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岩心、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和大量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对板桥凹陷古近系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板桥凹陷古近系源岩分布广、厚度大、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偏腐殖型为主,沙三段为主力源岩层。板桥凹陷具有“双段式”演化特征一是微生物对源岩母质有重要的“改造”作用,发育低演化阶段的重要母质类型;二是深部异常超压发育,使有机质热演化滞后,大量生油深度下移,有效生油井段长,有效生气深度大,排效率高。

  • 标签: 成烃环境 生烃 排烃 热演化 板桥凹陷
  • 简介:川东南吴家坪组源岩是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的主要气源,通过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吴家坪组源岩的TOC均值为2.24%,主要分布在1%~7%之间,为中等-很好品质的源岩,其中,炭质泥岩样品的TOC均值达到4.48%,远高于其他岩性,对吴家坪组源岩的能力贡献最高;吴家坪组炭质泥岩的δ~(13)C值分布在-28‰~-26‰之间,其类型指数TI值均在80以上,有机质类型判断为Ⅰ-Ⅱ1型,产能力强;镜质体反射率在2.0%以上,均值达到2.29%,表明该源岩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成干气为主。

  • 标签: 兴隆地区 吴家坪组 有机质 生烃潜力
  • 简介:摘要:土壤是链接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关键环节,是元素迁移和再分配的重要场所,同时土壤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的基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界面。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上古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生烃潜力 甘泉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一前言近年来,在地球上很多地质流体中已经检测出了显然是无机成因的甲烷和其他轻。这些化合物在很多种地质环境中都有发现,包括海底热液系统、从陆壳到洋壳的结晶岩裂缝网络以及蛇纹石化岩石中的气渗区(例如,Abrajano等1990;Kelley1996;SherwoodLollar2002,2008;Fiebig等2007,2009;Proskurowski等2008;Taran等2010b)。认识这些化合物的起源对于很多研究课题都有重大的意义,例如全球碳循环、地下深处生物的分布(Gold,1992)和生命的起源(Martin等,2008)等。甚至有专家称,无机来源是全球油气戚的主要贡献者(Gold1993;Glasby2006;Kutcherov和Krayushkin2010;Sephton和Hazen2013)。虽然大多数专家都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但似乎至少有部分油气藏可能含有无机成因的烃类。

  • 标签: 无机成因 地球深部 实验室模拟 生烃 海底热液系统 全球碳循环
  • 简介:通过涪陵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岩心、岩屑样品的残余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甾烷及萜烷色-质实验数据,分析了长兴组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根据干酪根原理,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模拟法计算源岩强度。结合区域构造与沉积特征,认为涪陵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源岩主要发育于下旋回斜坡相碳酸盐岩,源岩具有低等级别的能力。

  • 标签: 四川盆地 涪陵地区 长兴组 烃源岩 生烃能力
  • 简介:台北凹陷前侏罗系是目前吐哈盆地获取新增储量最有利的接替区,但因埋藏深,地震反射信号弱,层位难以识别和追踪而无法确定源岩分布及规模.通过对鲁克沁构造带稠油的油源分析,证实了台北凹陷深层不仅存在二叠系生油岩,而且潜力及资源规模巨大,并已发生过多期油气生成、聚集.

  • 标签: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上二叠统 生烃潜力 油源对比 源岩
  • 简介:引言源岩的排作用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了解甚少的一种地下作用,在油气勘探的地球化学评价中必须对其定量化(Mackenzie和Quigley,1988)。排作用对油气勘探所产生的最显著影响,就在于它控制着从源岩中排出的油气总量(Me),其数学表达式为:Me=P~0×PGI×PEE(1)式中,PGI为生潜量百分率,PEE为生

  • 标签: 定量 评价 生油岩 排烃量 作用 方法
  • 简介:摘要液态球罐在石油化工生产行业被广泛应用,根据检验单位在全面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液态球罐安全、稳定的长期运行。

  • 标签: 液态烃球罐 全面检验 稳定运行
  • 简介:摘要:天然气是一种常见资源,其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及工业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天然气中含有一定程度的丁烷、乙烷及烃类,故而为满足商品气与管输气对露点具有的各项要求,全面提高化学原料质量,有效回收天然气凝液或将其分离成丁烷及乙烷等,本文通过实际调查与分析文献资料,围绕天然气类型对轻回收产生的影响展开探讨,并重点对天然气轻回收目的及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可以为作业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轻烃回收 天然气 影响 方法
  • 简介:摘要:天然气轻是重要的气体与液体燃料。目前,我国天然气轻的回收主要是利用冷凝分离、吸附、石油吸收等技术,但由于吸附剂对(尤其是C1和C2)的吸附能力较低,所以在轻的回收过程中并未广泛使用。石油吸收法是利用柴油、石脑油等对天然气中的轻进行吸附,对装置的处理能力要求很高,但蒸发量大,投资和运营成本也高。冷凝分离法是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压缩和分离气体,使天然气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分离,使气体的温度低于露点,然后进行气液分离,从而获得含重的天然气。

  • 标签: 轻烃原料冷能三元制冷冷量优化
  • 简介:摘要: 强度理论作为在力学研究领域的经典假说被广泛认可,而其中又以四种强度理论使用最为普及。本文研究主要方向就是通过对这些经典假说的引入,以其在具体应用环境作为研究基础,对四种强度理论在不同材料、不同项目的强度试验过程中所适用的类型进行了识别。同时对在试验过程产品失效分析以及试验辅助类工装的强度校核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例计算和论述,以此来直观的反应出强度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和实现途径。另外在运用过程中更对其普遍的适用环境进行了分析,使其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强度理论 强度试验 失效分析 强度校核
  • 简介:摘要:污水汽提装置含硫污水罐为拱顶罐,由于炼油厂产生的含硫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和硫化物,同时因炼油厂含硫污水来源主要为水洗水和加氢类装置反应注水,难免带有轻质油类,在含硫污水罐顶聚集,因而,含硫污水罐顶散发着大量含硫、含氨、含废气,影响人员的健康,同时无法达到环保需求。文章介绍了某炼油厂酸性水罐除臭设施系统流程优化和运行过程中的工艺改造,对所有含硫污水罐顶采用水封罐密闭连接,采用罐顶氮封,通过液相/气相抽空器将罐顶废气引入除臭设施进行脱硫、除氨操作,随后将含气通过水环真空压缩机送至系统低压瓦斯系统,达到罐顶废气的有效处理排放。

  • 标签: 含硫污水罐 废气
  • 简介:沉积盆地地层埋深不断加大的过程中,干酪根在细菌作用下或通过热解生成油气。在富有机质源岩中干酪根生成油气的过程中,油气排出并在孔隙系统中形成流体相,而这种流体相可在水动力和浮力作用下运移,并最终逃逸至地表或在地下形成油气藏。油气充注和圈闭形成的时间配置是油气成藏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在常规油气勘探中,剥露盆地历来都被视为高风险地区,主要原因是在剥露过程中源岩的过程会因地层冷却而停止。但是,即便是在生作用的停止点,源岩中仍可能保留有一定量的油气,这些油气被吸咐于干酪根和孔隙系统中。本文中我们所讨论的是,当源岩在埋深达到峰值后因剥露而变浅,孔隙压力变小,孔隙系统中油气(特别是气相)的体积膨胀,导致更多的油气充注相邻的输导层或储层。由于大多数陆上沉积盆地演化史中都或多或少有重大的剥露事件发生,因此剥露作用可能是剥露沉积盆地中另外一种未受重视的晚期油气充注机理。我们的模型还表明,对于曾具有较高初始压力和较低地热梯度的含气源岩而言,初始储集能力、剥露前储集能力、天然气总储集能力和剥露天然气充注可能都非常重要。本文所述之概念对于非常规页岩储层内的油气资源而言也有意义,其原因是高品质页岩层带可能与盆地内特定的油气系统有关,后者相对超压消散的幅度或速率限制了从非常规储层向常规储层的剥露充注。

  • 标签: 剥露过程 油气资源 油气充注 烃源岩 页岩 非常规储层
  • 简介:不整合面上被剥蚀的上覆地层厚度的估算,对于准确地约束埋藏史和预测油气生成时间极其重要。在古达米斯盆地,我们使用了三种相互独立的技术方法,包括建立古等厚图、声波速度分析和镜质体反射率分析。盆地模拟结果表明,只有两个最重要的不整合面,即海西期不整合面(晚石炭世)和阿尔卑斯期(Alpine)不整合面(早始新世),是古达米斯盆地油气充注的主控因素。模拟表明,古达米斯盆地西缘的下志留统源岩只有一个期,在海西期剥露作用之前其转化率已达95%。盆地的中心和南缘在始新世时达到最大埋深。在盆地中心部位,中一上泥盆统泥岩是主力源岩,直到白垩纪才开始大量;目前处于生油高峰期。模拟结果表明,在利比亚古达米斯盆地的东翼/东北翼,原岩在新生代达到最大埋深,之后在阿尔卑斯期发生了近2000米厚的地层剥露。尽管阿尔卑斯期剥露作用是盆地模拟的一个关键参数,对该地区油气充注潜力有很大影响,但此前人们并没有弄清楚此次剥露的幅度。成熟度模型表明,下志留统源岩经历了两个阶段:(1)前海西期(石炭纪)阶段和(2)后海西期(晚侏罗世一新生代)阶段。晚期为油气运移至后海西期圈闭提供了基础。在盆地的西、北和东翼,泥盆系源岩目前尚处于未成熟/早期成熟阶段。

  • 标签: 古达米斯盆地 生烃 海西期 阿尔卑斯期 埋藏史分析 Tanezzuft组
  • 简介:源岩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白垩系源岩以29%的比例居全球各层系之首。通过古地磁与地理信息数据耦合,以及对所有白垩系源岩层位数据的统计和对比,恢复了白垩系源岩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发育环境。结果表明:(1)白垩系源岩主要发育于阿普特阶-土伦阶(占白垩系源岩的52.63%)。(2)白垩系源岩主要发育于2种构造、沉积环境:陆表海环境(非典型被动陆缘)和裂谷环境。(3)白垩纪早期,源岩干酪根以Ⅰ型为主;白垩纪中期,源岩干酪根过渡为以Ⅱ型为主,Ⅰ型较少;白垩纪晚期,Ⅲ型干酪根源岩迅速增多。(4)白垩纪大陆裂解边缘出现富有机质沉积,上升流促进生物繁盛,高温、干旱的气候使陆表浅海区盐度较高,其还原环境有利于源岩的保存。

  • 标签: 白垩纪 全球烃源岩 沉积相 古环境 编图
  • 简介:摘要:轻作为新型绿色能源在我国九十年代就已有相关专家进行研发,经多年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安全、环保、清洁能源,它原料来源广泛,是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可实现能源再利用,具有非常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将轻燃气作为替代燃料可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缓解石油供需矛盾,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对洁净能源需求将日益加大,这也为轻燃气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其间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投资价值的新能源项目。

  • 标签: 轻烃燃气 绿色能源 露点 经济性
  • 简介:含油气系统从识别、划分到评价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最终目的是要对各系统进行比较,筛选出最有勘探前景的系统,并指出勘探方向.以草湖凹陷为例,根据塔里木盆地最有影响的3次构造运动的时限和晚海西运动期下古界大规模及有效圈闭的形成为关键时刻,参考邻区资料,将研究区划分为海西期含油气系统、燕山期含油气系统和喜马拉雅期含油气系统,并对生亚系统进行划分和描述.计算了寒武-奥陶系、石炭系、三叠-侏罗系3套源岩的生油资源量及评价,并根据与邻区地质条件类比得出,研究区可供勘探的油气资源较为丰富,应进一步勘探和研究.

  • 标签: 含油气系统 烃源岩 喜马拉雅期 燕山期 圈闭 构造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