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2007~2011年,在深圳湾共记录鸟类13目40科141种。物种数排名前四的科是鹬科(28种)、鸭科(11种)、鹭科(11种)和鸻科(9种),其物种数之和占总物种数的41.8%。水鸟是深圳湾鸟类的主要生态类群,共有79种,占56.0%。冬候鸟和过境鸟为主要居留型,有91种,占64.5%;有留鸟41种,占29.1%;有夏候鸟8种,占5.7%。在141种鸟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包括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鹗(Pandionhaliaetus)、黑耳鸢(Milvuslineatus)、白腹海雕(Haliaeetusleucogaster)、普通鵟(Buteobuteo)、白肩雕(Aquilaheliaca)、白腹鹞(Circusspilonotus)、日本松雀鹰(Accipitergularis)、游隼(Falcoperegrinus)、红隼(Falcotinnunculus)、大杓鹬(Numeniusmadagascariensis)、褐翅鸦鹃(Centropussinensis)和雕鸮(Bubobubo);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IUCN)濒危和易危等级鸟类各1种;有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易危等级鸟类各1种,近危等级鸟类2种;有1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onInternationalTradeinEndangeredSpeciesofWildFaunaandFlora,CITES)附录Ⅱ。2007~2011年期间,累计记录鸟类320962只,其中有水鸟314743只(98.1%);深圳湾鸟类数量、种类总体上在增加,2007~2010年期间,鸟类物种数在95~99种之间窄幅波动,2011年,物种数显著增加,达110种。水鸟种类组成较稳定,林鸟的种数增加是鸟种数增加的主要因素。部分种类在数量方面占据明显优势,19种优势度指数≥0.01的鸟类的5a累计数量之和占累计总数量的90.4%,其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琵嘴鸭(Anasclypeata)、反嘴鹬(Recurvirostraavosetta)、红嘴鸥(Larusridibundus)、环颈鸻(Charadriusalexandrinus)、凤头潜鸭(Aythyafuligula)、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himantopus)、泽鹬(Tringastagnatilis)、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c

  • 标签: 鸟类多样性 鸟类监测 变化 深圳湾
  • 简介:随着计算机网络覆盖了气象业务的全过程,纸质气象档案管理已不能满足需求.本文从库房及相关设施建设、文本录入与图像扫描、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说明建立气象数字化档案是新时期的新需求.

  • 标签: 建立 数字化 气象 档案馆 问题
  • 简介:利用深圳市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结合景观格局指数与InVEST模型,构建适合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深圳市湿地生态安全。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湿地破碎化严重;大鹏新区湿地的生态安全值为0.88,表明该区的湿地安全;盐田区湿地的生态安全值为0.62,表明该区的湿地较安全;坪山区、南山区、福田区湿地的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48、0.44和0.43,表明该区的湿地处于低度预警状态;新宝安区、新龙岗区、罗湖区、光明新区、龙华区湿地的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39、0.36、0.33、0.28和0.21,表明该区的湿地处于中度预警状态。深圳市湿地的生态安全受人为胁迫严重,亟待加强对深圳市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

  • 标签: 城市湿地 生态安全 景观格局 InVEST模型 深圳