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应用遥感技术,在四川主要矿山进行占地调查与监测,根据获取数据总结了矿山占地的现状和增长趋势,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使用遥感技术加强矿山占地监管工作的必要性和解决途径。研究成果可为国家政府了解矿山占地现状与变化情况,加强矿山占地监管工作,制定矿山土地恢复治理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及决策依据。

  • 标签: 遥感监测 矿山占地 现状和变迁 四川
  • 简介:依据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制定的《地下流体观测站(点)质量与效能评估方案》,从5个方面对海南省地下流体3个固定观测网三大测项的监测效能进行了评估,较全面地分析了海南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性的改进措施。

  • 标签: 地下流体 监测预报 效能评估
  • 简介:地下水库作为一种水资源调控工程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40年,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地下水库建设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回顾了地下水库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历史,讨论了地下水库的概念、分类、建设条件、效益及存在问题。

  • 标签: 地下水库 库容计算 数值模拟 建设与利用 存在问题
  • 简介:针对气象彩信业务特点,通过分析青海气象彩信的现状及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加快建立和发展青海气象彩信服务提出意见。同时也从信息编辑的角度出发,对气象彩信的内容进行论述,在抓住气象热点、坚持新闻性的基础上,气象彩信还应以气象与生活为重点,突出生活气息,语言通俗易懂,从而贴近人民生活,赢得用户依赖。

  • 标签: 气象彩信 新闻性 采编模式 业务现状 前景分析
  • 简介:地基无线电导航是以设置在陆地上的导航台为基础,通过无线电信号向飞机、船只、车辆或其他用户提供导航信息的系统。对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现有标准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地基无线电导航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一种地基无线电导航标准的体系结构,并对地基无线电导航制定的标准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地基无线电导航 标准 标准体系
  • 简介: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已经成为决定西南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植被的生态恢复无疑是极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之一,物种选择又是重中之重.通过互联网搜索、文献阅读和野外实地考察,针对喀斯特分布极广且石漠化最为严重的贵州省,本研究调查和分析了喀斯特山区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所选择的物种分布现状,对其恢复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希望能对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恢复,尤其是对即将全面铺开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在贵州省78个岩溶县(市、区)的328个地点,共调查收集到用于植被恢复的物种87种,其中生态林物种26种(主要是松、杉、柏、香椿、杨树和车桑子等),经济林物种47种,包括26种药用植物(太子参、天麻等)和其他21种经济林物种(茶、油茶、梨、桃、李、板栗等),另外有牧草14种(白花三叶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等).这些物种聚集或零散种植在不同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大区:A区(黔西高原山地)、B区(黔中丘原山地)、C区(黔东低山丘陵)和D区(无石漠化).就恢复效果而言,油茶、茶、中药材、花卉栽培及草地畜牧业均显示出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势头,板栗、核桃、花椒、桃、梨等经济林物种也在其生长适宜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然而,植被生态恢复中所营造的人工林,均存在树种单一、物种配置简单、经营粗放等问题,林分的整体功能和生态、经济效益较低,亟待进行改造;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物种配置措施.

  • 标签: 喀斯特 石漠化 植被恢复 评价 物种配置
  • 简介:利用各县(市、区)提供的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经综合取舍、图像跟踪、矢量数据处理与图面编辑,进而得到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苓文分步骤介绍基于二调的1:10万比例尺市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 标签: 土地利用现状图 ARCGIS 二调
  • 简介:六盘水市近年来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通过调查、取样分析,初步查明了其地下水污染状况,并结合六盘水市的发展需要,提出了若干污染防治对策。

  • 标签: 地下水 污染 防治对策
  • 简介:北京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查明了北京市煤、铁、锰,铜、铬、铅、锌、铝土、鸽、钼、金、银、硫铁矿,萤石、饰面用大理岩、水泥用灰岩共计16个矿种的核查任务,最终形成了140个上表核查单元。通过分析核查前后资源储量变化情况,总结了11类变化原因:未上表矿区纳入、漏上表、错误上表、重复上表等等。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查明了核查前后资源储量的变化原因,提高了核查结果的可信度,为北京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与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衔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为北京市矿政管理,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数据支撑。

  • 标签: 矿产资源 利用现状 调查 资源储量 变化原因
  • 简介:地理国情监测已经成为测绘与地理信息发展的重要工作,必将对测绘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介绍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概念;从全面普查、动态监测、统计分析、定期发布4个方面论述了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任务;并从城镇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4个方面阐述了地理市情监测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地理市情监测的框架体系。

  • 标签: 测绘 地理国情 监测
  • 简介:2012年7月5日,气科院2012年度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隆重举行,共有16名博士研究生、45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2012年气科院共招收研究生5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5名、博士研究生13名。截至2012年底,气科院有9名在站博士后。

  • 标签: 博士研究生 毕业典礼 科学研究 学位 硕士研究生 气象
  • 简介: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早期学者认为地月系统是普遍存在的行星一卫星系统的一员,但是月球又有许多特征,如质量异常大,挥发分和Fe元素亏损等,传统理论难以解释这些特征。因此,针对月球的起源提出了四种学说:捕获理论,共增生理论,分裂理论和大碰撞假说。目前对大碰撞假说研究较多,但研究者们始终无法较好解释地月系统氧同位素的高度一致等特征。本文试探性提出新的月球起源分裂模型,能较好的解释某些月球特征,引起研究者们对月球起源新的思考。

  • 标签: 月球 捕获理论 共增生理论 分裂理论和大碰撞假说
  • 简介:气候变暖的成因是目前国际上的一个争议焦点,代表国际主流思想的4次IPCC评估报告[1-4]认为是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了变暖,其中包括温室效应加剧使气候变暖,而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则抵消了一部分变暖。但是,从20世纪末至今对气候变暖持怀疑观点的科学家,仍然不断对气候变暖的原因提出质疑[5-7]。所以气候变暖的归因研究仍然是国际上的热门问题。

  • 标签: 气候变暖 归因 人类活动 评估报告 IPCC 温室效应
  • 简介:为获取未来产能数据,减少因产能测试而关井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利用气藏工程产量递减分析理论,结合在气田实际生产中产能变化与生产时间的关系并不明显的事实,引申定义了三种新产能递减率——压力水平αp、压力平方αp2、采出程度αR,推导得到了它们在不同递减类型下的表达式。同时对某气藏的6口气井进行了产能递减分析,结果表明该气藏压力水平产能递减规律适应性最好,并且大多属于直线递减。这使其就能更准确、更方便地预测产能,为合理配产和生产调控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产能 气井 递减类型 地层压力 采出程度
  • 简介:2012年,大气成分研究所圆满完成了承担的各项任务,在分析方法建立、比对校验、质量控制,大气成分及相关特性的观测、模式发展应用,影响评估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1分析方法、比对校验和质量控制研究1.1大气有机物热脱附-全二维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分析方法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峰容量等优势的分离技术,在我国将其用于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 标签: 大气成分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 全二维气相色谱 质量控制 相关特性 影响评估
  • 简介:泥炭地炭屑记录作为火演化的代用指标已经被广泛认可,可以用于反演历史时期火事件。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泥炭地炭屑记录进行火事件以及人类活动效应研究的进展;总结了泥炭地炭屑作为火事件代用指标的独特优势,指出泥炭是探讨气候变化、植被类型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良好载体;针对目前泥炭地炭屑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今后泥炭地炭屑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炭屑 泥炭 火事件 进展
  • 简介:2012年,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在生态与农业气象理论及应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生态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3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部分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1生态与农业气象理论及应用技术1.1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PyWOFOST模型在东北玉米估产中的适用性研究在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构建的遥感信息-作物模型耦合模型(PyWOFOST)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叶面积指数(LAI)为结合点、使用MODISLAI数据作为外部同化数据的中国东北玉米同化模拟模型。

  • 标签: 农业气象 生态环境 集合卡尔曼滤波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理论 东北玉米
  • 简介:详细介绍了陕西地震编目工作中所使用的地震走时表、地震定位精确度及地震编目分析处理软件。结合当前的地震编目工作,展望了陕西地震编目未来的发展。

  • 标签: 陕西省 地震编目 地震数据处理
  • 简介:在能源日趋紧张,微机集群大量引进的今天,研究微机集群电量,提高系统稳定性势在必行。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型号CPU节能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了解其实现原理、应用程序接口,以及对硬件系统和操作系统的要求,编写了CPU节能应用测试程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微机集群cPu节能技术方案。

  • 标签: 实现原理 技术方案 微机集群 CPU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