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第一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胁迫这四个方面对厦门市进行生态评估,建立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厦门市森林生态系统占最大比重,建筑用地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递减。2)全市林地和园地的相对生物量密度、叶面积指数为较高水平;而草地覆盖度大多为中低水平;耕地的年均净初级生产力较高。3)厦门市土壤保持、水文调节等功能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等级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其他区域较低。厦门市食物供给以同安和翔安区为主。4)厦门市岛内两区(湖里区、思明区)人类活动胁迫相对其他各区较为严重,这和岛内两区人口密度、交通网密度、GDP等较大有定的联系。

  • 标签: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 生态系统质量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系统态胁迫 厦门市
  • 简介:摘要:生态型格宾网护垫护坡技术不仅满足防洪需求,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具有传统自然护岸的稳定性,又有自然护岸的生态性和景观性。我国生态型护坡技术在充分吸收国外河道整治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研究基础之上发展迅速,不仅满足防洪需求,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具有传统自然护岸的稳定性,又有自然护岸的生态性和景观性。这种结构形式在生态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的当今时代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赤壁市长江干堤护坡中第一使用格宾护岸的经验。

  • 标签: 格宾护岸 赤壁市 长江干堤 第一次
  • 简介:2014年6月19日,河南省第一地理国情普查第五期技术培训班在郑州开班。本次培训是面向符合参与河南省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政府采购(邀标)条件的单位举办的专题技术培训,旨在建立素质硬、效葺夏高的地理国情普查技术队伍,确保普查成果质量与进度,推进河南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共有来自15家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和质检人员等307人参加培训。

  • 标签: 技术培训班 普查工作 河南省 国情 地理 郑州
  • 简介:1996-07-16银川地区发生了较强烈的雷暴天气,20时左右位于银川机场以西10km的贺兰山上乌云翻滚,发展旺盛的对流云向东而来。此时传来“2582号航班20∶55到达本场”的通知,在这紧急关头,雷达站雷达回波显示,雷暴主体向东偏南方向移动,移...

  • 标签: 雷暴天气 过程分析 不稳定能量 气旋性曲率 气象要素 卫星云图
  • 简介:  摘要:在变电站,设备承担着电能的输出、转换和分配任务,是生产环节、变换环节、传输环节和分配电能环节的主要设备。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是极其必要的。变电站设备的验收是个繁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设备的安装必须合理并且科学,严格的调试对于变电站的正常使用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变电设备验收进行分析

  • 标签: 变电一次设备验收 变压器 断路器 验收标准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朱北村的雷电灾害过程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雷电 灾害 分析
  • 简介:本文认为:82.11.28暴雨形势从环流上看是典型的气旋波动发生、发展过程,起因是高空槽前和槽后强盛冷暖平流造成的强烈斜压不稳定。出现这次高能高湿、对流不稳定和强辐合上升的我省冬季特大暴雨,完全是从地面到高空存在的5支不同源地和性质的气流,特别是东海上低层偏东急流相互作用的结果。

  • 标签: 特大暴雨 水汽通道 对流不稳定 暖平流 不稳定能量 气旋波
  • 简介:1前言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于2006年7月14日12时50分在霞浦沿海登陆,登陆后经南平、三明进入江西境内。这次强热带风暴影响的持续时间长,特别是登陆后雨势加入。受其影响,14日夜间到15日早晨,诏安县全县普降大暴雨,降水强度和降水量均为该县历史罕见,东溪水位暴涨,16日13时,东溪水位7.32米,超危险水位0.42米,统计至16日20时,全县倒房14729间,受损19670间,受灾人口50万人,死亡16人,失踪9人,农业、水产、水利设施、电力、交通等均受严重损失,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

  • 标签: 预报分析 直接经济损失 强热带风暴 临近 持续时间 降水强度
  • 简介:为了解榆林机场复杂大雾变化过程中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利用常规天气图和AWOS系统采集的气温、气压、风向、风速、能见度等实时资料,利用天气学原理对2011年12月1日榆林机场出现的复杂大雾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对湿度为91%~95%是榆林机场冬季大雾形成的临界状态,相对湿度95%是榆林机场大雾稳定持续的临界值,机场积雪被清扫的跑道与周围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地表之间存在辐射差异,该差异可能导致浅雾、碎雾发生明显变化。

  • 标签: 机场 复杂雾 能见度 变化特征
  • 简介:1991年12月28日我站值班员观测到8时气压附温为-0.3℃,交接班时接班员发现9时附温为-4.1℃。接班员认为8时附温有误,他提出了四条理由:①小时内附温下降了3.8℃,不可能有此现象;②前日(27日)8时气温-11.5℃,气压附温仅达-7.4℃;而当日8时气温-18.2℃(比27日低6.7℃),那么其附温应低于或至少接近于-7.4℃;③当日天气晴朗,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逐渐回升。附温也应逐渐回升,认为8时附温应≤-4.1℃;④没有大天气过程影响

  • 标签: 气压室 天气过程 班员 天气晴朗 内附 平均风速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宝鸡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7月13日发生在宝鸡的阵风锋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阵风锋的移动方向与对流风暴的移动方向有约90。夹角,接近于垂直;阵风锋从生成到结束移动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阵风锋过境时气象要素出现较大变化,表现为温度降低、湿度增大、风速增大}阵风锋的强度与对流风暴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阵风锋 对流风暴 趋势
  •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1年1月6日冀南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偏南暖湿气流在东北南下的冷垫上爬升是降雪发生与维持的有利条件;暴雪过程以回流降雪为主,后期为西来槽降雪;暴雪发生时,有较强的上升运动和较大的水汽输送与辐合,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中低层正涡度的发展尤其是正涡度平流的增强为暴雪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偏南风急流为暴雪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的辐合区与降雪区对应;低层高能舌的演变可以大致判断强降水出现的时间和位置;在回流降雪阶段出现对流性不稳定。

  • 标签: 暴雪过程 高空急流 上升运动 湿Q矢量
  • 简介:从天气形势、θse场、单站总温度和卫星云图几个方面对宝鸡1999-04~26日连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久早转雨预报要着眼于大环流调整分析,此次过程就是在乌山阻高重建及东亚环流由纬向经向过程中产生的。

  • 标签: 天气形势 连阴雨 春季 短期预报
  • 简介:引言在浙江省,秋季是强对流天气的少发季节,而1993年9月17日傍晚至18日凌晨在浙北地区出现了6个站的雷雨大风和8个站的暴雨天气过程,在9月中旬末出现如此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历史上亦属少见。本文应用常规气象资料着重从预报角度进行分析,发观本次过程有如下特点:1.强对流天气与低层辐合中心相关,低层辐合中心在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指标。2.中低层冷空气是浙北地区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触发机制。3.中尺度系统活跃。

  • 标签: 强对流天气预报 天气过程分析 低层辐合 中尺度系统 浙北地区 辐合中心
  • 简介:本文使用原始方程双重双向七层模式,对发生在高原东部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况非常相似。发现了影响该暴雨过程的中尺度低空急流并对该急流的时空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数值模拟 低空急流 暴雨
  • 简介:利用常规探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FNL1°×1°格点资料,对2015年12月26日凌晨宁波机场发生的大雾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前期的雨雾和高空西南急流的输送为此次大雾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而中低层槽后西北气流和地面的弱高压控制则提供了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温度露点差(T—Td)对湿度的衡量有定的指示意义;中高层冷平流的控制,致使宁波机场天况转好,地面辐射冷却作用有利于大雾的形成;近地面层的负涡度和中高层的正涡度,这种垂直配置能确保大气低层的湿空气不外流。

  • 标签: 大雾 温度露点差 温度平流场 涡度和散度场
  • 简介:使用上海天文台的1.56m望远镜和Series200CCD照相机发现Hale-Bopp彗星于1996年4月21日至4月23日期间有爆发,4月22日彗星星等比前天增亮了0.2mag,但天后其亮度又大致恢复原来的亮度。这段时间内,彗头的半强度处的直径也有相应的变化。

  • 标签: 彗星 HALE-BOPP 爆发
  • 简介:通过对1994年8月11日海南地区中-大雨形成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各主要影响系统的移动及分布特征;并指出对高原降水具有重要作用的西南水汽通道之外,来自东南方向的另支水汽输送通道,对高原东北部的大降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海南地区 水汽输送通道 青南高原 柴达木盆地 大降水 影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