下切,形成了高逾千米、翘首云天的花岗岩峰林。

  • 标签: 花岗岩 地貌 构造演化 黄山
  • 简介:页岩动态弹性的应力相关性和各向异性对于许多物探应用手段都非常重要,比如地震解释、流体检测和4D地震监测等。采用Sayers—Kachanov&式建立了一个横向各向同性(TI)介质的新模型,采用四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参数来描述所有五个弹性系数的应力敏感性特征。利用该模型对从实验室测量结果和文献中获取的约20个页岩样品的弹性进行了参数。四个拟合参数,即单裂缝的比切向柔量、法向柔量与切向柔量之比、特征压力、裂缝定向各向异性参数,显示与页岩样品的埋深呈中等到良好的相关性。随着深度增加,切向柔量呈指数下降。就多数页岩而言,裂缝定向各向异性参数普遍随深度增加而增强,说明裂缝在层面上的定向排列更加明显。在2500m埋深以浅,法向柔量与剪切柔量之比以及特征压力随深度增大而降低,而在2500m~3600m埋深之间,它们转而呈上升趋势。本文提出的模型有助于评价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5个弹性柔量的应力相关性,即便它们中仅部分参数是已知的。例如,根据测井数据可以重建页岩5个弹性柔量的应力相关性。

  • 标签: 应力敏感性 动态弹性 参数化 页岩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各向异性参数
  • 简介:介绍了场与对象统一表达取得的进展,包括fieldobjects、objectfields、feamre—field、ParameterizedGeographicObjectModel(PGOModel)、geo—atom和GeneralField等。矢量与栅格是解决数字表示地理现象问题的2种数据模型,都可以用于表示场和对象。探讨了2种数据模型的关系,并介绍了一种应用实例ExtendedDynamicGIS。

  • 标签: 离散对象 连续场 统一表达
  • 简介:利用中国气象局160个站1951~2010年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最近定义的一种干旱指数——标准降水蒸发指数(SPEI)在我国不同等级降水区域的适用性,并与标准降水指数(SPI)和湿润指数H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我国年均降水量大于200mm的地区,各种时间尺度的SPEI分析均适用;在干旱区(年均降水量小于200mm),只有12个月以上的大尺度SPEI分析适用性较好;其中12个月尺度的SPEI分析在各区适用性最好。2)由于干旱区冬季的潜在蒸发量和降水量0值均较多,导致1、3、6个月的小尺度SPEI分析在该区不适用。3)与SPI和H指数相比,SPEI既能充分反映1997年气温跃变以后增温效应对干旱程度的影响,又可作为监测指数识别干旱是否发生和结束,能较准确地表征干旱状况。

  • 标签: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 干旱 干旱指数 全球变暖 适用性
  • 简介:全球变暖已经得到了公众、政府机构和科学家的广泛认知[1-3].但是,对于全球是否变暖以及这个变暖是否由人类活动造成,却依然不断受到质疑.这种质疑在2009年达到巅峰,同年出版的非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报告[4],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观点[5]提出全面的质疑.最新的一轮质疑是2012年1月27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Allegre等16位科学家的署名文章[6],认为近10年地球气候没有变暖,呼吁不要压制气候变暖怀疑论者的声音.这说明尽管全球变暖的证据日益增加、全球变暖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承认,但是对全球变暖这个事实的论证却绝不是多余的.

  • 标签: 全球平均温度 工业化全球 平均温度上升
  • 简介:物质平衡方程计算动态储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气藏开发研究中,但该方法对地层压力精度要求较高,地层压力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储量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在低能量储层及致密气层中,常规的试井测压要测得准确的地层压力需要较长的关井时间,会影响到气藏的正常生产。当气井进入拟稳定流状态后可以利用流动物质平衡对气井单井动态控制储量进行计算,该方法主要依据容易获得的井口压力,较好的解决了地层压力资料较少情况下动态储量的计算问题。在应用物质平衡法计算低渗透气藏动态控制储量时,为避免认识上的偏差和计算结果的失真。应该首先判断流动是否达到拟稳定流,并应用拟稳定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不能笼统地将所有数据点回归为一条直线。

  • 标签: 气藏 拟稳态 流动物质平衡 单井控制储量
  • 简介:提出一种对整幅高光谱图像的稀疏表示结果进行直接显示的方法,图中不仅包含了稀疏表示中保留的光谱信息,还可显示整幅图像的空间信息。稀疏表示后,将字典中的各有效原子根据光谱特性选择颜色标签,之后根据稀疏系数进行混合颜色显示,此时的图像能够同时满足可分性及距离保持特性。针对局部地物时,提出的单像素混合阵列表示法及改进的裂片纹理技术能够直观且完整的显示出每个像元的具体组成情况,还能够根据所生成图像中的信息对原始HSI进行重建,进而提高数据的利用率。该模型不仅能够良好地显示地物的空间特性,同时能够显示稀疏系数的组成,同时单像素混合阵列表示法及裂片纹理技术弥补了混合像素彩色显示中颜色表达混乱的弊端。对真实地物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产生的彩色图像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及可分性,满足距离保持特性。

  • 标签: 高光谱 可视化 稀疏表示 多层显示
  • 简介:MICAPS3.0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为预报员提供一个天气分析显示的工作平台。气象预报和服务人员通过此平台检索各种气象数据,显示气象数据的图形和图象,对各种气象图形进行编辑加工,诊断分析气象条件,进行中期、短期、短时天气预报制作。

  • 标签: MICAPS3 0系统 检索 图形 天气预报
  • 简介:探讨了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中,江苏省盐城地区部分工程场地内深度超过lOOm时剪切波速仍小于500m/s的控制性深孔,采用近似估算方法弥补所缺波速值和确定地震输入界面后,进行波速值和地震输入界面位置的不确定性对工程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包括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等,为其他地区控制性深孔的地震输入界面位置的确定方法和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控制性深孔 地震输入界面位置 确定方法 影响研究
  • 简介:通过对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剖面实测以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斜坡沉积特征。斜坡区岩石类型丰富,包括砾屑石灰岩、灰泥石灰岩、硅岩和页岩等,沉积构造丰富,沉积厚度远大于台地区以及深海盆地区。断裂带在宏观上控制了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纪古地理分区,台地区、斜坡-深海盆地区的古地理位置在寒武纪的不同地质时期基本保持不变。寒武纪持续拉伸的构造环境造成斜坡区持续下降拗陷,从而为沉积物的堆积提供了足够大的可容空间,同时来自台地区的沉积物补给充足,导致了斜坡区相对于台地区以及深海盆地区而言具有巨厚的沉积层。

  • 标签: 寒武纪 扬子地台北缘 斜坡 同沉积断裂 沉积特征
  • 简介:一、信息测绘的含义信息测绘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在数字测绘基础上,以网络运行环境为支撑,实时有效地向信息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测绘方式和功能形态。信息测绘是中国测绘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测绘转变和跨越之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代表着测绘在进入现代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信息化测绘 土地利用 数字化测绘 应用 管理 信息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